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蒙古|王雅彬:我读《康震讲苏东坡》的一点感想
原创作者:王雅彬|内蒙古阿拉善盟
我读《康震讲苏东坡》的一点感想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康震火了!许多人通过《诗词大会》认识了康震,通过康震,增加了对许多诗人和诗词的了解。康震认为,无论新兴传媒多么发达,要真正深入了解诗人、理解诗词,根本之道还是要下笨功夫读书。只有一行行、一页页地认真读,反复看,才能记得准、记得牢、记得久,才能将那些优美深情的诗词刻在心里、融入血脉、化为基因。康震的观点,恰能指导我们的读书会活动,也促使我抓紧与书友们互动交流的机会,认真读书,以弥补自己多年来忙于工作和生活,不能潜心读书的缺憾。康震说,阅读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更是与诗人们面对面举杯小酌、谈心交心的过程。我选这本《康震讲苏东坡》,正是想透过康震的解读,穿过近千年的历史迷雾,回到北宋,唔见这位林语堂先生称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唔见这位充满魅力的大文豪、大学者。我是怀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开始阅读这本书的。
康震的老师钟振振教授在给这本书的序中言:古人吾尚友,三不朽中卜。持以论两宋,东坡尤所服。为文不择地,涌似泉万斛。一日泄千里,平地滔滔汩。与山石曲折,赋形每随物。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辞章余事耳,襟怀人难蓄。上欲狎玉皇,下陪乞儿属。不合入时宜,用填便便腹。无怪黄惠儋,半生困贬逐。诗穷而后工,福祸相倚伏。赤壁有词赋,脍炙千秋读。我感觉对苏轼的评说切中了要害。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康震说,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有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我深表赞同。苏轼的家乡四川眉山是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苏轼和弟弟苏辙进京考中进士的那一年,本地子弟考中的比例近四分之一,这在古代是很了不起的成绩。苏轼的家庭是个典型的小康之家、耕读之家,家里有丰富的藏书。父亲苏洵和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选,父子三人同在文坛上大放光彩,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同时,苏轼、苏辙两兄弟在政治上也拥有很高的地位。为什么苏轼兄弟会在文化与政治领域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呢?关键在于家庭教育。这首先归功于他们的父亲苏洵。苏洵虽然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大官,但他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苏洵对他这两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苏轼曾经在一首诗中记叙了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除了严格监督学业,苏洵对两个儿子的人生教育也很到位。他曾专门写了《名二子说》一文,从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名字说起,告诫他们做人的道理。父亲的言传身教,一方面使苏轼兄弟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学艺术教育,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他们不拘礼教、开拓进取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对苏轼兄弟的成长也至关重要。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之家,文化素养深厚,个性仁慈而果断。在《宋史·苏轼传》中就记载了程夫人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的故事,当时,十岁左右的苏轼听完故事后,激动地说:“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什么是人格教育?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潜移默化?什么是以身作则?苏轼的父母就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榜样。为什么苏轼一辈子疾恶如仇、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百折不回?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仰慕苏轼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人格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 苏轼在家里有严父慈母的教诲,在学习中有欧阳修这样的导师奖掖提携鼓励,到了工作岗位上,又有陈公弼这样严厉的长辈时时敲打他,这对于苏轼人格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苏轼一生著作甚丰,但只写过十篇传记,其中只有两篇涉及同时代人物,也属写陈公弼的这篇篇幅最长、写得最为详尽。可见他对作为长辈长官陈公弼的深深敬意。
欧阳修去世后,苏轼逐渐成为文坛与学界的领袖。这时,发生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而苏轼不赞成变法,他希望能够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改良,不能接受疾风暴雨式的革新变法。这引起革新派的不满,进而惹祸上身,此后三十年的人生命运都与这场政治风暴联在了一起。苏轼为了躲避是非,主动申请到外地做官,此后在地方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著名的西湖十景中“三潭印月”、“苏堤春晓”等就是他为政杭州,为拯救西湖主持建造的。历经千年风雨,如今依然美不胜收。此时的苏轼,因为眼界变开阔、思想也更深刻,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运而生。比如: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因思念弟弟苏辙,在中秋月夜写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我们带来了中秋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开创了中国古代词史中超旷清迈的词风。但作为保守派重要代表人物的苏轼此时却成了新党围攻的目标,遭遇了人生一大劫难——“乌台诗案”。最终,他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降职,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为解决吃饭问题,他在黄州城东门外申请了一块废弃的坡地,苏轼干脆就叫它“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亲自动手,开荒种地。黄州的苏轼,是个平凡的、养家糊口的劳动者,是个善于在劳动中寻找审美趣味的文人,也是个勇于在苦难中摆脱心灵枷锁的哲人。黄州的苏轼,在后代的眼中雅俗共赏,赢得了农夫与士大夫的共同赞许。正是在黄州,他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还有类似于现在的快餐“盖浇饭”的“东坡羹”。后来因为时局的动荡,政敌对待苏轼手段的狠毒,苏轼又被贬到更偏远荒凉的惠州和海南儋州,生存条件更加恶劣。苏轼当时由三品高官直降到九品芝麻官,以花甲之年远发海南,他突然了解,人生并非只能一味地往上爬升,只要自己愿意,暂停脚步,欣赏沿途风景,也无不可。人生往往如此,有时只需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便能从盲目荒谬的自我桎梏中摆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苏轼之所以既是大文学家,又是大思想家,正是因为他的思想从来没有因为生活本身的艰苦而趋于干涸。这种艰苦的生活反而给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驰骋天地的艺术想象力;是苦难的生活,让他的笔变得更为灵动、更加飞扬。苏轼又是大书法家,在黄州,他还写下了“天下第三大行书”《寒食帖》。康震说:事实上,苏东坡的知名度与魅力要远远大于苏子瞻。在大众眼里,东坡这个称呼具有更浓厚的草根意味,更为平易近人,也因此在民间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苏轼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健全、最融通,也最为后人所仰慕的一种人格模式,这种人格模式的成熟与实现,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充分发展、发达的结果。苏东坡的真实、坦率,对生活的热爱及面对种种困窘依旧保持的简单、乐观和精神的富足,已成为中国文化人气质品格精神追求的标尺和最高峰。
作者简介王雅彬,一名幼教工作者,爱好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