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听觉屏障”,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要看怎么说及站在哪里说
最近关于教育话题,有两位女士引发热议,一位是中宣部表彰的优秀女校长刘佳梅,还有一位是清华女教授。
引起热议的是二人教育观点。刘佳梅在云南山区建立一所免费中学,坚持吃苦教育理念,不留情面的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出1000多毕业生。而清华女教授在教育演讲中,提出要自由教育,举例即便自己孩子今后卖煎饼卖奶茶也行,当然教授一家都是清北博士,孩子也是清华附小学生。
毫无疑问,上面两种观点看似激烈对立,其实完全可以并存,本质是统一的,这也是哲学的对立统一矛盾律。另外,应该说明的是,把这两位联系在一起并直接对立的是自媒体,而不是人家的同台发言。
教育话题经久不衰,也是容易引发热议的,说观点对立毫不稀奇,因为说了什么不重要,谁在说,在什么位置说,这才重要。
举个简单例子。
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这已经是科学常识,可你相信在英国有个“地球是平的协会”嘛,人家就是坚信地球不是圆的。
你觉得这些人已经疯了,可是在他们眼中自己是批判性思维者,他们只是保持高度科学怀疑而已,如同很多人不相信美国人已经登上过月球,坚持那是造假。
这些人在其他方面表现并不异常,或许比我们还优秀,只不过于此特定方面表现固执乃至偏执。
他们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的,这种坚信不疑的坚持,其实反映了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或许说,这个思维就是固执偏执自恋。
我们要做的不是与之辩论,而是尊重独特看法,毕竟人家保持特有看法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不需要负有责任来唤醒真睡或者装睡的人。
上面说的刘校长还有个故事,说是有个女生毕业后成为全职太太,有次带着老公回校要捐赠,刘老师得知全职在家后非常生气,愤怒的让学生“滚回去”。
看似不近人情的言行,我们又听出了什么?不要听刘老师说的话,而要听“见”她为何这样说,怎么会这样说,其实就是听见情绪。
这些话语表面意思不要紧,要紧的是看见借此表达出的情绪,这是“怎么说”的含义。
语言都是防御,也是会伪装的,可是言外之意的情绪表达却是真实的,这才是我们关注重点。
同样听到一句“你真好”,你当然不会觉得都是“你真好”的意思,有时候不过是讽刺罢了,只不过我们听到其他言论时候忘记这个常识了。
继续讨论关于教育观点的不同。之所以说二人看法没有对错区分,在于二人所处位置不同,经历不同。
刘老师经历悲惨,中年丧夫,没有子女,自筹资金建设学校,维持学校高效运作,后半生完全投入到学生身上,知道贫困意味着狭隘,底层阶层跨越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努力,吃苦则意味有可能走出大山,不吃苦一点可能没有。
你让一个没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去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去保持尊严获得尊重,毫无意义,须知“仓廪实知礼节”。
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解释,就是需求的层次性,只有满足低层次需要,才会有高层次需求出现。
而清华女教授说的也不错,自由、尊重、平等、自信等,这些宝贵品质是孩子需要的,家庭有责任提供。但这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是符合清华教授所处位置的认知的。
可见,一个人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站在哪里说的。
总结,当我们说要看一个人怎么说,以及站在哪里说的时候,就是提醒我们注意说话者的情绪和情境。
情绪和情境的力量是巨大的,由此可以理解“情绪是魔鬼”和“屁股决定脑袋”。我们要做到就是努力突破听觉屏障,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而要看这个人是怎么说的,以及这个人是站在哪里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