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三一)临证谈小柴胡汤之咳嗽

一提到咳嗽的治疗,可能我们想得更多的就是内科学里说的: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上焦咳嗽,中焦咳嗽,下焦咳嗽,五脏咳嗽,基本上也就是这些内容。我们回到伤寒上,来看看咳嗽怎么治疗。

《伤寒论》第96条在小柴胡汤下方剂加减里面: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小柴胡汤证假如有咳嗽,把人参,大枣,生姜去了,加五味子半升和干姜二两,也就是剩下的是: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

那么,反过来,我们怎么理解?咳嗽的患者,有用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的机会,患者可以以咳嗽为主诉来就诊

南宋时期的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里,有这么一张处方叫“贝母汤”,专治各种咳嗽时间很长都不会好的方子。

贝母、黄芩、干姜、陈皮、五味子各一两,桑白皮、半夏、柴胡、桂心各半两,木香、甘草各一分。上为粗末,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杏仁七个,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黄师文云:戊申冬有姓蒋者,其妻积年嗽,制此方授之,一服瘥。以此治诸嗽,悉皆愈。

我们看到这么一张方剂的时候,总觉得这张方剂没什么特别的。我们读《普济本事方》里面方剂,读孙思逊的《千金方》里面的方剂,越读越没劲,于是,有很多人就没有继续往下读,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张方子,慢慢的分析一下,看看是怎么组成的。

方里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这就是小柴胡汤把参和枣去掉,把生姜换成了干姜,加了五味子,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了陈皮,桑白皮,桂心,木香。看起来后面加的药稍微有点杂,但是,他的核心的方剂,仍然是小柴胡汤加减。这样一看就是伤寒论96条的: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能治各种咳嗽久不好的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读古人留下来的处方,都对我们是有启发的。不单是医案。

我们看黄师文说的,积年咳嗽,用此方服了一剂就好了,疗效就是这么好。这么好的方子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就是小柴胡汤加减出来的,我们临床上治疗咳嗽,特别是治疗久咳嗽,能想到用小柴胡汤的不多。

唐容川在《血证论》里面说:《内经》云:五脏六腑皆有咳嗽,而无不聚于胃关于肺,上条分肺胃治已详。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肺火盛加麦冬;心火盛加黄连、当归;肝火盛加当归、胡黄连;黄昏咳嗽为火浮于肺,加五倍子、五味子以敛之;五更咳嗽,为食积之火,至寅时流入肺经,加莱菔子;痰凝气滞者,加瓜蒌霜、旋复花、杏仁、桔梗、射干、川贝母;水饮上冲者,加葶苈子、桑白皮、细辛、五味子;有寒加干姜、云茯苓;若兼外感,发热恶寒,鼻塞头痛而咳嗽者,宜小柴胡汤加荆芥、紫苏、杏仁、薄荷。

他说,可以统治肺胃的,莫如小柴胡汤。这是真正学明白经方的名家,敢这样说。既然他这样说,临床就这样用。尽管他说的是血证里面的咳嗽,那么,我们非血证的咳嗽的治疗,也可以这样用。

一个小柴胡汤,可以通过脏腑辩证,有这么多的加减治疗咳嗽。为什么小柴胡汤能治咳嗽呢?

盖小柴胡能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浊,左宜右有,加减合法,则曲尽其妙。

通水津,水津在哪里?在三焦里面,而小柴胡汤可通三焦,布水津,散郁火,小柴胡汤本来就是治疗少阳郁火的一张方子。升清降浊,小柴胡汤有恢复人体气机升清降浊的作用。也就是说,小柴胡汤能让全身气和津液布化顺畅。小柴胡汤治咳嗽,这是我们临床上最容易被忽略的。

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这本书里说:余临症以来,每见咳嗽百药不效者,迸去杂书之条绪纷繁,而觅出一条生路,止于《伤寒论》得之治法。《伤寒论》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句是金针之度......《伤寒论》小柴胡汤谓:咳者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此为伤寒言,而不尽为伤寒言也。余取'上焦得通’三句,借治劳伤咳嗽,往往获效。

小柴胡汤治疗劳伤咳嗽,治疗咳嗽百药无效者,这是我们讨论小柴胡汤在咳嗽的治疗里面。我们都知道,五脏六腑都能令人咳,但是,我们的思维始终会右于咳嗽是由于肺气的宣降失职所引起来的,于是,始终这个思路离不开肺或者不容易彻底离开肺。

我们也能想到,当少阳病的病人有咳嗽的时候,可以利用小柴胡汤,比如说在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的基础上有咳嗽的时候,都用小柴胡汤。或者,咳嗽的患者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使用小柴胡汤。

我们也能想到,当这个咳嗽辨证,我们辨到肝胆上的时候,或者辨到肝胆郁火的时候,有可能会想到小柴胡汤,而其他的咳嗽,我们就不容易想到。

当我们碰到难治的咳嗽,日久的咳嗽,如果我们想到这个咳嗽,有可能是由于三焦不畅引起的,由三焦的水津不布而引起来的,由三焦的郁火引起来的,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想到小柴胡汤加减 。

三焦的水津不布,水津不布,可以成饮,可以成痰,言外之意,就是有一部分饮证咳嗽,是需要用小柴胡汤加减的。

实际上,小柴胡汤加干姜,五味子,已经考虑到饮证咳嗽了。思路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只要我们从这个角度切入,临床上我们用的机会就多了。

(0)

相关推荐

  • 方根: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半夏

        痰饮停于肺间,是人体的异物,肺出于条件反射,必然通过咳吐等方式,尽可能将之排出体外.      假如能把痰饮气化,为人体吸收,或将之代谢出体外,则饮消咳自止.     这就是方根"干 ...

  • 我们继续来看小柴胡汤的加减法,他说“若心...

    我们继续来看小柴胡汤的加减法,他说"若心下悸,小便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如果这个人呐,心在一直扑通扑通跳,那代表他的这个上焦那边是有阳虚的对不对?那心阳不足.那心阳不足的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两个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汤,我们来解释一下90岁老人的这个泄泻的方子,为什么要用理中汤加减. 第一张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二)临证谈理中丸

    干姜以辛热独胜.等量,人参.白术之甘是远不敌干姜之辛的.理中丸中用等量之甘草,与其说佐人参健脾益气,不如说以甘制辛,入口仍是辛多甘少.基于这一点,原方中四药等量,已然是干姜为君了. 既然是干姜为君,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三)临证谈理中丸

    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如虚多于寒,以人参为君:寒多于虚,经干姜为君.此说也合临床实际.必要的时候,该以人参为君就以人参为君,该以干姜为君就要以干姜为君. 倒过来,我们来思考,以人参为君所治病,往往是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