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维导图★☆★,我最最最舍不得分享

1/对知识的整理

当知识学的越多,慢慢发现仅仅是靠记忆是无法有效归纳,于是就有了思维导图。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发现思维导图有多好,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工作,但当学得越多,脑海中的知识已经难以负荷,这时候思维导图就是帮我们理清思路最好的工具。

今天早上我就用了2个小时做了一张思维导图,对于自己过去所学的部分重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我个人已经了解过的,小部分可以说是完全掌握,还有一小部分是将来准备要深入学习的。

思维导图中提及的书和人基本是某个领域最最最顶尖的,我一向都提倡要学就向最牛的人学习,特别是思维这种东西,没有必要像学数学一样慢慢一步一步学起来,你可以直接学最牛的思维。

以后我学习就会参考这个思维导图,毕竟知识总是会遗忘和更新,我需要反复学习和巩固。

如果之后有新的内容,还可以不断地添加,有新的认知,又可以把知识重新归类。

仔细整理才发现,原来自己所学的知识系统已经如此庞大,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看又是冰山一角,而且每本书背后又是一个个复杂的思维导图。

之后的日子,我会不断地深入研究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例如投资。

接着再去拓展自己还不太了解的领域,例如哲学、文学、管理等。

一边深入了解已有知识,一边探索新的知识。

你可能会疑问,为什么要学这么多领域的东西?专研自己投资领域不就行了吗?

知识都是有关联性的,投资领域不仅仅是依赖投资能力,还有心理素质,所以心理学就是必不可少了,就像大学也发展出新的学科 —— 行为金融学,就是结合了金融和心理学。

其他领域的拓展并不是刻意的,而是在学某个领域的时候发现,你想要更进一步,你就是需要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基本常识才能做的更好,像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我个人将会深入了解投资,这就免不了要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高效学习等知识,加上我做自媒体,也需要掌握媒体文化、世界观、管理、营销等知识。

2/学习就是摆脱无知

以前学习可能会强迫自己,现在基本是自发性的学习,对学习充满欲望。

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摆脱无知。

不过最残忍的是,无论如何我努力学习,无知永远都存在,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知之甚少。

我只能在有生之年里去搞清小部分问题,只能让自己“相对不无知”。

对了,以前学习可能是为了钱为了生存,现在已经少了这种感觉。

要了解自己有多无知?只要看看大学里的科目就知道了,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问问自己对这些知识了解多少?

很多人除了在学生时代学过的皮毛以外再也没有了解了,就算了解,有可能无法应用在生活中。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科呢?

就是要了解这个世界,心理学了解人类心理、经济学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生物学了解生物发展...

你对这些事情越了解,你就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你所做的抉择就越准确。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活得太累了,其实并不会,人是适应能力超强的动物,你习惯这种学习的状态,这就是一种享受,而且还顺便让人生过得更好,还可以把钱赚了。

感谢上帝赐予我“皮质脑”,一个能够学习的大脑。

3/学习就是摆脱外界的干扰

在知乎上看到这段话:

我国多数长辈总喜欢以辈份论对错,滥用诸如“尊师重道”“长尊幼卑”来道德绑架后辈,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爸妈话,听老师话...长大后潜移默化地变成了听领导话,听权威话...但有多少人会认真教育自己的子女:长辈可能是错的,权威可能是伪装的。

为了照顾他们那脆弱的心灵,从不允许后辈质疑批判长辈,磨灭求真精神,导致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活在一个以谎言包装,充斥歪理的世界里,周而复始。

一个人只要不学习,他所有的思维全都是来自外界,这就免不了信息杂乱、随机性很强,你将来成为什么人完全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固然和外界交流也是一种学习,但属于被动学习,你被动的接受一些未必正确的观念。

而且当外界对你灌输一些观念,你总会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但是就是无法反驳,因为你自己处于无知的状态。

如果你平时有学习有积累,你就可以自己理性思考,从而提出质疑。

最后用弗兰西斯·培根作为总结: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我是阿猫,95后自由职业,主业投资写作,副业撸猫。如果喜欢我,关注@阿猫读书,带你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各种互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