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我6岁就知道,生命是件不愉快的事情,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文/任紫陌
电影《教父》里,有这样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大多是活得通透的人。他们既有奥丁的智慧、也有佛陀的胸怀、更有普罗米修斯的远见。他们善于从世俗琐事中,窥见事物的真相;他们不骄不躁、拎得清楚;他们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生活中,我一直都想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人,然因愚笨,无法如愿。幸得拜读了叔本华的文字,才能在烦扰时,觅得一丝清净;混沌时,求得一丝清醒。1788年,出生于德国但泽(现属波兰)的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之一。
在叔本华看来,“宇宙茫茫,人如此渺小,人苦闷、彷徨、挣扎奋斗,但最终像过客一样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悲苦可怜地度过一生归于空无。”
这听上去似乎很丧,因为“空无”,注定了我们一世的徒劳。这种无力感,让我们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于是,为了逃避这种“徒劳”带来的痛苦,我们开始麻痹自己,并接受自己的平庸,像只咸鱼一般,等着太阳把自己晒干。
所以,乐观主义的人,会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唱反调,他们不断地给人们灌心灵鸡汤,告诉他们努力能带来什么?可是他们却无法解释,那些努力后的失望;拼搏后的绝望。
于是鸡汤变成了“毒药”,一些喝多了的人,因为无法接受失败的现实,而走向了极端。但是,抱有“悲观主义”的人,在面对失败和苦难时,却坦然得多。因为所谓的“悲观主义”,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人生,而是换一种角度,接受生活的痛苦。
在“悲观主义者”的认知中,痛苦和死亡都变得不再可怕,因为痛苦是罪恶的业障,死亡是罪孽的惩罚。如果能想透这一点,那“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世人很难能如此通透,而叔本华却可以。在我看来,虽然叔本华天性敏感,6岁就在《写给自己》中,诉说过“绝望”:
“在6岁那年,一天晚上散步回来的父母发现我陷于极端的绝望之中,因为我固执地认为他们永远将我抛弃了,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我经常臆想自己得了什么病,或与人发生了争斗,这种情形折磨着我。”
但,正是这些痛苦的童年经历,才成就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实现了叔本华的通透。
①
叔本华生于富足的商业名流之家,是家境殷实的富二代。父亲是成功的商人,母亲是文艺女青年。叔本华年少时,就曾和父母一起去欧洲观光旅游,只不过那时的欧洲大陆连年战乱,没有美景,只有惨淡。
叔本华将欧洲大陆的民不聊生、市井衰败,一一记在了心里。愤世嫉俗的他,开始以“悲观”的认识,强调直观感受,反对空洞言谈。后来,与他最亲密的父亲自杀了,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失去父亲的叔本华,并没有与母亲相依为命。反而因为彼此在思想上的分歧,而互相敌视。母亲觉得他是夸夸其谈,有意制造空洞的伤感;叔本华则因母亲的卖弄风情而暴躁。
1814年,母亲生气地将叔本华推倒,他滚下了一楼地面。至此也标志着,她与叔本华的母子关系彻底决裂。经历了父亲的离世,母亲的伤害后,叔本华开始对自杀、痛苦、女人、生存空虚等,非理性思想进行了关注,而对这些思想的研究,也塑造了他孤僻自傲的个性。
叔本华羡慕卢梭那般,能够离群索居的人。一是因为清净,可以给他更多的思考空间;二是由于他自诩自己的思想无人能及,没有人值得他浪费时间去社交。叔本华涉猎广泛,他的“生存意志论”解释了“人是利已主义的;欲望的满足总是受到条件的限制”。
在他看来,“原始的求生存、温饱的欲求和盲目、非理性的本能冲动,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人的欲望和冲动源于缺乏和对现状的不满,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现实犹如梦境,人生充满痛苦,这痛苦就是生存意志的本质。”
也就是说,人生之所以会痛苦,都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和本能的追求。当欲求不满时,就会痛苦。而“悲观主义”则教会我们如何去直面痛苦,因为只有敢于直面痛苦的人,才能最终摆脱痛苦。
所以,悲观主义看似悲观,实则却并不悲观,而是一种追求幸福的另类方式。
②
在叔本华看来,幸福是短暂的,痛苦才是长久的。但痛苦又是必须的,因为你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走向幸福。
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我们并不选取所有的快乐到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我每每放过这许多快乐,如果我们一直忍受痛苦,而可以有更大的快乐随之而来,我们就认为有许多种痛苦比快乐还好。”
细想一下,大凡是在某个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没有人是跳过“痛苦”,直摘“荣冠”的。就连叔本华自己也是如此,他在世时,远不及他去世后有名。当年,他在柏林大学做“无俸老师”时,曾将自己的课,和黑格尔的放在同一个钟点。结果,当时被主流接受的黑格尔,次次讲座座无虚席,而他的讲座则因人数太少而被取消。
骄傲自负的叔本华,面对无人问津的惨况,痛苦不言而喻。虽然他能通透地看到人生的本质,但他也必须要找到出口,摆脱这份痛苦。
叔本华认为,“摆脱人生的痛苦有两条途径,一种是通过艺术的审美、哲学的沉思或道德的同情,进入一种非功利性的境界。若想彻底摆脱痛苦,就要走另外一条彻底否定生存意志的禁欲主义之路。”
对于这两条途径,叔本华本人也是实践者。他兴趣广泛,不光对艺术有较高的审美,对哲学的研究也很深刻。而他得天独厚的家族遗产,又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都知道,生理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为了能活下来,我们首先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为生计奔波本身,就限制了自己对研究的深入。叔本华则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因为他不用担心生计,所以他才能在“非功利性”的境界中,研究自己的哲学。
但即便这样,他偶尔还是会感到痛苦,因为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因为爱的女人不爱自己。为了能摆脱痛苦,叔本华决定走“另外一条禁欲之路”。
③
在我看来,所谓的“禁欲之路”,不是要停止一切欲望,而是要告别对别人评价的依赖性。比如,在当时,叔本华的思想,不被主流接受,如果叔本华痛苦,就会干扰到他日后的研究。
叔本华只有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坚信自己的思想,在未来会被世人接受,才能彻底摆脱痛苦;对待爱情也是一样,叔本华爱上的是一个舞女,而舞女却并不爱他,因为她想要追求财富、地位。
如果叔本华深陷被抛弃的泥潭中不自拔,就会痛苦不已。而事实上,不被别人爱,并不代表你不值得被爱,或你不好。所以,真正能摆脱痛苦的方式是,挥一挥衣袖,寻找下一片“云彩”。
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提到:我们所展现的表象,这也就是我们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通常都被我们过分看重,这是我们人性的一个特殊弱点所致,虽然稍作简单的思考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幸福并不至关重要。
我们的幸福与他人无关,这是活得通透的人,才能悟出的道理。现实中的我们,常常会陷入痛苦,这些痛苦有些是为了通往幸福的必要因素,有些则是过于在乎他人评价的无病呻吟。
事实上,想要活得通透,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周围的人,有时会将你的通透,当作是“不可理喻”的笑话。所以,通不通透的,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而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