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像一把利刃,划开忆青春的温暖和伤痛
10月5日,很特别的青春片《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上映了。电影点映和宣传的都有点早,我在9月18号就看过了,正打算再看一遍。毫不意外的,第一天上映只拿到了600多万的票房,在五部强片的挤压下,没给这部电影留下多少空间。我没看过原著小说,听说因为涉及到了黑帮、社会变革、边缘人物等话题一度被禁,被拍成电影很不容易,这很可能是近年来最特别、也最意味深长的青春片,想推荐给喜欢青春片,特别是生长在东北的观众们。
自从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内陆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青春片浪潮,但多数都让我怀疑这个题材存在的意义——观众到底是在这类电影里看那些角色的爱情,还是通过这类电影找回自己?我觉得成功的电影应该是后者,毕竟青春校园生活往往是美好的,能勾起自己回忆的电影,才能让观众找到共鸣,遗憾的是能做到这点的作品少之又少,《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以下简称呼啸青春)算是其中之一。
用场景戳破回忆
记忆就像水,被包裹在一只气球里,《呼啸青春》成功的戳破了这只气球,让有关九十年代的东北、有关校园的记忆倾泻而出,带给观众完整的回忆。电影精准刻画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风貌,电影开始时的浴池、北方寒冷的冬天、走向衰败的工厂,还有雷管经营的迪厅等等,都是东北鲜明的符号,而大烟囱和冷却塔,更堪称是老东北的图腾。这样的场景和置景,一下子就能把人拉回到记忆里。
九十年代的东北是混乱、动荡、让人难以忘怀的,重工业走向衰败,工人下岗,毕业不包分配,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东北人走出去的走出去,留下来的尝试着做小生意,从大人到孩子都很迷惘,不知道路该往哪儿走,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青春的迷惘”是青春片里最喜欢描述的状态,但《呼啸青春》最刻骨而真实。上技校的孩子们一直都是定向分配,毕业后去各种工厂或接父母的班,当电影中说出“毕业不包分配”的那句话时,时至今日还是会让人心悸,我想起了当年学机电一体化,学校带着我们去机电厂参观实习,男工人们围着火炉喝茶唠嗑,女工们坐着织毛衣,他们慢悠悠的说“工厂都快黄了,你们还来干吗?”电影里的角色都精准重现了那个年代的精神状态,这点非常不容易。
用暴力撕裂青春
片名给青春加了“呼啸而过”的形容词,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那片特别的土地,青春给人的印象大抵就是这样,慌乱、冲动、热血,时间过得飞快,像风一样不落痕迹,蓦然回首时发现已成往事。《呼啸青春》在角色塑造上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紧紧抓住于一、杨北冰、李梦、雷管等几个角色进行深入刻画,其他闲杂人一笔带过。这样做是对的,当你回首自己的校园时光,能记住的同学可能也就那么三五个人而已。影片中角色的塑造立体且鲜活,但又能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符号,你会发现在自己的记忆里,总会有一两个和这些角色很接近的人.
比如风风火火的杨北冰,比如紫薇那样有气质又很神秘的女神级人物,又比如像雷管那样的“社会哥”,他的存在,为电影蒙上了阴暗冰冷的氛围,用暴力撕裂了青春,看着杨北冰和于一一步步走进黑暗,走向危险,观众会跟着心痛,其实《呼啸青春》从这个层面来说,很像是一部“不良少年”的成长史,很多青春片喜欢用打架斗殴来反映青春的热血,《呼啸青春》走的更远也更特别,少年们在追逐“江湖梦”中不断的成长和警醒,书写自己痛并快乐着的青春故事。
用爱情温暖心灵
电影里用几段错位的爱情,展现出了青春期的懵懂和对爱情的渴望,虽不圆满却足以温暖心灵。杨北冰一直喜欢发小却不敢说出“喜欢你”、于一则一心喜欢神秘的紫薇、但身世坎坷的紫薇却在雷管那里找到了安全感,小混混白宇宙一直追杨北冰而不得……杨北冰、于一和紫薇这种三角关系的铺陈不算特别,不过成功的营造出了暗恋的患得患失、以及嫉妒心作祟下人物关系微妙的变化。成年人男女之间的关系都变质了,可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个样子,小心翼翼的守护者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明明喜欢对方又不敢表白,生怕被拒绝后连朋友都做不了,但为了友情和爱情,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所以我理解最后于一烧掉迪厅的举动,也理解杨北冰对他的誓死守护,这里是全片累积情绪的爆点,他们为各自的爱情付出了一切,也埋葬了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