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楞 马架子 地窨子 拉哈辫 窝棚这些消失的东北民居还你记得吗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在居住的风俗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本民族的历史渊源、地理风貌和气候特征。

木刻楞房子

木刻楞,是长白山区和兴安岭地区特有的建筑物。盖因为东北地区曾经广泛分布的原始森林(窝集)可以提供无尽的木材。这种建筑物完全用木材搭建,整段的原木经过简单的削切,用类似于榫卯结构的方法纵横交错搭叠咬合在一起构成。特点是冬暖夏凉、造型美观、结实耐用。缺点是建筑难度和木材消耗量比较大。另有观点认为,木刻楞房子是随着中东铁路修建而传入中国东北,并且逐渐演化成俄罗斯风格的精美木结构建筑。

俄罗斯建筑中的拉哈辫泥墙

这张图片是1918年哈尔滨的俄罗斯民居。虽然不是典型的俄罗斯木结构建筑,但从木结构的门斗、三角形窗楣和高高的房基依然能够看出典型的俄罗斯风格。而右侧的斑驳墙面则采用了具有中国东北特色的拉哈辫墙工艺。拉哈辫墙是使用特别结实的茅草编成辫子形状,混合黏土泥浆后粘附在木板墙面上,从而起到提升墙面拉力和保暖的作用。

吉林地区的马架子民居

马架子,顾名思义是指形状类似于马鞍子。严格来说,这种临时性的建筑居所不能称为房子。它的特征是没有四壁和窗户,只在正面开一扇门出入。虽然保暖性相对要差一些,但是用料简单,易于搭建。完全能够满足穷困的移民短时期内作为容身之地的需要。

吉林山区的马架子

在东北广袤的森林地带,马架子是伐木工人、土匪、猎人常用的栖身之所。在小说《林海雪原》反复提到的土匪座山雕的威虎厅其实就是这种马架子建筑。作者出于文学需要而虚构成了宽大的山洞或堡垒。

吉林牡丹江边的地窨子(yin)

地窨子,是一种半地穴式的建筑。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北古代的肃慎人、勿吉人。

《后汉书挹娄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地下湿,筑城穴居,屋形似塚,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如丘冢然”。

建筑地窨子要在地上挖出长方形的坑,四周立上柱子,然后在上方搭建出屋顶的结构,覆盖上树皮、兽皮或泥土。内部可以生火取暖搭灶做饭。这种建筑多在山脚下或临江的宽阔地方,赫哲族、鄂伦春族和满族居俗多见。近代以来逐渐消失,而后来东北地区普通百姓家必备的菜窖则是来源于此。

大兴安岭的地窨子

这张照片是1926年拍摄的大兴安岭地区的地窨子。当时的户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47度。图中的地上主体结构完全是圆木搭建。外面堆放着取暖用的烧柴。说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人类居住习俗的不二法则。

原始林中的上窝棚

清朝末期,东北封禁解除后,兴起了闯关东的浪潮。大批的山东、河北移民来到东北后,除了开荒种地外,有很多都选择了做伐木工人。他们把自己搭建的临时住所称为窝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地名,比如东北常见的王家窝棚、李家窝棚等。而图中的所谓上窝棚,特指伐木工人使用的一种。是工人们在半山腰的林子里砍伐树木时休息所用。它更具临时性所以也更简易,使用寿命几天到几周不等。在一处砍伐完成后就会随之废弃。

下窝棚

下窝棚,相对上窝棚而言,是建在山下的窝棚。它的特点是比较坚固耐用,使用周期较长。在各个山上砍伐的木头都先要集中与此,进行统计和分发。而且能够为运输木头的人和伐木工人提供食宿。图中的马槽子是用整段的木头扣出来的,可见当时东北林木资源之丰厚。

来源丨JUSTHERE嘉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