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献了1计,打了1场仗,却直接影响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堂上,舌战群儒,但是不知道到的,是其实蜀国还有一人也效仿诸葛亮的行为,帮助蜀国度过最危难的时期,此人还是诸葛亮的徒弟,他就是马谡。

马谡一门,共五位兄弟,分别是:马玄、马康、马津、马良、马谡。马谡年级最小,长大后就在马良的介绍下跟随诸葛亮学习,一直到大意失街亭。

马谡思维才俊其实有点异于常人,又跟随诸葛亮学习多年,早年间就已经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人了,在刘备攻打吴国的时候就有所体现,当时诸葛亮因为与刘备的意见不统一,刘备要去攻打孙权为关羽报仇,而孔明是心系天下,想的是先攻打魏国然后吴国不攻自破,所以出征吴国的时候,刘备就没有带着诸葛亮,派他留守成都。

没有了诸葛亮的刘备,就想到了他的学生马谡,因为这时候,比较聪明的马良是跟着关羽在守荆州,所以只能用一下马谡,刘备大军攻打吴国,到了夷陵地带后久战不下,马谡建议大军退出夷陵地区,到平原地区修整之后再战,但是刘备报仇心切,没听马谡之言,将大军驻扎在夷陵山上丛林中,导致被陆逊一把大火给烧了。

当时的马谡在干什么呢,在刘备部队驻扎的时候,他隐约觉得不合适,但是又没有发觉出来,便星夜将布防图,送到诸葛亮的面前,当时诸葛亮就知道此战,刘备必败,这里虽然马谡的才能还不能比肩诸葛亮但是他的能力已经开始凸显了。

公元223年刘备兵败之后病死于白帝城,并在临终前甩锅,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务必多加考察。说马谡没有实际的才华就知道“口嗨”,不能给重要的职位,意思也就是这次我带他来出征,没有打赢,说明他只是虚有其表,他还是不行,刘知兵真的是会甩锅。

等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先是平定了南方,后举全国之兵打算北伐,马谡此时为参军跟随诸葛亮一起出征,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失败了,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次北伐失败就与马谡有着莫大的关系,从成都到洛阳,路途遥远,军用物资,粮食军械的补充十分重要,街亭是重要的粮道。

蜀国228年诸葛亮派人守街亭,本来大家都希望是王平镇守,但是马谡想证明一下,刘备是错的,夷陵之战不想背锅。于是请命要求去镇守街亭,在众人的反对后,诸葛亮还是派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偏将去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此时我们能看出这时的诸葛已经过分的相信马谡。因为诸葛亮一直没有子嗣,马谡是他的学生,跟从诸葛亮多年,早已经将那马谡看作是自己儿子。

马谡来到街亭之后,首先驻军上就和王平产生了分歧,王平认为,驻军应该按照丞相的意思,驻扎在山脚下的水源边上,而马谡却认为应该驻扎在山上,视线广阔,易守难攻,王平这个时候极力反对,还惹怒了马谡,马谡认为王平看不起他,就偏要驻扎在山上,相持阶段,诸葛亮的一封快马加鞭的书信来了,要求按王平那样的方式驻军,看到这个的马谡认为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战,如果听了王平,日后将士们会认为他无能,于是不顾众人的反对,将大军驻扎在山上,魏国上将张郃率军前来攻打,看到蜀国驻军后。

便哈哈大笑,立即将山下的水源截断,将整座山包围了起来,经过数日,山上马谡的部队,发现水源被劫走,将士们已经饥渴难耐,根本无心应战,知道出事了。好在王平素日沉稳,以打鼓和呐喊造成声势,接着又带军频繁的冲锋,导致张郃以为有诸葛亮的部队增援,不敢进攻,马谡、王平才有时间逃回诸葛亮的大营。

回来之后,马谡就自缚双手,任凭诸葛亮的惩治,诸葛亮看到后多有不忍,但是军纪严明的他还是斩杀了马谡,从此之后诸葛亮更加小心谨慎,导致最后诸葛亮六出祁寸步未夺,而司马懿却因为这一战在魏国确立了威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