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旗下三家企业退税百万!别的餐企咋享受?
营改增后的又一次修补和完善
营业税在我国一直占据主流,且与增值税并轨运行多年。
一般而言,营业税以营业收入按某一比例进行税收,整体税率较低。但是存在税负向下游转移的风险,商品每经一道流通环节就要纳一次税,税上加税。这也就造成重复征税问题,而这也正是营业税的明显弊病。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也曾分析称,营业税本身也容易导致企业将供应、销售等环节全部内化,以减少重复征税。这本质上更加不利于社会分工协作,甚至严重制约了我国二、三产业的发展。在更大的社会形势下,营改增更利于减少各级生产税务,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发展。
1954年,法国率先开征增值税,并成功取代了营业税,这一税种通过销项税与进项税抵扣机制,让纳税人只需为产品的增值部分纳税,这成功解决了营业税中重复征税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
1979年,中国引入增值税,最初在上海、柳州2个城市对机器机械等5类货物试点,1984年扩大至全国,范围也扩大至12类货物,1994年,增值税扩大到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但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仍征收营业税。
2009年,中国全面实施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将机器设备纳入抵扣范围,这适应了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需求,有利于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但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局面,越来越不适应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营改增的改革也就随着开始。改革后的增值税作为当下第一大同时也是最主要税种,占据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而随着增值税的推广运行,又出现另一个普遍性问题,餐饮企业税率倒挂,进项税额长期留抵变为普遍现象。留抵税额形成长期被占用的资金,增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因而,留抵退税政策又成为一剂“改革良药”。
更好的税务营商环境
疫情之后,一边是个体工商销售业绩的断崖式下滑,另一边则是经济复苏不断攀升的开店成本压力……企业减税降负、共渡难关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其中,半数以上餐饮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41.9%。与此同时,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数据同样显示,截至3月底,餐饮业复工复产率已达到77.84%,但这中间有93.63%的企业营业额不足去年同期的50%。发展至今年五一期间,餐饮行业营业额平均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6.86%,北京为50.9%。
即便复工复产后,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依旧面临巨大压力。此前,禧云国际董事长刘延云就曾谏言献策,提出推动增值税存量进项留抵退税政策落地。
西少爷创始人孟兵对内参坦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个好政策,精准有力,对企业实际帮助很大。”举例而言,餐饮企业提供餐饮服务,增值税是6%,但是上游采购的进项税率是13%。假定企业实际经营毛利率50%,实现100万元的净收入,销项税是6万元,进项税是50*13%=6.5万元,这已经产生了增值税的留抵0.5万。
除此以外,企业的日常费用和资产支持,也可以抵扣进项税。这就导致留抵越来越多,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支出,增值税作为流转税,留给企业税收筹划的空间比较小,而留抵退税,精准地解决了这一普遍性、行业性问题。
西贝也是如此,自政策运行以来,按60%*专票占比的退还比例,西贝北京平谷区仅三家企业就退税100多万元。即便是位于上海的景区餐厅古猗园,在今年疫情严重的1月份,也收到单笔4.9万的退税。这对疫情中的古猗园餐厅而言,无疑就是雪中送炭。古猗园从1月25日开始停工,直到3月15日才复工。仅开店成本这一项,就高达100万元,资金压力极度紧张。
但值得注意的是,39号文件中规定,退税需满足“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针对这一细节,劳达税务创始合伙人仲佳青分析到:“三部委制定这一准入门槛,更多还是由实操监管的复杂性出发,尽管没有覆盖全部企业,但还是涵盖了留抵负担较重的企业。”
在政策出台以前,依旧存在大量经营不善、处于歇业状态但未注销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存在大量留抵税额。税收优惠出台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企业发展,让企业未来可以创造更多的税收。如果对存量部分一并退税,会导致一些已经歇业企业也具备申请退税的资格,这显然不符合政策初衷。针对增量部分退税,可以保证政策施行后,只有处于经营状态的企业才能享受到该政策。
仲佳青继续补充解释道,退税门槛如果设置偏低,一方面政策容易被恶意利用,比如通过关联企业虚开、延后收入结转等违法方式达到退税目的。另一方面,门槛过低导致大量的企业申请退税,也会大大增加行政成本,因此需要权衡利弊。
简言之,三部委关于准入门槛的制定,其实更多源自现实,对增值税增量部分进行退税既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存量部分的真实性也不容易复查和追溯。
中小微企业如何享受政策红利
"留抵退税"政策推行中,依旧存在各类问题。50万留抵税额这一门槛就是其中之一。
倘若要达到50万留抵税额,按13%的税率来算,在不考虑销售的情况下,就需要采购约435万的货物。这对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既达不到,也不现实。
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问题,最需要现金支持的往往是中小微企业。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来说,除非进行大额采购,不然产生留抵退税的情况会非常少。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除了留抵退税,国家还给予了很多其他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利用好这些政策,也可以帮助企业节税。例如,根据《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的相关规定,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除利用好常规优惠政策,在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选择上,也需要做好筹划。”仲佳青建议到。
上游供应商是否可以开具专票,下游客户是否需要专票,以及进销项税额之比等因素。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可能大量的采购会通过个人、小商贩等渠道,会导致无法取得专票,此时也会加重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建议企业可以调整自己的采购渠道,尽量获取专票用于抵扣。
相比政策申请时间从6个月变为3个月的个性诉求,大多数企业更希望这一政策能尽快结束试行,成为一项长期性政策。这样,不仅解决了被长期占用的资金问题,同时也缓解了经营中的现金流动难题。随着营商环境和税制体系的愈加完善,我国餐饮企业未来必将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