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的悲壮一生
亚瑟名义上是一个老富商和小妻子的儿子,同父异母的哥哥都比他的妈妈年纪大,从小,他们母子都受到他们的歧视和冷落,亚瑟父母死后,他有幸得到神学院的院长蒙太尼里的关爱,蒙太尼里知识渊博,带亚瑟去旅行,在旅行中给予亚瑟就是父亲般的关爱,爱他如子,亚瑟感激不尽就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因为感激信任,所以蒙太尼里成了亚瑟忏悔的神父。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詹玛,悄悄地爱上了她,并加入到这个反奥地利的组织中。
就在他十九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变,蒙太尼里调离神学院到罗马作红衣教主,顶替蒙太尼里职务的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结果连女友詹玛也认为是他告密,并打了他一巴掌。他的嫂子告诉他其实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觉得自己周围都是骗子,陷入极度痛苦中,最后制造自杀现象,成功逃到南美洲,结果在那里经历了非人能承受的劫难。
他先被人用拨火棍当作畜生一样打了一顿,打碎了左胳膊,一外科医生给他粗粗缝合,差点死于非命,在一个基督老妪的收留下才慢慢恢复,之后胳膊残废,腿也瘸了,为了不饿肚子,在甘蔗园给奴隶干活,因为腿瘸走得慢,差点被打死,又被杂耍班的人救起,当起了小丑,小丑没演好,遭受观众的攻击,后来被南美探险队收留,久经磨难最后成为一名坚强、冷酷、玩世不恭、语言犀利一针见血的人,他像刺猬一样针对着周围的人和事物。
十三年后他与詹玛和蒙太尼里再见,他们都没有认出牛氓,他平素里满嘴谎言,只对他心爱的人詹玛说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他生病的时候,他的情妇都不可以接近他,只有詹玛可以。牛氓和詹玛一同加入到反教会的运动中,结成了革命战友,詹玛也在革命工作中渐渐确定牛虻就是她曾经失去的好友,牛虻一直与之保持冷漠关系,所以一直没有相认。牛氓压制心中的爱恋,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革命工作中。
牛虻在一次执行革命工作中,因为红衣主教蒙太尼里的出现,一时分心导致被捕,他最后在蒙太尼里面前承认自己是亚瑟,希望蒙太尼里在教会和他之间作出选择,蒙太尼里最终放弃牛氓,也在牛虻死亡之后绝望身亡。
牛氓一生所爱的人就是蒙太尼里和詹玛,蒙太尼里就是他的父亲,牛虻写了一篇讽刺蒙太里尼的文章,而后,却又用另一个身份写了一篇对骂的文章,意在维护蒙太尼里,其实也是表达他又爱又恨的心理;在布拉西盖地区他通过扮演的老人明知不该接近蒙泰里尼却又不由自主地同他交谈,甚至冒着危险偷偷走到大殿只为再看他一眼;在教皇领地散发武器将要被捕时,他举起枪却迟迟下不去手;在狱中相认时,他乞求蒙泰里尼能够抛却对教会的信仰而选择他,乃至得到答案后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我们由此坚信,牛虻是爱着蒙泰里尼的,而且是深深地爱着。
牛虻的信仰和蒙太尼里的信仰是冲突的,他要与教会为敌,蒙太尼里却是教会的代表,他注定与蒙太尼里为敌,蒙太尼里最后放弃了牛虻,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多么相像的一对父子,结果相互为自己的信仰失去彼此,失去生命。
詹玛是他一生的挚爱,从青少年开始,他就喜欢詹玛,至死不渝,因为爱,他对詹玛其实没有任何保留,他对詹玛说自己的过去,就像罗切斯特对简爱讲述自己的过去,等待简爱裁决是否接受他的爱一般。一个人能向异性讲述自己所有的过去无论好的坏的都说,那肯定是非常爱对方,即使不是爱也是非常的信任。
在临死之前给詹玛写了一封信,叮嘱送信人,在他慷慨赴死之后转交给詹玛,牛虻才在信中揭开了这一谜底,也表达出了他对琼玛的深入到骨髓的爱恋,“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詹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如今仍在爱你。”用他们熟悉的儿歌结束书信“我是一只牛虻,幸福欢畅,不管是活着,还是已死亡。”也是确切告诉詹玛,他就是她的亚瑟。一生爱着她的亚瑟。
回头想想,牛虻悲壮的一生,源于他爱詹玛和蒙太尼里,因为詹玛,他加入反奥地利的组织,而且意志坚定,矢志不渝。蒙太尼里是他深爱的人,因此蒙太尼里在他和暗探枪战时候出现,他不能射击蒙太尼里而逃命,导致被捕。
牛虻悲壮的牺牲场面,让人不忍直视。英雄可以毁灭不可以被打败,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他的精神是打不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