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拖累了安东尼?阿克提姆战役,罗马内战的终结
公元前31年,屋大维的海军力量在阿克提尔姆战胜了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合舰队,从而结束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建立了500年屹立不倒的罗马帝国。这场战役得以使罗马文化的巨大影响力突破了世界东部的界限,逐渐成为西方文明社会的焦点。
一、后三头出现和决裂
随着罗马逐步发展成为文化大国和军事强国,罗马人民也逐渐习惯了三人执政的共和国体制,第一任三头政治的结束是在公元前44年,国家首脑朱利叶斯·恺撒惨遭暗杀,接替他的第二任三头政治人物是由安东尼、雷比达与屋大维组成的独裁团体。公元前42年,三人领导小组齐心协力地在腓力比彻底歼灭了暗杀恺撒的叛乱者之后,雷比达退居二线,剩下安东尼与屋大维共同管理罗马共和国。
不过尽管安东尼的妻子就是屋大维的姐姐,但他仍然不忘与屋大维争夺罗马的统治权。到了公元前33年,屋大维控制了罗马城及西部各省,安东尼却掌管着埃及和东部各省。
其实,安东尼取得的大部分权力与他在未来面对的各种麻烦都来源于他与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合和风流韵事,有关这两人之间的暧昧关系后来还曾频繁地出现在威廉·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安东尼与埃及艳后的特殊关系对于当时的埃及来说非常有利,因为此二人的联手可以使埃及摆脱罗马人的控制,而罗马却可以从埃及那里获得了价值颇丰的贸易关系和军事结盟。
不过无论如何,屋大维都不喜欢与安东尼共同分享统治罗马的权力,他才不顾及什么埃及王后。后来,安东尼在还未与屋大维姐姐离婚的情况下,擅自迎娶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这个举动更加激怒了本来就充满敌意的屋大维。于是他在罗马人民中散布谣言,宣称安东尼将要把罗马共和国的中心转移到埃及,并且还会允许克利奥帕特拉参与管理罗马。
屋大维将这些想法“如实地”向罗马元老院做了汇报,并表示自己将坚决反对罗马允许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所生的孩子来继承罗马的统治权利。
罗马元老院也对安东尼的私生活表示愤慨,并谴责安东尼试图让一个埃及人做罗马王后的做法,并且甚至还有可能成为罗马未来领袖的母亲,于是,这些元老同意了屋大维武力讨伐安东尼的请求。
二、罗马内战
公元前31年,屋大维率领400艘战船和4万大军到达位于安布拉基亚湾与爱奥尼亚海70之间的狭窄半岛——希腊,几乎与此同时,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合大军也占领了南部的阿克提尔姆,他们的460艘战舰与屋大维的海军之间只相隔了一道狭窄的水路。
战争进行了几个月,双方展开的却一直都是毫无决定意义的小规模冲突战,期间只有一次是屋大维的海军封锁了安东尼海上运输供给线算是相对重要的战役,到了夏末,安东尼的军需品越来越少,整个军队士气受挫,现在的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向希腊内陆进军,那将意味着军队面临更少的军需品供应,第二就是占领海域,然后退回埃及。很显然安东尼选择了后者。
三、阿克提姆战役
9月2日凌晨,安东尼带领400艘战船驶进爱奥尼亚海,与克利奥帕特拉的60艘埃及战船3队并排前进,舰队中还包括安东尼本人的一支装满财宝的船,船头挂的是紫帆,位于舰队的最后方。安东尼的高级将领和士兵们都极力反对安东尼在海上与屋大维交战,因为展开陆地战对于他们来说更有优势,但这些人根本无力劝阻安东尼,许多人纷纷离他而去投奔了屋大维。结果,屋大维与他的首席海军上将马库斯·亚基帕了解到了敌人的全部作战计划和部署,他们在敌人的退路上沿线布置了重兵。
双方最终遭遇在海面,两军都花费了大量时间试图转攻对方的北翼部队,但都没有成功,甚至谁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不过到了下午,安东尼舰队的北侧突然出现缺口,眼见此情此景的克利奥帕特拉非但没有上去援救,反而利用这个缺口全力向埃及方向逃去,安东尼发现这位埃及女王已经开始撤退,便迅速集合了40艘速度最快的小船突破重围随克利奥帕特拉而去,由此,安东尼的余下海军变成了群龙无首的弃军。
于是他们向屋大维投降了,岸上的残兵败将们也不是投降就是逃进了当地的农庄中。9月9日,屋大维成功占领了阿克提尔姆及其周边的陆路和水路地区。
第二年,屋大维出兵埃及,彻底消灭了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军事势力,而安东尼旗下的罗马军团得知安东尼在阿克提尔姆弃军不顾的事实后也纷纷不战自降,安东尼没有等待罗马人的逮捕,而是选择了自尽,几天之后,克利奥帕特拉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屋大维凯旋罗马,以一个英雄的身份带回了埃及的财富,并由此成为罗马的唯一一位政治首脑。3年后,罗马元老院赐予他“奥古斯都”的荣誉称号,从此建起了拥有500年历史的罗马帝国。
如果按照海战的规模标准,阿克提尔姆战役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小了,尽管两军实力相当,但屋大维的水兵上下一致,团结作战;而敌人的海军却四分五裂,难成一统。最终,这场短暂的海战转变成了安东尼与屋大维之间的内部政治纷争,双方展开的传奇式的战争模式成为促进罗马发展的重要因素,克利奥帕特拉为了自己的生命和财富选择背弃安东尼而去,而安东尼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军队,追随克利奥帕特拉而去。
四、结语
无论怎样解释,埃及人妄想取代罗马人统治罗马共和国或新罗马帝国的机会已经在这一对情侣狼狈地突破重围扬长而去的时候就宣告破灭了,他们放弃自己的军队和可能胜利的机会、选择结伴逃往埃及的举动昭示了他们注定永远失去罗马的统治权。
参考资料:《罗马帝国衰亡史》、《屋大维与凯撒》、《罗马内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