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冀潜:浅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之美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1】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之美
河南邓州 冀 潜
上世纪二十年代, 闻一多提出一种诗歌鉴赏理论,认为诗歌需要具备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理论在当时被广泛接受,并且那时的一些诗歌就是按这样的标准来创作的。徐志摩和闻一多作为同一时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审美主张。徐志摩的诗除具备绘画、音乐、建筑三美外,修辞美也是一大艺术特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的精华。修辞的本义,就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对诗歌而言,增强表达效果,首当其冲的是增强艺术感染力。研究修辞手法,无论是对于诗歌创作还是欣赏,都是不可或缺的。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且运用精当传神,不落俗套,从而显得用词清新、辞藻华美,给作品平添了艺术魅力。他的一些诗作能流传至今,成为经典,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修辞美可谓功不可没。
徐志摩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比喻
1.明喻。如《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水莲花在凉风吹拂下的颤动作比,突出了日本女郎柔媚的风致,进而刻画出女郎的娴静与纯美;《天国的消息》:“有小儿女的笑声,呖呖的清音,缭绕著村舍的静谧,仿佛是幽谷里的小鸟,欢噪著清晨”,把小孩子的哭声比作小鸟的叫声,且“欢噪着清晨”,设喻是很精当的,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2.暗喻。如《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将金柳暗比新娘,如新娘般明艳美丽、光彩照人,变现出作者对康桥的喜爱、痴迷。是啊,康桥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他精神上的故乡。
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数年后故地重游,有此感受是很正常的。
3.借喻。如《她是睡着了》:“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平铺着无垠——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在少女的梦里,阳光照耀大地,无垠的大地上好像铺满一层闪亮的黄金。少女就睡在这黄金做成的船上,像一只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轻轻荡漾的光艳的小船,那么轻幽,那么恬然!此处,是将熟睡的少女比作奇特环境下的小船,突出其轻幽恬然的气质,设喻奇妙,意境很美!
4.博喻。还如《她是睡着了》:“看呀,美丽!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是玫瑰,是月季,是朝阳里水仙,鲜妍芳菲!”把少女的香肌比作是像玫瑰花、月季花、朝阳里的水仙花那样鲜妍芳菲,是典型的博喻。
二、 比拟
1.拟人:《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是将青荇拟人化。就连康河里的水草都在向我打招呼,欢迎我的到来,我干脆就作这河里的水草得了,永远呆在康桥!徐志摩回到自己精神的故乡,其激动之情、其留恋之意可见一斑!
2.拟物:《她是睡着了》:“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她入梦境了,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此处是将睡着了的少女比拟成一朵白莲花,并且还是一朵星光下斜欹的白莲花,静、幽、媚、洁,少女的形象气质一下子全出来了!这,就是修辞的妙用!
三、 反复
徐志摩为突出作品的音乐美,几乎每首诗歌里都要用到这种修手法。如《沙扬娜拉》:“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天国的消息》;“可爱的秋景!无声的落叶,
轻盈的,轻盈的,掉落在这小径”;《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等
四、 夸张
《她是睡着了》:“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折一支藤花,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欣赏少女如此美的睡姿,就好比啜饮一坛琼浆,在花丛中起舞,让人迷醉,让人神魂颠倒!通过这种修辞手法,传神地展现出少女睡姿之美!《天国的消息》:“我灵海里啸响著伟大的波涛,应和更伟大的脉搏,更伟大的灵潮!”可谓气派宏大,气势磅礴!
五、互文
《她是睡着了》:“童真的梦境!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抽一丝金络,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一句话中的几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这就是互文。此诗这一节,说的是少女的梦,是用金丝、银丝,还有美丽的晚霞共同编织而成的,大家不要打扰这样的梦境。不少诗人常用这种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节奏感韵律感增强。
此外,徐志摩还在作品中使用了排比、顶真、移就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