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还能生二胎吗?看完这篇文章你将会有答案
生不生二胎,是许多夫妻时不时会想起和纠结的一件事。一方面,看着现在的娃一天天长大,害怕他承担像自己一样“上有4老”的压力,也想给孩子将来找个可以依靠的亲人。另一方面,养娃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光是一个宝宝都把夫妻两方,乃至两家的精力和财力压榨带很低的水平,再生一个,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负担得起。
育姐和群里面的妈妈们讨论了一下,现在生二胎还真的不是“家里添双筷子,一起养”这么简单。
衣食住行方面,二胎还可以穿大宝淘汰下来的衣服,吃饭会增加一笔费,用但比起真正增加的支出大头 ,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目前养娃的大额项目,其实主要是教育和医疗。教育里面包括了:
1.给孩子上的学校,如果不符合当地政策,没办法买学区房又想让孩子接受好一点的教学质量,那么就只能去私立学校,学费一下就暴涨。
2.给孩子报的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现在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前,就开始“上课”诸如乐高班或者游泳班等。等到孩子上了小学,相关课业的辅导班也要马不停蹄地安排上,否则就会在成绩方面落后,基本到大学才能消停。
3.给孩子换的学区房,许多家长即使换掉自己百来平的宽敞大房子,也愿意挤到又破又小的学区房里,为的就是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资源,中间房价的亏空也是极大一笔数字。
4.给孩子看病的费用,大城市拥有更好的服务与医疗设施、医生资源,因此家长出于“不想让孩子交叉感染,尽快治好少受罪”的心态,会争先恐后地选择排名靠前的几家医院。去过的家长都知道,熬夜排队挂号,还不一定能挂的情况,在大医院都是常事。每次小病的治疗约要花费上千,孩子免疫力低下,一年可能要生病若干次。
在这几点上,大宝和二宝根本无法“通用”,生了二胎等于增加两倍的开支,只不过多了几年的时间差。最后育姐和群里的妈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真的想让孩子享受到较好地条件和资源,二胎还真不是普通人能生得起的。
故事一:生孩子就要承担起养育的责任
小林和小清是从江西农村出来打工的普通夫妻,结婚2年后就有了一个女儿,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最近几年孩子上小学,夫妻两也想让孩子到资源更好的大城市受教育,于是接了过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女儿。
二胎政策开放不久,小清又怀上了孩子,这次两个人在思考究竟该不该生,毕竟打工赚的钱也不多,让孩子在城里上学还要养老,其实已经有点压力。乡下的长辈当然是说好,年纪上也还能继续帮着养,再加上夫妻两其实也想凑成个“好”字,最后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
虽然日子变得紧巴巴,但是看着两个孩子,小林和小清也觉得日子有努力的盼头。只是没想到,二宝慢慢长大却发育迟缓,有段时间明明都已经学会走路了,却又不会走了。夫妻俩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孩子竟然被查出脑中长了一个肿瘤!
由于位置特殊,孩子的手术只能到大医院去做,成功率还不到20%。即使做了手术,孩子还是有可能无法走路,影响将来的生长发育甚至丧失行动力。更不用说高昂的手术费和术后的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这家人的负担能力。
最后即便无奈,生了孩子就要对这个孩子负责,夫妻两只好先把女儿送回了老家,妻子小清也停了工作专心照顾二宝。丈夫小林四处筹钱,还申请了各种网络援助。手术的前期费用算是足够了,但后期的缺口,谁也说不上应该怎么补。
有时夫妻两也会想,如果没有让二宝出生,他也不用受这么多罪,家里的情况也不会像这样一落千丈……
故事二:孩子是我们唯一的寄托
张师傅和妻子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开始都在种地,后来妻子趁着农闲开了家小卖部。两人只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村里面的不少人都偷偷生了二胎甚至三胎,但他们两没这么做。含辛茹苦把孩子培养到读大学,以为日子就该这么继续平稳发展下去的时候,儿子却出事了。
儿子没有在外面的世界变坏,他还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看到落水的孩子时,奋不顾身地跳进冬天的池水里救人。后来落水的孩子被其他人救了上来,自家的儿子却沉入了冰冷的水里。
一开始被救起来的孩子家长还不肯承认张师傅的儿子跳下水救人,直到周围的监控和目击证人都出现,他们才不情不愿的拿出了几千块“慰问金”,随后就消失再没出现过。
失去了儿子的冬天,张师傅觉得快熬不过去了。就连妻子都因为孩子的去世遭受的打击太大,整个人精神开始出现了问题,时常觉得孩子已经回家了,一遍一遍呼喊他的名字。送来的锦旗慰问表彰和报道,老张都收集好,只是看着它们,整个家却陷入了无尽的沉默。
表扬有什么用呢,孩子也回不来了,整个家里空荡荡的,再也不会有儿子的声音了,再也听不到孩子喊自己老爸老妈了,未来的人生还有什么盼头,老张也不知道。
如果当时也能“不那么听话”生了二胎,也不至于在孩子走了后这么伤心痛苦、迷茫无助,老张有时候在安慰完妻子后,自己也忍不住偷偷抹把泪。
二胎有时候是甜蜜的负担,有时候有时家长的另一个寄托,没有钱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你还愿不愿意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