【儿科“病人荒”,医生心慌慌】暴露了什么问题?​

《儿科“病人荒”,医生心慌慌》这是一篇来自新华网的文章。文章开头讲述了一件事: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儿科10名医护人员,因绩效考核过低,以科室名义联名打报告,要求集体转岗,这一事情引发了舆论关注。

文章是以儿科医生的视角来写的,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尤其是上半年,许多基层医院门诊量、住院量大幅下降,儿科更是明显。

笔者还记得今年的5月份,新华社记者在浙江多家医院调研发现,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的整体业务量下降明显,进一步分析医院业务量下降明显的科室,不少医院院长都提到儿科患者减少最为明显,每逢冬春换季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也不复存在。

其实,从普通民众的视角来看,笔者认为“儿科遇冷”,是好事!这说明得益于疫*情期间生活方式的改变——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加之其他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的生活习惯的调整,比如适量运动、清淡饮食等,使得整体上孩子们生病减少了。也正是新冠这场大考,让人们多多少少认识到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对我国传统医学中医药的重新认识,等等,这些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当然,“儿科遇冷”也更进一步暴露了一些别的问题。比如人们仍然习惯看病往大医院跑(有网友评论说:疫*情期间,北京很多三甲医院儿科都预约不上。如果孩子有点发烧,只能去儿童医院或者儿研所。你说儿科少了还是多了),比如医生看病不只是一种职责所在,也和收入直接相关。所以便会出现县级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因“病人荒”而出现收入“雪上加霜”的现象。

有基层儿科医生说,从业20多年来从未遇到这样大的收入压力;还有儿科医生说,收入相比往年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往年同期一天门诊能看约100个病人,今年2、3月一天只有10多个病人,现在恢复到一天50多人。住院人数去年儿科平均500人每月,现在最多一个月才200人左右,最少的时候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

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孩子看病难,另一方面又是儿科医生的严重缺口,从儿科医生的视角来看,儿科医生是个苦差事:儿科为“哑科”,给孩子看病本身就要难一些,但是儿科医生的待遇却不和压力、风险成正比,待遇差使得许多医生都不愿意去儿科。

所以说,医生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虽然医生这个身份被赋予了很多伦理道德上的闪光点,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多少人能够跳出“利”的束缚?他们也没有办法。

《儿科“病人荒”,医生心慌慌》这个标题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不适感,满满的“利”的味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本应该是身为医生最朴素的情怀。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亦是普通人最基础的需求。但这样一个标题,虽然描述的是现在一些县级医院或小医院的现状,却也让我们看到医患关系变得更“市场化”了。

研究医改的北大教授李玲说过:在医疗卫生领域,市场是失灵的,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上,不应该按“市场”的规律安排,而应该更重视政府管控合理调配。因此,也有人评论说:像儿科、结核科以及麻醉科等“冷门”科室都应该有保护倾斜政策,而不能只一味的“市场化”和绩效挂钩,如此,怎么能够留得住必需的人才?如今,没有基本的保障,也很少有人会坚持“理想”“初心”了吧。

李玲教授的研究中还提到过:我们从1949年到八十年代,能以极少的成本改善人民的健康,就是一个完善的公立医疗体系。那个时候没有医患矛盾,因为老百姓充分信任你,他到医院知道医生不是要挣他的钱的,所以治好治不好,他都不会怪医生。那个时候的制度符合医疗规律。

“儿科遇冷”有人欢喜有人愁,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才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人民健康论坛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END

作者:康和

首发:人民健康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