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节假期,你有没有跟孩子好好谈谈“死亡”?
清明时节,一家人会给逝去的亲友扫墓,祭奠先人。
人为什么会死?
死是什么感觉?
死了以后去哪里?
面对冰冷的墓碑,或许5岁以后的孩子会问父母这三个问题。
而孩子们往往只能得到这样的答案:“生老病死”、“他只是睡着了”、“他出远门了”、“他去天国了”、“死了就解脱了”……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对于中国人来说,死亡是个不愿提及的话题。
国人怕死,忌讳说“死”这个字,觉得不吉利,不能直接说“死”,要说“没了”、“逝世”,过年过节会忌讳触及“死亡”的字眼。
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谈论太多,“死者已矣”那种小心谨慎的“避讳”,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
“丧亲”是逝者生命的结束,
不是爱的分离
“死亡教育”是一个关于完整生命的课程,涉及一个人如何认识死亡、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看待亲人的离世和克服“丧亲之痛”。
一项调查显示,在对111位丧亲人士的调查中发现,逾七成的人面对失眠、健康变差等问题,82%人于亲人去世后常感孤独寂寞,三分一人更透露曾有自杀念头。
电影《观音山》里,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在儿子车祸离世后,陷入巨大的悲痛无法自拔,终日在不见天日的车库里,守着儿子车祸中驾驶的那辆残破的车,以泪洗面,甚至割腕自杀。
她的痛苦,是人在经历了失去至亲后的悲伤反应。
亲情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它连着不能割舍的血缘。
如果有一天这根线断了,这世界上与自己有最深厚血肉和心理联结的人,将再也无法在形体上与我们接触,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严重创伤。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伦理特别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丧亲所致的悲痛显得格外深重。
每个人都“向死而生”,何不把“丧亲之痛”变为一种人生的修行?
这方面,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就树立了一个典范。
在她90岁时,女儿、丈夫同时生病,并在半年内相继去世。
此后,便从“我们仨”变成了孤单的一个人——而她却如自己所言“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郭沫若的生死观也在启迪世人:“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
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是逝者生命的结束,不是爱的分离。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寻梦幻游记》在豆瓣获得9.0的高分,是2017年上映的剧情长片冠军。
影片以“爱与回忆”为主题,用亡灵世界的故事,为观影者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
►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
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了。
《寻梦环游记》的故事背景是墨西哥一年一度的亡灵节。
传说这一天,是去世先祖们从另外一个世界来到人类世界,与自己的子孙后代“团聚”的一天。
因为亲人间的“记忆”,这天并不像其他国家过“鬼节”一样悲伤,反而因为连接和温情显得更加欢乐。
丹麦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也给人有同样的温情。
故事的主人公叫艾斯本,他最喜欢的爷爷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小艾斯本伤心极了,每天看着爷爷的照片掉眼泪。
妈妈告诉他“爷爷变成了天使”,爸爸告诉他“爷爷化作了泥土”。
可是,哪一个说法,小艾斯本都不愿意相信,他固执地坚信,最爱他的爷爷一直没有离开。
直到有一天,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
爷爷知道自己不应该在这里,他一定是忘记了一些什么。
小艾斯本不想让爷爷不开心,便陪着爷爷一起寻找他忘记的东西,爷爷努力回忆一生经历的那些幸福点滴。
终于,有一天,爷爷想到了自己忘记了什么,他告诉小艾斯本,忘记的这件事,是同他有关的。
爷爷说:“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认真告别之后,爷爷开心地离开了。
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这也是《寻梦环游记》所体现的价值观与哲学观念——“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与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互相铭记关心,赋予人生温度,才是生命的意义。
向死而生!
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
“向死而生”这个词来自李开复。
他写了一本自传《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将他自2013年9月得知罹患淋巴癌以来治疗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以及死亡线上回来的人生思考与读者坦诚相见。
李开复以楔子“噩耗”开篇:
“绝症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不接受这种判决!”
在高晓松执导的同一主题的纪录片预告中,他双手合十祷告、神色肃穆地眺望窗外、孤独地在沙滩上漫步,即便是与女儿相拥也面带愁容。
影片色调灰暗,透出令人无法参透的神秘感。
片中的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商业大佬,而是以平凡姿态叙述回家体验的李开复,对父母妻女的愧疚与深爱。
多年来,在事业家庭之间的奋斗与挣扎,以及在中西文化冲突间的努力调和。
李开复说: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发表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讲。
当时他已经确诊患有癌症,乔布斯也在演讲中坦诚地谈到了“死亡”。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
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没有人能逃脱它。
事情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最好的一个发明。它促动生命的变革,推陈出新。”
死亡到底有多可怕
死亡可怕吗?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活着的我们,永远无法去感知死亡。
当死神真正来临那一刻,我们可能会惋惜:
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开始动手,想说的话,也还没勇气说出口。但我们却无力改变。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命的落幕,谁都无法预见。我们能抓住的,只有当下。
用力地把每天都过到极致,这才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