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岸金融中心或将横空出世,上海瑟瑟发抖……
结合文内观点留言讨论。智谷君将综合留言质量,抽取3位参与读者,各送出一本《一生的旅程》。2.0 版本迪士尼帝国的缔造者艾格,真诚讲述自己 45 年的逆袭职业生涯,比尔·盖茨 6 年来推荐的唯一一本商业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NO.1!
◎作者 | 道二
大消息。
前几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拟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这标志着浦东的地方立法权向上提升了一个大台阶。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未来浦东新区在金融创新、服务贸易、口岸便利、人员流动等方面势必会迈出更高水平的开放。
很多人说,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又近了一步,深圳恐怕要落后了。
在我看来,上海的对手其实另有其人。
曾经的天涯海角——海南,才是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中心舞台。
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在海南岛全岛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贸港,海南拥有上海和深圳都没有的优势,相当于自己独占了一个新的赛道。
打败谷歌的,永远不会是下一个谷歌。海南未来的想象空间极大。
为什么是海南?
海南摩拳擦掌的样子,宛若40年前的深圳,30年前的浦东。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它身上见证新的历史。
眼下中国到了推进更深层次开放的前夕,需要更大力度的制度创新,比如金融开放。
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这两年的负面清单,禁止外资进入的工业范围是越来越窄,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条款。但对金融开放的步伐,上海以及中央则相当谨慎。
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发端于资本账户过早开放的泰国,给索罗斯狙击泰铢创造了条件。当时热钱大进大出,摧毁了泰国的经济。
韩国、新加坡、俄罗斯跟着沦陷。唯有中国内陆独善其身。
为什么?
是因为我们强大到有免疫力吗?不。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能避免这场危机烧到自己身上,是因为我们当时的金融还不够发达,还不够自由化,有防火墙跟外界隔离。
亚洲金融风暴的教训,让所有后发国家都深刻明白一个道理,在本币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之前,绝对不能过早的完全开放金融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上海会推出沪港通沪伦通,设立FT账户等过渡性措施等原因所在。
上海太重要了。这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大盘,绝对不能冒险。
所以,它很难去承接本外币自由兑换、货币自由进出这类高风险试验。很难一下子就打开大门,做到香港、伦敦那样的金融开放程度。
反倒是海南有这个探索的空间。
海南的经济和人口体量都不大,加之是独立的地理单元,任何实验的影响都是可控的,束缚更少,可以更大胆地承担国家使命。
很多金融领域的先行先试,可能就会由海南来突破。2025年之前全岛封关运作,正是海南深入禁区的前兆。
为什么是三亚?
三亚是海南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2020年,海南确定11个重点园区作为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其中的三亚中央商务区非常特殊。
不同于其他重点园区的高端制造、国际医疗、港口贸易,三亚中央商务区聚焦于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新型产业,金融色彩甚为浓厚。
这个地方,将成为海南建成亚太金融高地的桥头堡。
三亚中央商务区规划
它具有很多地方都梦寐以求的优势。
第一,三亚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很多人把阳光sunshine、沙滩sand、海水sea视为旅游胜地的最高境界。这样的3S在三亚俯仰皆是。
可别小看颜值的力量,旅游资源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同样非常重要。不信,你看:
这是开曼群岛。
这是迪拜。
美国的佛罗里达以及中东的迪拜,都把颜值这根杠杆用到了极致,以旅游促招商、会展、贸易,最后满盘皆活,整个现代服务业的上下游都起来了。
金融从业者的追求可不止于摩天大楼的繁华。美国大片中,经常出现华尔街精英乘私人飞机去海岛度假的情节。
这些地方把度假胜地和金融中心融为一体,同时满足金融从业者工作、生活购物、休闲度假等一揽子需求。
依靠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三亚中央商务区同样可以虹吸国际化的人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物流,进而托起金融产业的发展。
三亚中央商务区效果图
第二,三亚极具发展离岸金融(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的潜质。
纵观全球,离岸金融中心大多是岛屿或“飞地”。一方面与大陆国家在地理上有隔离,另一方面又都与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较近。
如今最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几乎全在岛上,如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巴拿马、百慕大、新加坡等。
不过很多人对离岸有误会,容易望文生义,以为离岸就是绝对放任。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却认定:对金融机构保持严格高标准的监管,与创建更加具有活力、创新机制的金融体系并不矛盾,稳健的金融系统可以为金融自由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于是乎,尽管新加坡开放资本项目,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离岸金融业务创新,但对新元一直实行严格管制。最终新加坡如愿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东南亚的离岸金融岛。
再看日本。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呼唤一个与之适应的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
1984年,大藏省开启日元国际化进程。但与国际通行做法不同,日本选择了东京作为离岸金融中心。
为提高离岸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日本实行自由利率、存款免征利息所得税、存款不受利息管理和存款保险制度的约束、不缴存款准备金、减免法人税和地方税等。
更重要的是,虽然都在东京,日本采取境内外市场分离的方式,在在岸和离岸业务之间筑起一道隔离墙。所以不得不说,稳定真的很重要。
纽约的经验已经表明,大国经济中心应优先侧重在岸金融业务。因此,我们大胆地提出猜想,海南三亚比之上海,或许更适合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它完全可以效仿东京和新加坡,监管与创新并举,走出自己的特色。
这不仅是三亚一座城市的事,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
三亚未来大猜想
三亚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将作为自贸港先行先试的“孵化器”和“压力测试平台”,率先探索金融开放,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
顶层设计之下,三亚有更多美好的未来,或将成为全球最具有经济活力的海岸线。
首先,三亚未来将会是全国罕见的信息高地。
海南目前正在建设国际海底光缆及登陆点,设立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并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而三亚中央商务区非常有望成为其中的重要节点。
信息自由化基本上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标配。大家看香港就知道了,为什么至今仍有大量海外资本要借道香港进入内陆,让香港一跃成为全球资本的中转地。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它的法治环境,以及没有信息壁垒。
只有让数据信息自由流动起来,才能提高企业跨境贸易和金融服务的处理效率。三亚中央商务区一旦对标香港无缝接入全球互联网,对于金融要素的集聚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次,政策红利之下,三亚会大力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各类投资基金,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我们也并不排除——海南证券交易所或三亚证券交易所或将成为现实。
上交所定位主板和科创板,深交所定位主板和创业板,但有价证券存在空白。如果海交所或三交所能做大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甚至补齐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这块短板,将形成与上海、深圳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中国从商品输出大国转为资本输出大国。
中央之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等交易场所。加快发展结算中心。”
既然是探路者,除了证券市场,其它要素市场三亚也会兼顾,最终形成多层次金融格局。
APEC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90%的能源需求增长来自亚洲地区,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将向东半球逐渐转移。并且,随着碳中和的深入推进,能源及相关的市场化交易服务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三亚可谓生逢其时。
航运被业内形容为“流动的国土”,它跟金融往往相伴而生。因为航运交易能汇聚上下游航运产业和金融资本,通过金融与实体的结合掌握定价权,最终影响全球航运定价体系。
每一项金融市场的要素,犹如一片片拼图,组合在一起,最后拼出三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蓝图。
第三,三亚未来是世界级税收洼地。
入驻三亚中央商务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全国最具诱惑力的税收优惠,其企业所得税只有15%,比其他地方少了整整十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则按照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跟香港和新加坡相比,三亚具有非常强悍的国际竞争力。
之前横琴从中央那里争取到了一个政策,就是高新技术类、医药卫生类、科教研发类、文化创意类、商贸服务类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在横琴注册和经营只要符合条件,企业所得税会从25%变成15%,直接少征10%。
于是横琴的商业主体数量增长特别快,很多人跑到那里注册公司。2009年的时候,横琴新区的金融业只有1家农信社分社。发展到今天,横琴共有金融和类金融企业6790家,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款、私募基金、货币兑换、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
三亚的政策礼包比横琴更优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优惠范围会越来越大。因为五年内享受优惠的必须是鼓励类的,比如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等。但是十五年之后,只要不是负面清单里头的、属于限制投资发展的行业,都可以获得所得税优惠。
现代服务业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增长是非常惊人的。举个例子,一个企业要IPO,就是券商牵头带着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去弄,组成一个班子,可能就十几个人,干几个月,然后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假设是20个亿,这个团队的承销保荐费按8%去算的话,也收了一两个亿,比很多工厂辛苦干一年的利润还要高。
未来三亚不仅将吸引全球资本涌入,成为发展金融业的利器。更会吸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增加三亚现代服务业的厚度。
截至今年5月底,三亚中央商务区新增入园企业12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4家,中国500强企业8家,上市公司23家(总部1家)。现已有33个总部经济项目入驻三亚中央商务区,其中23个已开工建设。
我们不难想象,未来三亚中央商务区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各种大企业分布其间的场景。这样的产业聚集,对中央商务区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CBD地标一锤定音
正如华尔街之于纽约、金融城之于伦敦、中环之于香港、陆家嘴之于上海一样,未来三亚中央商务区定会成为磁场效应的空间承载,加快全球各类金融要素向海南集中。
三亚这张城市名片中,就有一个地标格外惹眼——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
在业界,世茂素以打造地标见长,很多城市的地标都出自世茂的手笔: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被誉为“中国第一双子塔”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世界十大旋转地标之一的深圳前海世茂大厦、大湾区约120万㎡湾海不夜城世茂港珠澳口岸城等。
经过30余载发展稳居全国TOP8房企之列,世茂集团已拥有3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5897亿,覆盖全国100+城市超460个臻品项目,全国布局近30座超200米天际线建筑物。
如今,世茂再次紧跟国家战略,为三亚中央商务区这片热土注入了地标的基因。
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特邀国际知名建筑设计院伍兹贝格执笔,充分考量了中环、新加坡滨海湾区、伦敦城等世界总部集群地,以国际著名金融中心为蓝本,总投资超50亿,总占地5.77万㎡,总建面29.38万㎡。
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建筑设计过程效果图
打造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世茂展现出一家品牌房企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开发经验。除了集合国际金融蓝本、四大金融总部、都芯有机商务为一体,世茂也充分考虑了全景生态美学,让地标生态、有机。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一座从外到内焕然一新的CBD地标。
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实景图
CBD就是水泥森林的窠臼被打破了,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更加高明,体现出更好的生态适应性。
放眼望去,这个项目周围商圈也日渐成熟,世茂于去年11月拿下的商业地产项目,体量及规模都比较大,囊括BLOCK商业街区、商业办公、商业SOHO及自持写字楼,项目类型非常多元化。
目前仅有限量商办物业对外出售:建面约100-300㎡的自贸港CBD烫金臻藏商务办公,48-274㎡临街裙楼商铺 。这可以理解为是给了全球资本一个成为世茂合伙人的机会,同世茂一起见证超级项目所创造的中国下一个二十年的财富奇迹。
在世茂的逻辑中,CBD不再只是一个单纯创造GDP和金融影响力的空间,更是一个为人们营造美好生活体验的场域。
如此体验感的重塑,将在三亚中央商务区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为三亚乃至海南提供一个商务/金融/旅居/生态一体化的空间范本,改变三亚未来的商办格局又有何不可,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必将为商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绝对不要小看了建筑的意义。
如果你还记得悉尼歌剧院、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迪拜哈里发塔对城市命运的改变。就没理由不相信,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为这座城市所埋下的铺垫。
过去CBD多为“以产带人”,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更像“以人促产”。简单顺序调换背后,是商业和城市发展理念的变革。
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建筑设计过程效果图
未来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将在商业赋能的基础上,缔造商务区高端生活方式,吸引更多访客涌入。用网红经济的话说,这是巨大的流量入口。
流量不仅可以促进上下游产业的繁荣,人才的聚集,更能带来最前沿趋势的蓬勃,最终引起空间的质变。
伟大的建筑,伟大的城市,从来都是相互成就。寻找确定性、保持想象力。未来十年,对海南对三亚来说是最关键的十年,也是最具有想象空间的十年。期待三亚迎来高光时刻,那时,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将备受仰望。未来还有更璀璨的蓝图,等待世茂和三亚携手书写。
自贸机遇风起云涌之际
谁将重构全球金融版图?
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地标?
2021年6月24日
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发布会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
带你一起猜想三亚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