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第三讲

广告

诗词格律与写作

作者:贺严,解文超 编著

当当
广告

王力谈诗词格律

作者:王力 凤凰含章 出品

当当

五绝创作(二)


第二讲我们开始学习五绝的创作,这一讲从章法布局上,继续学习。 

一、五绝的章法

写作五绝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否则就会杂乱无章,这个结构俗称章法。对于五绝和其它诗体来说,都有一个起承转合,也有的称为起承转结。起承转合之法,清代初期金圣叹先生曾借明代的八股文的结构来系统分析诗的结构的。他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把起承转合(结)之法运用到分析律诗的结构上,一直沿用到现在。

前人经验,“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元.杨载《诗法家数》)

五绝篇幅短小,开端一般不能迂回曲折,或随意铺排,而应直入本题,从靠近诗的主旨着笔,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平平道来,从容承接。写作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因题因人而异。诗的开端也有“如爆竹骤响”,突然而起的。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开始不仅楼的位置、形状等未写,连登楼也只放在末句最后才点出,“起”更简捷,直写所见景色,“白日依山尽”。

一般说来,五绝的写作,后两句比前两句更重要,第三句尤其重要。“七绝(五绝略同)用意宜在第三句,第四句只作推宕,或作指点,则神韵自出。”“第三句是转舵处。”(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舵转好了,方向对了,船便顺流而下,胜利地到达终点。
   今人丁芒把写绝句比作打排球:球(题目)发过来了,首先是一二句作为一传手接球,接传球要到位,要能为二传手创造条件。第三句就起着二传手的作用,有正、反(设问)各种手法,对诗主旨的点明,起着拉出、铺垫、反激的作用。到第四句,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地步,正如球在网前被二传手高高地巧妙地托起,攻击手可以其突兀、机巧、沉重,把球打死,“一锤定音,主题点明,胜负自分。”(《当代诗词学》)
   “转”,要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转出新路,拓出新意、深意。通常是转的弯子较大,角度越新,既出人意外又在人意中,诗就越能动人。

     再回头看《登鹳雀楼》来说,前两句写东西方上下、远近所见的雄浑苍茫景色,画面广阔,还有未见到的遥远渺茫的大海,
第三句“欲穷千里目”开始,转入自己的思想意愿和后续行动,向读者展示更大的视野,将诗思推向更高地境界。第三句的转,既是承上,又是启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句的“转”,为了起拉出、铺垫、反激、强调等作用,我们如果多读古人的五绝可以看出来前人常用“不”、“莫”、“独”、“更”、“如”、“若”、“何”、“谁”、“纵”、“欲”、“愿”、“今”、“只今”、“昔”等字,以转出新意。

第四句“结”,往往是诗的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结句应如撞钟,馀音袅袅。结句要“语绝而意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句是承接第三句,又或隐或露地照应前边一、二句。

  绝句结尾一般有三种情况:
(1)以理结。纯粹以理结束不易动人,多半是伴随抒情、议论,寓理于事。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
(2)以情结。由景及情,或是情的深化。
如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3)以景结。结得好,能有神韵。
如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醉月有一种“秘招”,大家学过数学几何看图证明题,我那时常常从证明的题反推法。现在我们在学习写五绝时也可用反推法,比如:先由触动灵感,得某句开始,此句往往即是所谓的“诗眼”。一般要安排在尾句之上。再通过尾句,求得第三句。最后对前二句进行铺设,使之为后一句服务。就这样五绝也好,七绝也罢,成功了。
所谓的“诗眼”如果安排在首句,则会造成头重脚轻,架构不稳。
张炎《词源》云:“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字一句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论虽是词之小令,同样也适用于绝句。绝句单一营句的这一特点不同于律诗,律诗或得一句,或得一联,要根据具体需要安排其位置。五绝章法,书本上多以起承转合开始讲起,而又与上文经营尾句之说似乎矛盾,实则不然,得了尾句,同样也须谋求起句。

二、五绝起承转合的分析
   所谓起、承、转、合之说,以五言绝句诗论,一般说来是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其法各有不同,现分述如下:
   1、起句
   起者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最理想的起句要响亮、突兀、高绝,可是于绝句而言,一般情况下难以办到。绝句求其自然即可。起,又分明起、暗起、陪起、反起等等,试举例说明如下: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如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起句直接入笔“音书绝”,可谓下笔擒题。此法最便于初学。
  (2)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如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如唐·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能得几回过?

  (4)反起。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如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其他还有引起(与陪起相类)、兴起(由眼前物况,引出不大相关的主题)等,不再一一赘述。
   2、承句
   承,即是承接。承的方式也很多。有总接、明顺、暗接等等。无论那种方法,都须依据诗的景路、理路、情路接续下来,使上下文连接严密紧凑。承接应注意与题目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不可松泛,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古人曾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此即承接之要领也。
如唐·贾岛:
野坐分苔石,山行绕菊丛。
云衣惹不破,秋色望来空。

   起承二句,一般是一体的,即二句往往可以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
   3、转句
   绝句的转句一般是第三句,转句在一首绝句中占极重要之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思路上的转换,即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等等。转句是诗的着力点,是为尾句的蓄势。转不仅使诗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情感和主旨,故历代诗人对于转,无不费煞心思,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刘熙载《艺概》云:“妙在衬跌”,正是对转作用的诠释。转法之技巧略述于后:
  (1)推进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
 如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因为时间忙没找到恰当的诗例,用七绝诗例代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于起、承二句正写湖上晴雨,第三句即从“西湖”进一层着笔,转到“西子”的比喻上来,奇而不突,以发对美景的感叹,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再如刘庆霖《题张家界天子山》:
手握金鞭立晚风,一声号令动山容。
如今我是石天子,统领湘中百万峰。
   前二句写天子山执鞭(金鞭为水名)令山之态,第三句由“天子”进一步写入,转到“我”上来了,为神采之尾句拉满弓弦。
   这种转法,转句也常使用最是、更有、偏是等强调性词语。
  (2)退让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来说。
如《南行别弟》唐·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转句“不知”二字是一种假设。既能呼应上文,又能照顾下句,此退一步转法也。
   转句也有用假设的。在一二句与尾句之间形成转折。
   此种转法往往使用但使、倘若、谁将、我欲、但期、欲教、纵然、纵教等比较模糊性词语。
   (3)反意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春雪》唐·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 4)忽字转法。用“忽”字或与忽相类的转折词,做为转的连介词。
如唐·刘禹锡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以一“忽”字,形成了转折。

   (5)逆挽转法。逆挽不限于第三句,绝句各句根据需要适时而用。
如: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化不合理为合理,令坏句起死回生。逆挽之法也适用时间上、空间的顺序逆排,是一种造境方法,非关章法,故不述。
   4、结句
   结句又称落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作一总结以为收束也。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结句而言。杨载之《诗法家数》亦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说诗晬话》又云:“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就本位收住”。所谓收束,即是点题作结。放开一步,即是题外作结。亦是作结的二大类。
(1)、点题作结。

如《秋日湖上》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沉浮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2)由题外作结。这种结,由诗题宕开、引伸、外延,但不应离题范围过远,仍要与题意相合。此种结,较之点题结更为含蓄。
如唐·崔莺莺: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明·谢榛:
春草青犹短,牵愁尔许长。
天涯白首客,独立几斜阳。

 5、几种结句技巧
   (1)以景托情。
 沈义父《乐府指迷》云:“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情最好。”说明了以景作结,产生的余韵较长。如望湖亭唐·郑谷:“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

   (2)直抒胸意。直吐情感,多用于豪放慷慨之作。
 如《南浦别》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3)置问猜想。以问达意、以猜传情,情感欲吐不吐,表达情感婉曲,引人遐思。
   先说置问,诗中运用设问、反问、问而不答、有问有答、答非所问等例子很多。

如唐·许敬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九日唐·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再说猜想。作者的创作已经是猜测了,又要引导读者去猜测。
  唐·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前三句较平,结句一个大胆猜想,使全诗顿时生色。
   这类型的结,往往用上“想是、料是、料得、疑是、可能、猜作、或可”等猜测、不肯定的字眼。  

   (4)宕出远神。就是常说的“宕开一笔”,以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结句就前句之势,进一层描写。表达上更深更远。
再如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结句一般须与第三句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得最好。结句常法还有抒情作结,反语作结、劝慰作结、警策作结、引理作结、悬念作结等等。与诗一样,结亦无定法,概因题材、思想、语势、韵味之不同而结异。沈德潜云:“就上文体势行之”是之谓也。

 三、章法的灵活变通
应该承认,“起承转合”这种对于诗文章法的总结确实能概括出许多文章和诗词结构的特点或者说创作经验,所以,作为经验之一,甚至是重要的“之一”,是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但是起承转合并非金科玉律,把它程式化了,已经不可取。如果进一步地把它经典化,乃至神圣化了,那就不仅不可取,至少是迂腐。如果程式化了,绝对化了,乃至法制化了,就成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极大障碍,所以,五绝的章法,绝非起承转合、开合顿锉等几个条框可以概括了的。如对句双起,对句作结,四张联屏,句句转入等等,各色各样。其实,这种从元朝开始总结而盛行于明清八股科举考试时期、深受八股文影响的关于诗词章法的理论,只是概括了唐宋时期一部分诗词的特点,大量的甚至更多的唐宋优秀诗词并非都是如此。它们的作者依然像先秦风、骚以及汉以来的乐府作者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依然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根本就没有想到起句应该怎么“突兀”,中间应该怎么“承转”,“结句”又应该怎么“有力”,但他们的作品千百年来依然是公认的名篇。

比如:
1、祖咏《终南望积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起、承、承、承合。
2、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起、承、承、承合。
3、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第一二句并列,都是起句,第三句承,第四句合。
4、权德舆《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首句“起”,第二句不是“承”而是“转”,三四句“承合”
5、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起(双起)、转、结

由此看出五言律绝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别于律诗。

近代刘永济说:盖大匠诲人以规矩,不能诲人以巧也。作诗还要善于用心体味,独出心裁,另辟新径才能写出更高更好的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