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TAC-seq2: scATAC-seq技术原理

引文

之前的推文中,我们主要对scATAC-seq研究的科学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这篇推文主要介绍scATAC-seq的技术原理和发展历程。下面这张图选自SnapATAC这个R包的作者Rongxin Fang的github上分享的内容(https://github.com/r3fang/SnapATAC/blob/master/notebooks/experiemnt_timeline.md),记录了从2015年到2019年期间scATAC-seq技术的发展。早期的scATAC-seq测序通量很低,而现在的scATAC-seq (常用的是10x) 能够达到很高的通量。

早期scATAC-seq技术

scATAC-seq的技术原理最早见于2015的Shendure实验室在《Science》发表的文章《Multiplex single-cell profiling of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by combinatorial cellular indexing》和Greenleaf实验室在《Nature》发表的文章《Single-cel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reveals principles of regulatory variation》。其在技术原理上的差异见下图。

这两项技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获取单细胞的方式上。Shendure实验室提出的技术方法采用了两步的细胞索引策略(左图):裂解细胞后,约2500个细胞核进入96孔板,然后含有特殊接头的转座酶分别加入每个孔板当中,因此每个孔板中的细胞池都对应一个特定的barcode;接着混合每个孔板中的细胞核,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后的细胞核进入第二个96孔板;在第二个96孔板上的细胞核被裂解成DNA,并将含有第二个barcode的引物对DNA进行扩增。这个方法的基础在于分离后90%的两个barcode的组合信息能对应到单个细胞上,但其主要缺陷在于每个细胞得到的reads的平均数目低于3000。Greenleaf实验室发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对细胞进行分离,基于纳米级的反应槽对其进行ATAC-seq,但是每个反应槽都需要通过显微镜进行核验,确保获取的是单个细胞。这种方法下,每个细胞得到的reads数目约为73000。从这两项技术的特点来看,早期获取单细胞ATAC的技术方法相对是比较粗糙的,获得的细胞数量也较少。

10x scATAC-seq

2018年,10x Genomics推出的scATAC-seq的技术方法成为现在最常用的scATAC-seq测序技术,其与10x的scRNA-seq技术都是通过凝胶微珠的方法对细胞进行包裹。下面这张图主要介绍了10x scATAC-seq的建库方法。

与10x scRNA-seq的建库方法不同的是,scATAC-seq的凝胶微珠没有UMI的相关标签,这是因为scRNA-seq需要通过UMI标签区分同一细胞的不同转录本,而scATAC-seq是对细胞核中DNA的片段进行ATAC-seq测序。另外一点,scRNA-seq只能对含有Poly(A)尾的RNA片段进行测序,并需要将片段打断,便于illumina测序;而scATAC-seq能够对细胞核中所有的DNA进行测序,并且不需要将DNA片段打断。

Spatial-ATAC-seq

与RNA-seq的技术发展路线很相似,ATAC-seq技术的发展也呈现着由组织水平到单细胞水平最终达到空间水平的发展趋势。2021年樊荣老师课题组在bioRxiv预印本上发布了空间ATAC-seq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在空间水平解析细胞的染色质开放性。这篇文章通过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多个阶段的Spatial-ATAC-seq分析,提供了小鼠胚胎发育的空间表观图谱。

总结

当前scATAC-seq技术仍然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尤其是空间表观组还处于萌芽阶段。与bulk ATAC-seq相比,scATAC-seq对于开放染色质区域的捕获能力仍然是不足的,另外在scATAC-seq的细胞类型定义当中,往往需要借助scRNA-seq的数据进行辅助,也是scATAC-seq分析中的一个难点。接下来,我们将介绍scATAC-seq的常用分析方法。

(0)

相关推荐

  • 科研 |SCI ADV:平行单细胞转录组和染色质可及性测序揭示重编程轨迹的多样性

    编译:Champion,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为了解结构异质性并揭示成功重编程的机制,本研究采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和单细胞转座酶可及染色质分析(sc ...

  • 科研 | CELL STEM CELL:新生儿HSC个体发育的单细胞测序揭示了出生前开始的渐进和不协调的转录重编程

    编译:Champion,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胎儿和成人造血干细胞(HSCs)具有不同的增殖率.谱系偏向.基因表达谱和基因依赖性.虽然这些差异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尚不清 ...

  • 染色质调控区域的研究: 对CHIP-seq和ATAC-seq发展的深入思考

    摘要 染色质调控区域在许多疾病过程和胚胎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表观基因组测序技术,如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和转座酶开放染色质高通量测序(ATAC-seq),使我们能够通过检测特定的染色 ...

  • 微生物基因组改造技术原理

    一些微生物被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对工业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不断发现新的特殊酶基因及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生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可以将其应用于生产以及传统工业.工艺的改造,同时推 ...

  • 全身性敲除技术原理介绍

    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传统ES打靶敲除方法,周期长,费用高.CRISPR/Cas9在基因敲除方面的优势:效率高,时间短,24天直接获得基因敲除小鼠. 技术一般的流程 设计合成gRNA→ 显 ...

  • 大肠杆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大肠杆菌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大肠杆菌编辑体系,E.coli BL21, E.coli K-12, MG1655,甚至分离菌株,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 ...

  •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 ...

  • 毕赤酵母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毕赤酵母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同源重组法的毕赤酵母基 ...

  •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同源重组法 ...

  • 乳酸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乳酸菌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乳酸菌(Lactic acid)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同源重组法的乳酸菌基因组改造 乳酸 ...

  • 酿酒酵母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酿酒酵母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同源 ...

  • 沙门氏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沙门氏菌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同源重组法的沙门氏菌基因组改造 ...

  • 白色念珠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原理

    基于Red同源重组和CRISPR/Cas9的白色念珠菌基因组编辑服务.成熟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编辑体系,助您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点突变. 基于Red同源重组法的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