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三合一”—直接提高三到五分的申论方法

在中国武术中有“心、意、气”三者相合的要求,即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中国武术的核心内容,只要三者合一,才能打出最大威力。而我们的申论答题,也有三个合一的要求,只有符合了这三合,你才可能取得高分。

一、答题形式与出题要求要合一。

这点很重要,有两个好处,一是尽量取得采分点,二是降低答题难度。比如:

例题1:(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 “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XXX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乍一看这道题目没有什么思路,但是我们根据形与意合的要求,我们可以把答题形式确定为:

一是XXX缺失,主要有XXX(具体现象罗列)

二是XXX缺失,主要有XXX(具体现象罗列)

三是XXX缺失,主要有XXX(具体现象罗列)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去材料中找关键词,来进行填空,也更容易取得采分点。

例题2:(2012年4.21联考)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

很明显,题目是让我们归纳争议的焦点,也就是在同一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的才算是争议,单一面的看法不算是争议;所以是要我们对争议的焦点作出简要说明,读到这里就已经明确了答题格式。

争议的核心焦点是XXX,具体争议有:

争议一,******问题存在争议,一方面认为******,另一方面认为******。

争议二,******问题存在争议,一方面认为******,另一方面认为******。

答题结构采取并列式,争议序号+争议问题+争议说明

如此一来,我们答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而且更方便阅卷老师阅卷,找到采分点。

二、答题内容与材料内容要合一。

我们首先来看10-16年申论国考大纲,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其中对准确两字出现两次,给定资料出现4次。出卷者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提醒着我们,申论的所有答案,都与给定资料有关,同时,要求尽可能的准确。那么具体如何应用到答题中,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我们仅仅以审题为例来说明下:

2.2013年国考副省级

例题1:“给定资料5”对内陆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专业”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300字

例题2: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2012年4.21联考)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题目的答题要求有什么区别,一个是要求观点明确,一个是要准确、全面,这两个要求其实大有学问在,准确、全面其实就是暗示我们,答案在给定资料中,是有关键词或者关键字存在的,我们的答案,可以从原文直接找到一部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原文摘抄的,才是最准确的,只有原文直接能摘抄的,才是最全面的。

也就是提醒我们,准确、全面出现时,答题的内容一定会和资料内容有部分是重合的,也就是让我们去材料中找答案。如果没有这个要求出现,那么说明,答题内容在材料中,可能没有直接可以拿来作为答案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思考,提炼答案。

三、答题逻辑与材料逻辑要合一。

这个合一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申论作答要求进场有条理清晰的要求,这个条理清晰,一方面是要你归纳出本质含义;另一方,是要你按照一定逻辑顺序作答。

我们经常苦恼,这个逻辑顺序好难。其实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答案的条理和材料排列的顺序保持一致,原理是由于中国文章的要求所决定的。虽然申论出卷者会设计各种陷阱和难度,但是有一点无法改变的就是,申论的材料,都是各种文章的摘抄,而文章都是有一定顺序的,中国的文章,都有起承转合的要求,所以,我们答题的逻辑,往往文章材料已经给你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整理出每段或者每个材料的意识,然后按顺序写下来。

比如: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

我们在阅读材料1-2后,发现材料有9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比如第一段说A问题,第二段说B问题,,,,那么我们提炼结束后,也要按照这个顺序作答:

新时代工人面临的问题有:1.A问题;2.B问题。3.。。。。

如果字数比较充裕,我们可以适当的引申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其中多个段落说明同一个问题的,我们要把同样问题的段落合并掉。

以上就是申论作答的三合一,也是我们许多考生在作答申论时经常犯错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结合申论真题,认真揣摩,早日成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