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好难学啊
不谦真人忽然感觉,中医好难学啊。中医的理论好难学,从理论到临床更难。西医看似繁杂,但都按套路出招,无论有效无效,不需要特别动脑,医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轻,而中医诊治变化莫测,没有固定的套路,治疗无效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中医渐渐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哪个医生会愿意折磨自己呢?年轻人初学中医不知轻重,以为中医无所不治,不知等他自己临床治病时,才会发现百无一能。
不谦真人发现,很多中医思维固化,用药处方有偏好而不能随病应变。
昨天看到某中医微信群里发的病例,原文如下。
女,27岁,半月前因受凉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微汗出,头身疼痛,尤以四肢疼痛更甚,去当地医院诊治,服中西药物未效。更见心跳心累,口苦咽干,呕恶欲吐,面色暗淡,精神欠佳,头围帕子,身着厚衣,有畏风之感,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而浮。
群里之医生有的认为口苦咽干为少阳病,有的认为要用柴胡桂枝汤,有的认为要用升阳益胃汤,诸如此类。
此病究竟用什么方最佳呢?不谦真人网上查询了一下,这是郭子光先生的一个医案,郭先生是这样治的:
此乃寒邪人里化热,少阳兼表,营卫失和之证。治宜和解表里,调和营卫;方予柴胡桂枝汤。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法半夏12g,党参15g,大枣6枚,桂枝12g,生姜3片,甘草3g。服上方一剂症减,两剂而愈。
郭先生的依据是:
《伤寒论》第146条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郭先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不谦真人对郭先生此病例甚为怀疑,两剂痊愈,有这么神吗?“四肢疼痛更甚”似乎是特意针对“支节烦疼”,“心跳心累”似乎是特意针对“心下支结”,“呕恶欲吐”似乎是特意针对“微呕”,等等。
假如此病例是真实的,脉弦细浮者,伤寒有湿,故而一身尽痛,病已半月,微汗出者,病未解,汗出不够之故,故宜汗解,口苦咽干欲呕者,转阳明之象,故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
风湿相抟,汗出多,肢体疼痛者,也可以用甘草附子汤治之。《伤寒论》: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