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好坏“模因”
可能有的朋友对模因这个概念有点陌生,模是模型的模,因是基因的因。模因的概念粗糙一点理解就是能打包传承或传播的文化基因。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是在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的著作《机器人叛乱》里,他认为模因会和我们的基因一样,都是底层架构系统,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比如,开放性思维、积极乐观的态度、善于合作的精神等等是属于有利于我们长远利益的好模因,另外像狭隘、嫉妒、消极悲观等等都属于能影响人的理性思维的坏模因。
当然,有更多的模因不会这么黑白分明,我们要有些分辨的原则才好。对此,斯坦诺维奇给出了一些忠告,大致整理如下:
第一、拒绝那些有可能诱使我们做出伤害身体之行为的模因。比如:吸烟、喝酒、嗑药等等。
第二、如果和信念有关,尽量遵循那些能促使自己更多的行动、探索等接近真相之行为的模因。比如:科学就是帮助我们不断发现真相的好办法,如果一件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一种是极生动诱人的神秘主义,另一种是枯燥乏味但有着科学证据的结论,那么无疑后者更接近好模因。
第三、如果和欲望有关,要小心能控制你的模因。比如:游戏、情色等等极具感官刺激,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都要引起警惕,因为一旦让欲望和情绪占据了心智,那么理性就很难发挥作用,因为理性才是我们最有效的趋近长期目标的手段。所以,反理性的大都是坏模因。
第四、小心那些抵制评估的模因。比如:传销、迷信、神秘主义、阴谋论等等都不喜欢被评估、论证,只要你相信就好,然而越是如此,就越可能是有毒的坏模因。
的确,模因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能像基因一样,在心智的底层,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因而区分好、坏模因,是我们找回理性的重要一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