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我们教师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改变以往单向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问题教学法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处理教材组织教学,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主线,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来展开探究,在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主动性,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问题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对策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来浅谈几点体会。

1问题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1.1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问题教学法以教师提出问题为开始,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在正确方向上不断地深入思考,使他们不断地产生疑问,同时教师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给予点拨、启发,促使他们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管理者,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2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问题教学法具有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的特点,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用自己的头脑主动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2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2.1提高问题本身的探索价值。问题是有效开展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所在。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探索价值,直接关系到问题教学法的成败。为此教师要用心来设计问题,第一,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问题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够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学生才能展开主动探究,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问题教学才能取得成功。第二,把握好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明确通过学生的探究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提出问题,否则就会偏离教学目标,而不利于预定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另外,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富有趣味性、科学性、针对性与层次性的问题。

2.2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教学法的精髓不是只让学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勇于提出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挑战,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提出不同见解,进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能够自主地提出更多富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师生互动探究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拥有平等的权利,要共同参与到提问与探究中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合作下对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探究,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实现了知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让教学真正成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体,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互动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采用翻转课堂、实验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现象,抑制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使课程增加动感,迸发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科的特点设置创新问题与内容,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加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的目标是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比如,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提出几个铺垫性小问题,这些问题是逐层深入的,对于理解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只要求他们解决前面的铺垫性问题,而对于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这样富有梯度性的问题,更能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展开积极探究,在探究中获得较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

在学科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事物的感性材料,将问题与事物的表象之间建立深层次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发展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实践活动,能够感受到物体虽然重量不同,但同时落地,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与学科教学理念相关的创新研究都要基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采用问题教学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边操作边思考,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

(0)

相关推荐

  • 注重主体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张艳平 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而如何发挥学科优势 ...

  • 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应用

    雷英 1.引言 生物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物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有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迫切要求完善教学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给现代人的生 ...

  • 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梦想的伏线如此之长,不以月计.不以年计,而动辄十年.更年轻时,梦想对于我们,是奢侈品:如今,梦想是一个朴素的事情,需要你同样朴素踏实地完成.by 绿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quo ...

  • 【教师培训】新时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维

    张旭玲老师 创新能力的形成以知识为基础 在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加入偶然迸发的灵感 就形成了创新的想法 从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到精美易用的创意产品,以及当下被广泛提及的5G网络,各行各业都对 ...

  •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

    在现代教学中,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是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针对目前的语文教学重难点,寻找突破路径,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采 ...

  • 【自主思维】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学 ...

  •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找到一条解放学生的道路(3)【视听版】

    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连载[视听版] [点击直接查看] 1.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一章我当上了教师:我迷恋上了教书[视听版] 2.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 ...

  • 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前言:翰林院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特殊的机构,它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官僚结构,同时,它带有极其鲜明的儒家文化色彩.西汉的杨雄的<长杨赋>中曾云: 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 ...

  • 新课程实施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王克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 ...

  • 浅谈班主任与智障学生的情感沟通

    浅谈班主任与智障学生的情感沟通 陶建军 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培智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其本质就是建立在班主任与智障学生平等关系上的以真对人.以诚待人.它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劲风,能吹开彼此 ...

  • 浅谈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