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吴亚超
吴亚超艺术简介
吴亚超,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生于一九五三年安徽省淮北市。自幼酷爱书法,七六年入读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八十年代参加各种书法活动,作品多见于榜文牌匾,书法作品在安徽江苏较为多见。九十年代四川夹江举办全国书法大赛获得荣誉证书。2014年作品被中邮网收录,2015年参加台湾台东县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华情华人书法大赛作品心经获得金奖,同年三月在台北画廊举办个人书法展,并且郁慕明和宋楚瑜亲自题词。2016年11月17日至2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由中华书画院协会观海山房艺术投资公司,香港收藏家协会中华画院协会美术馆举办了墨韵禅意兆远书法精品展。多年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未间断,共临三十多种古今楷书字贴,舍长补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书体,网友们评价其书法,笔走龙蛇、墨到凤舞、端庄秀美、气韵纯正、笔力刚健、清丽雅韵。
吴亚超老师的写意牡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横纵不群无定则”的画法,笔下绽放的是自己心中的牡丹,是由诗文、书法、篆刻、音乐等综合素养凝炼而成的牡丹。画家常在其牡丹作品中题上自作诗,例如,题“二乔”:“一花呈二色,浓淡却相宜。胸有浩然气,毫端无俗姿。”又如,题墨牡丹诗:“花王难画雅,祛俗无灵丹。博览群书后,清风注笔端。”诗言志,这是画家在深研传统文化和绘画理论及技法后的自信心的流露,也揭示了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综合素养对于每一个画家是何等的重要。
牡丹作为国花,是最受大众喜爱的绘画题材,但要用中国画表现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庄重典雅的精神气质却非易事。格调的高低决定了作品水准的高低,“人品既髙,画品不得不高”,“人品既低,落笔无法”,正是此理。吴老师从古语“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出自《孝经.诸矦》)”悟出了写意牡丹的表现方法:花冠用色饱满润泽,形态圆润而圆中有缺,整中有碎;花瓣用笔圆中带方,蕴含着蓬勃的生机。无论何种色彩的花冠,都有“黑白灰”的对比和过度。作为点睛之笔的花蕊部分,总是神釆奕奕,静中寓动。这是“满而不溢”的涵义。牡丹枝干以篆隶的笔法写出,用焦墨表现出苍劲古拙的质感,而且来龙去脉清晰可见,牢固地支撑着整个画面,这是“高而不危”的涵义。牡丹叶子最不易画好。画家在长期写生的实践中熟谙牡丹叶“三叉九顶”的特征,但在纵情挥洒的作画过程中,却不斤斤计较于一枝一叶的物理现象,而是从构图的大局出发,作了疏密有致的组合。有集团式的叶,用笔大胆泼辣,以增强其气势;而边缘零散的叶则各有姿态,俯仰倚侧,妙趣横生,还能让人感觉到“三叉九顶”的曲线美。
牡丹展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吴老师笔下的牡丹给人一种精致、唯美、自然的感受。粉色的花瓣将牡丹的娇嫩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牡丹是花中的仙子,美艳而惊人,这幅画将牡丹的隽秀完美地呈现出来,美而有特点。
“鸟语花香皆佛法,水流风动亦禅心”吴老师一直寻求探索清秀明丽、富贵高雅而气势宏伟的花鸟画去歌颂美好生活,并创造出自己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自成体系。他老师笔下的作品游刃有余,花鸟,工笔画栩栩如生,被众多爱好者收藏。
吴老师画荷,除了笔法精湛之外,亦有文化内核泊入画题的格局,通过水墨调和,写意虚写相应,把荷寓禅风的文化品位养育在画里,大墨渲染荷叶之生机,很有冲击力,是师造化的表现,也是中得心源的塑造。如果没有善于调和水墨的真功夫,这满池荷叶绝对无法做到苍润和谐,层次分明。稍有功力不成,必是一塌糊涂。
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纵横捭阖辟新径,酣畅淋漓写人生,是点线的巧妙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
书法的实力之说,先莫作他论,不妨先看其楷书质量。楷法无欺,立见高低。吴老师修楷书之法,以碑立骨,以帖成韵,落笔钧直,力透纸背,点画精妙,非作算子。所以上下非方整,左右非齐平,方不中矩,圆不中规,带着写行书的信念写楷书,不作印刷体的呆板,浑然一体写生动。他的楷书取法颜筋柳骨,也参意欧楷奇笔,取诸家之长,自立面目,多骨而微肉。本为巧,却示拙,复归平正质朴,雅俗共赏,这样的书法正是楷法的正脉主流。
他的书法作品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他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要一步体验吴老师书法的才华要妙,还要看他行草的恣意挥洒。他的行草书法,全面传承了晋韵品位和宋意格局,对兰亭序的临写可逐其形,可复其神,形神兼备,笔笔相应写贤风,放手写心映天工。如果寻一位师晋韵的大手笔,何明当是最佳之一。又喜临米芾书法的刷字痛快,临写蜀素帖精微至深,解锁宋意笔墨秘籍,可谓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