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大学中,专业院校与非专业院校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在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方面
编导专业艺术院校擅长于“术”而非专业大学的编导专业精于“道”。
一般来讲,编导专业院校的专业师资比较过硬,教学设备条件比较好,在教学上也比较注重对“术”的培养,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譬如摄影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四年里可能都是在学习画面构图和摄影机的使用,导演专业的学生都在学习视听语言的使用以及对于前辈大师作品的研究上精耕细作,但他们普遍对于那些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用处的“道”不感兴趣,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毕业后上手很快,但由于底子薄,往往后劲严重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编导知名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在2019年开始将文化课的考察作为重要测试内容进行前置,并且在传统的语数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文史哲选项。目的也是考虑到艺术类专业教学中“道”缺失的现实,从源头控制专业考生“道”之储备质量。
非专业大学的编导专业很多都是在相关院系,比如中文系、新闻系基础上开办起来的,开展教学的老师们可能有很好的文史哲功底,但多数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实践。很多导演专业教授没有导过戏,没有拍过片子,即使有过拍片实践也是短片作业之列,与工业化的影片制作实践相差甚远,教编剧的老师自己从来没有编写过投拍或合格的剧本,他们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文学或史学或哲学功底应付着四年的教学,对影视,不客气的讲,他们基本上是外行。这一类师资带出的学生坐而论道可以,真正动起手来就要弱许多,因此很多此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差。但由于他们的文史哲功底比较好,对道的理解可能会更透彻,只要有机会打破“术”的瓶颈,他们中的有些人将来可能会很优秀,艺术创作水准不逊色于专业院系毕业生,比如《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当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未被录取,而去了非专业大学海南大学学习,若干年一直坚持梦想,终于有所收获。但这一类大学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可能永远都进不了专业制作的圈子,以致于影视导演梦、编剧梦止步于毕业之时。
在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
从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来看,很多编导专业艺术院校原来都是部属院校,并与相关的行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提供就业及职业发展平台方面有着天然的绝对优势,这是非专业大学的编导院系所无法赶超比拼的。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与国家电视、电台及大型传媒机构,中央戏剧学院与国家剧院、戏剧界和影视界,北京电影学院与电影集团、电影制作公司及电影界等。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很多都已经为这些行业的专业创作精英、行业决策者及优秀管理者。他们在这个影视传媒行业里占据很大的优势,这毫无疑问会给后来者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从招生情况来看,编导专业院校的竞争远比非专业院校的竞争要激烈的多。尤其近几年国家出台政策开始有计划的逐步提升艺术考试中文化课成绩的占比,并且积极推行非专业类大学的编导专业都实行统考或联考制度,这类大学的校考也慢慢消失。从2021年编导艺考的招生情况看,仅有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上海大学(导演)等几所非专业综合大学的编导专业举行校考。那么,上述趋势直接导致有传媒梦想、有影视理想,立志成为导演、编剧的同学都集中去报考本来就为数不多且竞争激烈的专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2021年共招生604人,总报考人数达52690人次,报录比约87:1;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招生共854人,4万余名考生报考,报录比约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