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村(二)
本文作者:贾来全
上期链接:得胜村(一)
土卜滥房圐圙40亩方方正正的黑土地再现了一户一牛一耕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而生活的历练何止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周高高的地堰,是坚守的卫士,风里雨里见沧桑;中间宽宽的水渠,旱能灌溉,涝能排水,星月相随伴苦心。独门独户的三间土板房院落终将倒塌,残壁断垣诉说着往日的心酸。根基里长出了马莲,嫩嗖嗖的叶条托着绚烂的花朵,单调的石子也为它增添了情趣。生命在不协调的环境中绽放色彩,这一条条一朵朵值得采撷,生活的韵律就是自然的生命力。
休息间,灰头灰脸的男女老少依偎着断墙,或磨着镰刀,或逗趣说笑,似乎是主人的热情款待使他们更见风姿。小孩子用马莲条拧成绳子,系上瓶子,从一丈多深的小口井里打出水争抢着,跑着追着,溅得一身一脸,竟喝出了多年废弃的甘甜。这田舍农家的风韵被激活,躬耕的背影与轻轻的呼唤将垄亩和家紧紧相拥,劳作与休息没有休止符的节奏萦绕,妇唱夫随,活画出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生活的原生态再现了生存的艰辛。
逃荒逃难,家搬了一次又一次,路走了一程又一程,前路漫漫,归宿茫茫,回头泪空流,转身尘蒙面,村民们挑着担子,背着篓子,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怎能逃掉走西口的恓惶?自然灾害,饥饿疾病缠身;兵荒马乱,盗匪路霸横行。走得提心吊胆,饿得掏心裂肺,相对无语唯有默默承受,相伴无力只好静静以待。路在脚下延伸,茧在延伸中增厚,穷汉子的傲骨就这样练就。陌路识知己,同病更相怜,天无绝人路,我自堪力田。他们最终落脚于得胜村,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三十多户的小村庄形成了大格局。
建国初,得胜村属陶林县纳令乡管辖。五三年村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投入到由单干过度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热潮中。合作化时,得胜管区(得胜星火社)设立于得胜村。1950年得胜小学建校于得胜村,五六年扩建规模,六七年成立了两个初中班,并更名为得胜学校。六九年又成立了医学班,得胜学校是一所实质性的综合学校。大跃进时,得胜供销合作社在得胜村挂牌成立并营业。六十至七十年代初期,得胜村是得胜公社的驻地。其间得胜公社医院、得胜公社兽医站、配种站、得胜作坊也设置在得胜村。一条东西街道将单位和住户分开,单位在街道南,住户在街道北,布局两街相通,风貌俗中见雅。这其地其名均来自得胜,得胜村成了全公社文化的集结地和日常交流的中心。
环境是情感积淀的基础,认识在磨练中加深,所经历的不能不说是环境对情感、认识的熏陶和深化。尤其是那些理还乱剪不断的缠绵。星火社用红板石头加白灰砌的约一丈宽、两丈长、八尺深的储物窖后来变为孩子们玩儿的资源库。一层层红板石头经孩子们的打磨成了“打岗”的武器。手上尽管磨出了血泡,他们在满面尘垢中似乎舐到肉的鲜美和菜的香甜。你看他们,捋着袖子,嗅着鼻子,踮着脚尖,唯恐不尽心尽力。他们的投入也带你进入往日的链接,使你在观望中沉思,在沉思中观望,这境、这思、这情如陈年老酒越品越醇。
校园里亦工亦农,勤工俭学,打草垫、做喇叭、脱土坯、割青草、积农肥,集体氛围陶冶了自我情操,形成了互帮互助风尚。理不讲自明,道不学自成,诚实纯真,质朴无华。真乃人如佳木秀,志比山水青。孩子们的形象与自然为伍,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可失去了课堂上知识的系统传授,他们像断了奶的羔羊,去啃去嚼。拾破烂买小人书,向公社图书管理员借书,听有线广播,有意识培养了无意识,他们马踏清香,濡染了纯一的家乡风味。
近水楼台先得月。供销社需要土坯,收购的活鸡需要加工成白条鸡,这都优先于村民。尽管一块尺二六寸的个杂坯一分五,加工一只鸡子八分,村民们还是乐此不疲,保质保量对待。他们深知,对自己的信任就是给自己的责任,给自己的利益就要肩负责任去完成,才能合作共赢。在商品紧缺的年代,按票供应。有时像盐、碱等食需品也得排队购买。可村民们很少受这样的限制,想要买还是能买上的。宁灭远亲不灭近邻的结果是村民们平日里情感交流的付出,这看似不公平的现实似乎更符合生活的情结。
接种保育、疫情防控,在发展畜牧业上村子是试行的重点。面对羊炭疽、猪鸡瘟,村民们也采用土办法。火烧、针扎、隔离,他们在继承传统治法中增强了意识。用菜的一筐筐、草的一捆捆换来了羊猪鸡的一个个,艰营更见机智,他们的尽心凸显了劳动者的精神。七四年全村圈养生猪人均头数全公社第一,受到表彰奖励。面对物质的匮乏,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历练。
山珍海味比不上油香面香。白馍馍滴上油点点,二愣愣吃成精个蛋;块垒经油炒,香塌你那脑。在那时,山珍海味倒是奢望,油香面香确实是事实。当你到了得胜村时,香味扑你鼻,润你心,融你身,你的情也像油的滋润一样扩散沸腾,而后又回归到油的一点一滴。那油渍满身的师傅撑起油勺尝油的瞬间——看看色,嗅嗅味,咂咂嘴——神形兼备,品尝收获的面容绽放了自信的光彩。扇、篩、颠,炒、磨、蒸,包、垛、榨,麻团、铁箍、大锤,湿度、火候、温度,整个加工过程严而精,细而纯。加上石碾石磨磨出的莜面白面,看好吃香,置身其间,春风满面。这纯原料、纯手工、纯色味,使村子祥兆自然的光彩,十里营香。
村色有佳兴,作坊哪得闲。油油田野间,苦营乐在前。何惧风雨雪,上学有我先。入户见安居,有情自来现。
集体的力量再现了村庄的风貌。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59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退休前为察右中旗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现居科布尔。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敏敏
校对: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