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阳济阴,引阴济阳,经络利用的最高境界
引阳济阴是指当阳经的经气局部过盛,而阴经的局部经气过弱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手法或药物,把阳经的经气引到阴经,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同样反过来,就是引阴济阳,临床上,引阳济阴比较多见,因为这很容易造成“脱阳”之证,操作不当,病人会死在当下。
下面我用二个案例来简单说明一下,因为我也没到十分精通的程度,只能是抛砖引玉,让大家对这个“阴阳平衡”的调节有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同时也是对我博文所发表的经络理论的实际注解。
我先说一个我昨天碰到的例子,是一个鼻咽癌晚期的病人,来的时候左侧视力基本为零,眼睛不能全闭,左侧脸部,头部疼痛,影响入眠,影像学检查有脑积水,颅底模糊阴影,已做过二个疗程的放疗,有多次的癫痫样抽搐反应。脉诊:右寸口脉基本按不到,只有重按贴骨时有微弱感应,让家属试按,完全找不到,左脉细数;符合癌症病人一般脉象;左人迎脉洪大,右细数。
这种情况出现,有点让我始料不及,找不到脉象在实际临床中,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还好,武当山道医祝华英教我的正反运和根溜出入让我印象深刻,癌症部位不可能短期有显著效果,但改善一下头部疼痛,把脉象重新找出来应该是不难的。我分析他现在是右阳脉上部实(上部交叉到对侧,成为左头部),导致阴脉在正运行时因上部压力过大无法正常流注(阴经正运行是指从足走腹,从胸走手,寸口脉为手太阴经所过的地方,为手太阴经所控制,现在了阴经无法完成这个正运行,当然相应的右寸口脉也就不能充盈,摸不到就再正常不过了。)
我采用的方法很简单,因太阳穴所在的地方基本上可以归类到是足阳明胃经所管辖,所以引这个太过充盈的上部之阳来济对应的表里经足太阴脾经即可,方法是取足阳明胃经“丰隆”以上的足太阴脾经穴位来“刺激”,可以用针、灸;我用的是穴位注射,我取了一个“阴陵泉”,一个“中脘”,注射后我并没有再摸寸口脉,当晚上我再次去看病人的时候,摸了他的右寸口脉,已可以明显摸到脉象,让没有经验的家属来摸,也可以摸到脉搏的跳动;如果不明正负运行之理,我不知道各位有何手段能精确调治这类脉象!当然,病人的自觉症状也减轻了很多,能在中午睡眠超过三个小时。
ont > 为什么要取穴丰隆对应的阴经以上穴位?这是由经气“出、入”的穴位决定的,《内经》根结篇做了说明,对于阳明胃经而言,出到太阴脾的穴位是“丰隆”,太阴脾入于阳阴胃的穴位是“公孙”,所以如果你要让阳经下行,只有二个方法,一个在低于公孙以下的穴位操作,让阳经下行进入阴经,一个是在高于丰隆以上的穴位操作,让阳经因阴经空虚而进入阴经,实际操作以后一种效果显著,前一种用于阴阳不平衡偏差不大的可以使用,但到“厥证”这类较严重的偏差时,就有可能来不及调正。
下一个例子是武当道医祝华英的医案,有助于各位加深对这种平衡阴阳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见患者不断呕逆,并声大气粗,口角出涎沫,额两旁太阳穴处青筋暴露,貌若怒颜,眼睛呆视,汗出如珠,小便自遗,舌质谈少苔,面色红赤。
按盛夏季节及红赤面色应得“洪脉”今诊候得左、右寸口动脉将绝,仅关、尺部微微脉波似有若无。诊候得左、右人迎的动脉盛大之象达到四倍,寸、关二部脉象特盛而尺部较其次之。
根据脉象,三阴经脉将绝却由足阳明胃经“越轨”而脱出。虽然诊察得足阳明胃经之经气盛不可遏,却不可用泻盛调治,应当急切拯救足三阴的机能运动以挽回欲绝之阳以固守脱越。故急用补针法取左右阴陵泉及三阴交,由于未备艾灸条,速燃香烟而输流温针,同时用手指按压两足的内庭穴,以导引阳面的经气下降而转入阴经。按引阳济阴为宗旨治疗20分钟后,患者的各症好转病退大半,并能握着我手致谢,复察患者两寸口的关,尺部脉波微增,但两寸部仍无脉;其左、右人迎的脉力虽减但还盛大博指。
停止治疗观察20分钟以后,其患者的病症复发如故,再诊察病者的阴、阳动脉又复原来脉象。
笔者寻思其三阴经不能正运而竭绝于内的根源,主要是在反运动时由足阳明胃经逆越上脱所致,决定第二次治疗,采用强烈的火灸法猛转阳明胃经以进入太阴脾经。仍遵引阳济阴以加强脾经为目的,(还是在阴经取穴)因无艾条取用棉布裹成约1cm条状醮麻油燃烧施灸。先灸右阴陵泉,后灸左阴陵泉,如此反复三遍,最后灸太仓(中脘穴)二遍。经用直接灸法强烈刺激治疗后约10分钟病愈。复察患者脉象,两脉口的寸、关、尺三部脉出;两人迎之盛大脉象亦平。后走访患者病未再发,但灸疮发炎历经月余才愈。”
各们朋友,你能否则从中得到启发,并正确利用经络正负运行机理来调平阴阳的偏差呢?因为我没有碰过需要引阴济阳的病人,相关的机理就不多阐发了,各位可以根据同样的原理,加以演化,即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