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 果妈随笔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关注着一部韩国EBS的纪录片——《差生》,于是,我也找来看了看。

顾名思义,这部纪录片就是关注着差生这一群体,制作组通过一年时间,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公开募集,共收到手记、动画、影片等300多件作品,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纪录片中是这些差生们以及家长亲口诉说的故事。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也得到了启发,我不仅看到了这些让人心疼的孩子们,同时,也关注着父母对他们的态度,我发现,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真的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

01
学习成绩不是唯一,多去关注孩子的感受

纪录片中有很多差生描述自己的心理以及在学校受到的一些不公平的对待。

在采访中,经常会听到的一些词就是绝望、恐惧、有压力,而他们却只能一直在这种感受下上学。

然而,因为成绩的好坏,在学校也会被区别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被认为其他事情也做得好;

学习成绩不好的,就算某一次成绩考得不错,得到的结论却是:“这是蒙对的吧?”

可想而知,他们的心理会有多么委屈、受伤,甚至会自我放弃,因为他们已经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要想把它揭掉非常不容易,而长期以往,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听到孩子说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心里更不是滋味,父母会一味的让孩子学习,成绩单上的成绩,也成为了评价父母的成绩;

父母会认为成绩就是一切,没有一个好的成绩考不上好的大学,长大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工作,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而成绩确实是一个标准,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孩子和家长都生活在一种强大的压力之下,让孩子害怕,也让家长焦虑,就像这个孩子,当他拿到成绩单的时候,他在家门口一直徘徊,不敢面对父母。

在采访一些小学生的时候,他们说到讨厌学习,因为压力大会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出现,随后问他们家长会怎么说,通常的答案就是还是要继续学。

作为父母,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之所以会感到头疼,会觉得害怕,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其实想一想,哪一个孩子不想成绩好呢?我们也是从小时候一路走过来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吧?回想一下,你上学时,成绩不好的时候是不是也希望家长能多关注你的感受而不是成绩呢?

你会发现,你依然在用一些你曾经受到过的教育,对待着自己的孩子。就像这个妈妈说的:我成为了母亲之后怎么又这样了呢?

当你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多去关注孩子的感受,鼓励他,你就会发现你的焦虑也慢慢改善了,而孩子的状态和成绩也在慢慢变好。

02
要让孩子觉得家是安全和有爱的地方

这个正在舞台上演讲的是哈佛大学教学学院的Todd Rose教授,可他也曾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差生”。

他自己形容那段时间,是他人生非常黑暗的一段时间,让他痛苦不堪,他形容学校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方。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会好奇,他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当上哈佛大学的教授了呢?

你会发现,不管人生有多黑暗,他的感受有多糟糕,永远支持他,给他温暖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我很感动于他妈妈说的一段话,她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让他知道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努力用爱让他确信自己是安全的。

当一个孩子知道有一个家可以接纳他、给他安全感、给他爱,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困境,相信他都能走过来。

就像这个妈妈说的,不管任何时候,他都是爱自己的,这是比成绩重要一百倍的事情!

当一个孩子爱自己的时候,他就有面对困境的能力,他可以在人生道路上,跨过那些坎坷,就像爬山一样,他最终能爬到山顶看到那不一样的风景!

你知道吗?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根稻草,当孩子遭遇到某些坎儿过不去的时候,他最在意的是父母对他的态度,他要确定家还是不是那个有爱、有安全感的地方。

这个女孩曾经有过想自杀的念头,学习一直都是让她想放弃生命的痛苦的事情,她在父母的安排下不停的在上着补习班,她很累,她说自己家门口有一条很宽的道路,车来车往,她曾想自己是否可以跑过去结束生命,就可以结束一切。

这个时候的她很无助,也很绝望,但是她依然还是想到了家,想到了父母,她给爸爸打电话,和爸爸说自己太累了。

没想到一向都很严厉,在外出差的爸爸,接到女儿这样的电话,立刻放下工作,来看她,对她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那么累,补习班不想去就不去了。

正是爸爸诚恳的道歉和对她的关心,让她彻底放松下来,重新考虑了自己的人生。

这个爸爸事后说,当时听到孩子说那些话的时候很震惊,还好,他赶回来了,并且及时和女儿进行了沟通,否则发生什么事情真的不敢想。

还记得之前那个跳楼的女孩吗?只留下一张纸条写着:为什么我什么都不行,对不起,妈妈,这是我的决定。

还有那个因为被找家长,妈妈扇了他两个耳光之后,他站了几分钟之后从楼上纵身一跃,以此来结束生命的初中男孩。

他们想要抓住的最后一棵稻草也倒了,抓不到了,人生彻底的让他们绝望了,所以,他们选择用这种方式来结束一切的痛苦。

这让我想到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的那句话: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不管孩子是怎样的,我们都要用爱陪伴他成长,让他感到家是一个能带给他安全感的地方,让他能好好爱自己,这样,他才有能力去面对人生所有遭受的一切困难。

03
信任孩子才是做父母最大的责任

我们认为,让孩子学习好,提高他的成绩是我们做父母的成绩;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而这所有的前提却是我们要信任孩子,这才是做父母最大的责任。

纪录片有一个男孩,是一个我们口中的游戏成瘾的孩子,他自己说:高一一直在玩游戏,有时候不睡觉,24小时都在玩游戏。

而就是这么一个爱玩游戏,成绩又很差的差生,却考上了名牌大学,进入了世界级的公司工作。

他的父母面对他当时游戏成瘾的这种状况,也很崩溃,他们尝试了很多的办法,他们用家庭会议、书信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他们对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并不是一味地阻拦和制止,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各种活动,来转移他的兴趣,而且一定是一起做,而不是把孩子“扔”到一个环境就不管了。

这个时候,孩子与父母是有链接的,因为他们共同参与到某一个活动中,会有很多的共同点,很多的话题,这对于亲子关系的提升很有好处。

除此之外,他们知道孩子喜欢游戏,他们支持他,让他尝试去参加游戏大赛,给他加油,当他输掉比赛的时候,他们知道孩子会自己明白一些道理。父母给孩子尝试的权利,让他不断去探索。

看到这里,我真是佩服他们的方法,他们让孩子自己知道了玩游戏的后果,让他自己去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如何去走。

而他们最高明的地方还不是以上的方法,而是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个妈妈说:父母开始变化时,孩子也展示出了奇迹,父母无法控制孩子的思维,但是至死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信任孩子才是父母。

如果你都不信任孩子,认为他就这样了,他的人生从此完了,这个孩子可能至此就一蹶不振了,很喜欢妈妈的那句话:至死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当所有的人都在说这个孩子没救了,这个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作为父母,我们也要相信他可以,他一定行,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当你能给孩子信任,就会给孩子一种力量,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的力量,说不定哪一天,他也会给你什么惊喜也说不定呢!

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的那样,“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爱和信任就是孩子能最终飞向天空的一对翅膀,他是否能在天空中翱翔,他能否飞得很高很远,一直飞向他的梦想,就取决于你对他的态度。

这部纪录片《差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地方,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人生故事中,收获一些启发,当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孩子的感受,也就知道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写,不断提高自己的感知力,不要求尽善尽美,做一个60分的妈妈足矣,不断觉知,不断感悟,不断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相信我们和孩子都会越来越好的!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欢迎在留言区给我留言互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