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珐琅彩怎么鉴定?怎么分辨是不是真迹呢?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因处于初创阶段,从色彩搭配、纹饰布局到款识内容和样式,均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效果。
传说很有味道,但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掐以 ,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的关系更为重要。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 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 二次入烘烤而成。
清乾隆时期其白地珐琅彩是由如意馆画师在景德镇特制的白瓷素器上精心绘制而成的。尤其是人物具有西方油画的立体效果。此件器物白瓷胎,釉质纯净细腻无瑕。由置铜胆,外翻铜盘口,用珐琅彩料设色作地采用油画技法绘山水田园雨降风景画面,色彩亮丽古雅,层次错落分明。其工艺十分独特,应为此时期的特殊器物,充分反映出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是康熙末年仿铜胎画珐琅效果而生产的彩瓷新品种,景泰蓝是“铜胎錾珐琅”而成,若改为“瓷胎画珐琅”则叫珐琅彩。由宫廷造办处珐琅作负责彩绘烧制,所需白瓷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康熙时多在色地上彩绘,色彩浓厚,花纹密布。雍正、乾隆时产品工巧精细,日趋精美,多在白釉地上直接施彩,画面布局承袭了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传统。
据现有资料统计,在雍正7年8月14日至13年10月期间,共呈进珐琅彩“碗80对又17件,碟44对,酒圆36对,盘12对,茶圆26对又3件,瓶6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共收藏有清宫珐琅彩瓷400多件,有近200个花色品种。
研制珐琅料的事情,早在康熙朝就已经开始酝酿,但正式指定专人负责,拨专款炼制是在雍正六年,请看这段档案文字:“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柏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着烧珐琅料,遵此”。唐英说:“此系怡亲王着试烧珐琅所用钱粮物料,另记一档,以待试烧炼完时,再行启明入档”。在怡亲王亲自督促领导下,艺师们经过四个多月的费心尽力,终于在六年七月将珐琅料研制成功。“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 色、绿色、深亮绿色、浅绿色、松黄 色、浅亮绿、黑色,以上共九样;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 色、绿色、深亮兰色、浅兰色、深亮绿色、黑色共九样;新增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 色、藕荷色、浅绿色、酱色、深葡萄、青铜色、松黄 色、共九样。”当时不仅可以新烧出9种与西洋料相同的颜色,而且还新增加了9种西洋料所没有的颜色,仅自制的彩料就达18种之多,如果把在使用过程中临时调配出来的中间色和旧有西洋料加起来,最少也有三十多种,这足以使雍正珐琅彩姹紫嫣红光彩夺目了。当时自炼的珐琅料不仅品种多,数量也十分惊人,雍正七年十一月一次就“炼得各色珐琅六十斤。”
珐琅彩釉料少、成瓷率低,而皇帝又极其喜爱,造就了珐琅彩之珍贵。所以今天珐琅彩是除了青花瓷之外最贵的瓷器拍卖品种。今天,景德镇依然在烧制珐琅彩瓷,不过不少买家买到的所谓珐琅彩瓷很有可能是模仿珐琅彩色彩效果的新彩瓷,珐琅彩在古代异常昂贵,在今天也是最贵的品种之一,所以有些藏家花几百块买的珐琅彩口杯,或者花了小几千块钱买个大师100件的瓶子,这基本上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珐琅彩,连本都不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