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女郎》翻拍成魔改:你想成为万人迷还是工作狂?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万勾(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粉红女郎》封神18年后,遭遇翻拍魔改:你想成为万人迷,还是工作狂?
《粉红女郎》翻拍了,新剧名叫《爱的理想生活》,从角色到剧情,魔改得一塌糊涂。
老版的《粉红女郎》有四个女主角:
什么男人都想嫁的“结婚狂”,什么是男人都想不通的“天真妹”,要工作不要爱情的“工作狂”,要爱情不要婚姻的“万人迷”。
形象经典,虽然是20年前的作品,放在今天仍然让人们有所共鸣。
而新版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宋轶饰演的结婚狂,肤白貌美气质好,不介绍还以为是万人迷;
殷桃饰演的万人迷,一身西装气质拽,咋一看还以为是工作狂。
一集看完,我还是分不清谁是谁……
结婚狂没有土味,天真妹不够鬼马,工作狂不够飒气,万人迷不撒鸡汤……
四字总结:没有灵魂。
我理解编剧想要创新,可为什么旧版的《粉红女郎》那么经典?
不就是因为四位女主角太有代入感,每个女孩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共鸣嘛。
结婚狂无私付出,天真妹关注自我,工作狂不耽情爱,万人迷自在清醒。
4个女人,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不同,人生走向也不同,很难看出谁好谁坏,却能看见四个女人各自的精彩。
结婚狂 倾注型依恋
小时候觉得结婚狂很“傻”。
未婚夫卷钱跑路,闹得街坊邻居都看她笑话,她还不相信自己被骗,仍幻想着“房间里能有一张双人床”。
貌不惊人,年龄不小,不讨男人喜欢……发卡发箍加一件俗气衬衫,再拎一个买菜编织袋,浑身上下写满一个字:土。
连女孩都不愿意多看一眼,怎么可能吸引好男人呢?
可长大后重温,竟然为结婚狂感动不已。
未婚夫找她借钱,她明知道这钱有去无回,还是咬牙拿出全部积蓄。所有人都说她“傻”,她却想着:
“能用一笔钱唤回一个人的良心,挺好的。”
结婚狂的“傻”,有着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渴望结婚,并非为了完成人生KPI,而是想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寄托。
在她心中,丈夫是女性最终的情感归属。
结婚狂成长于单亲家庭,从小到大,她被母亲无条件的倾注爱意,长大以后,也养成了“倾注型”的依恋模式:
圣母心爆棚,爱上谁就对谁掏心掏肺,不计回报,只求付出。
父母离异的创伤,剥夺了结婚狂的安全感,为了得到安全,她需要立刻猜出周围人的感受,于是虚假自我得到发展,真实自我被忽视。
渴求结婚,并不是她的真正愿望,她真正想要的是被爱,可是没人教过她如何才能“被爱”。
于是,错将“结婚”和“被爱”划等号,对谁都毫无保留地付出。
这样傻的女孩,又何尝不是曾经的我们。
想对喜欢的人好,送他礼物,请他吃饭,为他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只想看他笑得幸福满足。
尚未学会如何爱自己的年纪,我们通过他人眼中的自己,来感受爱的倒影。
长大后,读懂了结婚狂的“傻”,便读懂了“我爱的不是你,而是爱着你的我自己”。
爱他人胜过爱自己,慢慢的,爱自己胜过爱别人。
岁月带来沉淀,终会使我们无坚不摧。
天真妹 矛盾型依恋
天真妹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她孤苦无依,运气爆棚住进别墅,突然被发现是部落在逃公主,一夜坐拥荣华富贵。
她是四个女主角里面运气最好那一个,也是最绝缘爱情那一个。
天真妹对现实中的异性不感兴趣,甚至提出“什么是男人”这种灵魂问题。
但她有一个理想伴侣:偶像金原崇。
她那颗神神叨叨的脑袋里,总是装满了奇奇怪怪的东西,唯一属于情感的区域,只有金原崇。
她对金原崇的爱,纯粹且脱离了低级趣味。
在目睹伙伴将金原崇迷晕带走之后,她严厉拒绝,谴责伙伴,并帮助金原崇成功逃脱。
比起建立现实关系,天真妹更关注自我的情感世界。
她是如此重视自己的感受,甚至有些排斥真实的两性交流。
她爱金原崇,可面对晕倒的偶像,她觉得“和摸一只狗没什么区别”;
和金原崇成为朋友后,她不打算示爱,只想“通过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没有占有,没有嫉妒,没有欲望,天真妹依恋的是自己想象中的金原崇,现实中,她还没有找到足以容纳整个自我的个体。
通过和想象中的人发生联系,在可控范围内获得安全感,是矛盾型孩子常有的交际方式,也是一种“爱人之前,先爱自己”的选择。
她年纪小,对爱的憧憬,停留在“又渴望,又恐惧”层面,还没找到机会整合。
敲不开爱的大门,找个偶像来崇拜,就成了天真妹取悦自己的侧门。
没有做好爱的准备,不代表不能享受爱的愉悦。
两个人很好,一个人,也未尝不好。
工作狂 回避型依恋
《粉红女郎》原著作者朱德庸曾说:
“全书最受欢迎的女人就是工作狂。”
骄傲,强大,理性,内里却藏着一颗天真柔软的心。
她胸无杂念,一心搞钱,不是为了供自己吃香喝辣,而是建造中国的迪士尼乐园,和一所希望小学。
极端自私的行为底下,藏着极端无私的梦想。
工作狂原本不是“工作狂”,她爱过,虽被辜负,恋爱时“努力挣钱”的习惯,却延续了下去。
她用回避恋爱,来回避关系中的伤害,同时理智地保留了关系中,那些积极有用的部分。
就像亦舒口中的:我要拥有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就拥有很多很多钱。
佛洛依德认为,一场分离,会使18个月大的婴儿感到悲伤,这悲伤源自对失去母亲的恐惧。
恐惧,是回避型依恋的源头。
成长后,恐惧为亲密关系提供能量,它让一个人爱而不能,想而不敢。
工作狂是“男人绝缘体”,爱无法建立,被爱的渴望仍在,她找到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通过建立更强大的自我形象,来防御恐惧,满足渴望,取悦自己。
从一个地方得不到寄托,就在另一个地方寻找,我们需要关系,却不一定需要恋爱的欢喜。
就像太宰治说的:“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伤来袭。”
那些念叨着“我不需要恋爱”的人,又何尝不是在和自己谈一场恋爱呢?
万人迷 安全型依恋
万人迷有姣好脸蛋,S型曲线,但她全身上下最迷人的地方,是脑子。
她潜心研究《大众情人学习手册》,把所有人都当成情感学徒,随时倾洒金句:
“爱情中谁屈居下风,完全看谁比较爱谁”。
“当人们懂得爱情真谛的时候,他们就会把愚人节和情人节合并成一天”。
“有的人做错了事可以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可有的人是天性,改不了。”
看上去好像一位游戏人间的花花女郎,鱼塘无数,一心只想嫁给有钱人。
熟识后才发现,这个智慧美丽的女人,也曾在情感世界中遍体鳞伤。
明明她的心,也是用委屈撑大的。
你却永远看不到她灰心丧气的样子,甚至看不到她的素颜。
她可以为了安慰朋友,自曝“整过容”;却不会因为日子潦倒,少化一天妆。
从万人迷身上,你能看到一个打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女人,是如何从俗世中创造快乐:
尽显风情,毫不遮掩,哪怕再次失恋摔跤,爬起来还是一个迷人的小妖精。
万人迷有一颗安全感十足的心,她不惧怕失败,这种安全感取决于母婴质量。
好的看护者,能让孩子相信:就算她暂时离开我,也早晚会回来的。
成年后,安全感取决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我们是否信任自己?我们是否接纳自己?我们能否用这份信任和接纳,去对待他人?
万人迷迷倒的第一个人,永远是她自己。
只有当一个人真的觉得自己值得爱,才能够接二连三收获爱情。
她让我们看到:女人对自己的依恋,如果不掺任何水分,哪怕长成最游戏人间的样子,也能过上最有安全感的日子。
到底什么样的依恋关系是最好的?
理论给不了我们答案。
成长过程中,我们却会自然地找到真相。
四个女人,四条人生走向,朝着各自的方向前进,也在不同的节点互相点拨。
无论结婚狂,天真妹,工作狂还是万人迷,都是我们曾热烈爱过的自己。
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其中一个人。
少女已经长大,《粉红女郎》感动仍在。
从他人的故事里,看到自爱的定义,人生的交集,也因此有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