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守和通灵
宁静喜悦手机拍摄于锡惠公园
继续跌跌撞撞地看梁漱溟先生书《人心与人生》第六章“计划性”。这章的内容很多,一行一行慢吞吞的看下来,有些地方全然看不懂,囫囵吞枣不能消化,尤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但有些内容阅读之后,令人振奋,关于人性关于自己又有些拓展,每每有收获,便会减少一些困惑,心中多一些安静和充实。
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我大致明白了人的“计划性”是人心的基本特征,直接来讲,计划性是我们人类天生的,虽说是天生的,但有赖于知识,而知识却不是天生的。知识来自于哪里?必行而后知,知皆从行来,人类的知识皆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而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但如果心不够静,那么这颗心就会缺乏自觉,自觉和心静是分不开的,自觉之所在即心之所在,静才能在,静定生慧。
在文中看到关于“自觉”,才知何谓“自觉”,探究自己一路走来缺乏自觉的根源,深知梁先生说的是对的。这个词是我们家长老师惯用的,时常用来批评孩子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自觉,我们只学会了用来批评孩子或他人,却不懂“自觉”二字背后的秘密,成了浮于表面的说教,成了伤害他人的毒药。
孩子的心被各种影响,比如父母不和,比如害怕挨骂等等,那颗心在看不见的地方被各种情绪担忧困扰,无法安静,在这样的状况下怎可能产生自觉呢?
心神不宁,有所牵引于外,自觉即失。要让孩子自觉,需有一双慧眼看见那颗心不安在哪?为何在波动?只有解决了这些根子上的问题,才有可能唤醒孩子的自觉。
孩子是如此,大人也是如此,众人皆如此。人与人之间是同时平等又同时不平等的,关于“自觉”却是众生平等的。
要说明白计划性是一定要聊聊本能和理智这两个来自心理学的词语,我也在梁先生的书中对此有了新的认知,原本对这两个词的概念是模模糊糊的,道不清说不明。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评判时会用到这两个词,我们会说凭本能行事,也会说这人很理智或太理智了等等。现在真正理解了这两个词后,也更明白随意对他人的评判是多么肤浅的行为。
本能活动紧接于生理机能,十分靠近身体,是即知即行,知行合一,不分不隔,即偏于动;理智活动较远于身体,只主要关系到大脑而已,是知行之间有间隔,偏重于行前之知,间隔越遥远的,越不容易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往往成了为求知而求知。
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了求知而求知,鲜少有老师教学生将知识整合到生命中,鲜少有人将知和行之间的距离有意识的缩小。
知行的间隔自有某种程度的冷静在,因而那个极为珍贵的心静是从动中发展出来的,非静以观物,知识无由得成。
有些绕,所以这个章节看时得注意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梁先生言:“不有经验,何有知识?不有记忆,何有经验?不有自觉,何有记忆?如是,如是。”
梁先生在文中坦言:“人们生活上所常常有的那种事情,我们都不可能说为无意识的动作,而实际上其言动之间的自觉固又极其不足也。”翻译成大白话讲,我们自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识的,其实不然,绝大多数都是被无意识控制的,也有此可见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你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无意识,然后带着自觉穿越无意识,才有可能看见那个真正的自己。
生命本性要通不要隔,“生命托于机体以为中心而联通于一切,既有其局守之一面,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其通灵之一面。通是正面,局是其负面。然局守之一面世俗易见,其另一面通灵之无所限也,多为世俗所忽焉。”梁先生此言令我深有体会和感悟。
人生是主动争取的,愿你我能主动争取生命的通灵,从局向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