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我的那些事
Uni-Note Vol.195
2020年10月,P大中文系男足一场比赛输了12个球,火了。
本科和研究僧阶段,我都是中文系男足球员,每场最多输五个,至今默默无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足球没能让我出名,但仍然教给我很多东西。
记忆中我最早对足球感兴趣,是因为动画片《足球小将》。小时候我的头发比较长,头也很大,这两点都像《足球小将》的男一号大空翼——所以我很容易带入角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空翼的必杀技,是整个人停在空中,拔腿射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怎么都学不会,平时模仿最多的,是男二号日向小次郎的猛虎式射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区别在于,小次郎是对着奔涌而来的海浪射门,我是对着小区那排红砖墙射门。有时准头欠佳,球砸到谁家车库的铁皮门上,很快就能听到楼上的大人骂骂咧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8年法国世界杯,《读者》杂志发行了一套球星Q版明信片,他们都披着古罗马武士的盔甲,手持冷兵器。那个夏天,我成天把玩那些明信片,那是我第一次对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产生好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好奇的,就是“外星人”罗纳尔多的祖国巴西。
世界杯决赛夜,俺娘破例允许我半夜起来看比赛直播。让我意外的是,“外星人”输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天早上要去学校,班主任将公布期末考试成绩、发暑假作业、评三好学生。往年这些事情都是让人兴奋的。但那天,我在上学路上蹦蹦跳跳,满脑子都是自己熬夜看的这第一场比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01年我上初中,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要回学校上晚自习,但那天晚上教学楼安静不下来,中国队赢了!历史上首次挺进世界杯决赛圈。
2002年,中国队参加韩日世界杯,三场比赛净吞九球。也许是为了将来为国雪耻,我们班的三十个男生,竟然组了五支球队,打起了班级内部的足球联赛。
球队的名字是我们自己取的,反映了当时湘南小男孩的认知。
有一支叫“龙马炮”,是球队里三名核心球员的名字或绰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种取名方式,相当于比“龙马炮”早四年成立的“京东”。
还有两支球队叫“切尔东”和“马刺”,前者是英超新贵球队“切尔西”的山寨版,后者与NBA球队同名——是的,足球队用了个美国篮球队名。
当时实力最强的球队叫“皇家时代”,球队名字脱胎于世界职业足球史上最成功的球队“皇家马德里”。木秀于林,难免遭黑,其他球队的男生都管这支冠军球队叫“皇家流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所在的球队名字是我取的,也是五支球队里唯一一个英文字母队名——YM。我告诉队友,YM含义丰富,可以理解为“勇猛”“爷们”“野马”。大家这才发现拼音首字母的乐趣,纷纷寻找YM打头的词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直到一位早熟的同学说出了“淫魔”,我们队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了队名,球队就有了凝聚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兄弟们的战斗情谊,都是一场又一场比赛,用两条腿跑出来的。在奔跑中,我们淌着汗喘着气,明白了什么是排兵布阵,什么叫团队配合。
“C21班足球联赛”的赛制,效仿欧洲足球甲级联赛的双循环积分制,也引入了转会制度,“皇家流氓”后来的主力门将“精武门”,就是以一元转会费从另一支球队挖来的。“皇家流氓”中场球员Webham创办了联赛内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每轮赛后更新,内容包括每场比赛的报道、转会消息、更衣室绯闻等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Webham颇具商业头脑,拉到班上一位零花钱很多的女同学的十元巨款赞助——尽管这份内刊每期只有一份,是他这个“主编”手写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些仿佛过家家的把戏,当时却是我对于“职业发展”的启蒙课。直到今天,我仍会关注欧洲足坛球员的身价、转会、退役后的出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以人为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自己的职业发展意识。
2003年,皇家马德里七大巨星来中国走穴,从那时起我就成了皇马球迷。当时我能看到的文章,关于贝克汉姆的最多,许多是从国外编译的。通过这些文字,我见识到跟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小小年纪,我就看淡金钱——比起贝克汉姆们开游艇囤豪车,生活中那些炫富的人如同没去过海边的河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04年我上高中之后,皇马连续六个赛季在欧冠赛场止步于十六强,有了“十六郎”的绰号。“贫贱夫妻百事哀”,那些年看球,印象最深的新闻是卡西和劳尔,作为新老队长在更衣室的斗争。我懵懂地意识到,原来球场上万众瞩目的这些球员,在场外还玩着另一种游戏,比足球更复杂的游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09年,皇马迎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星球之一,C罗。我从来不是C罗的人迷,但这样一位传奇球星确实是很好的榜样——对胜利永不熄灭的渴望,对身体永不松懈的自律,对嘘声和质疑永不缺席的回击——以足球的方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本科就读的文学院,这时也私下组建了院足球队。组建的原因是“听说学校要办足球赛”,我们利用傍晚和周末练球,甚至常租贺龙体育场的五人制小场子打模拟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学校的足球比赛,直到我两年后毕业了也没举办。现在想想也不奇怪,毕竟那是一所师范大学,跟文学院一样的女多男少。
2011年我去上海读研,在中文系的第一周,我碰到一名同做助管的学长,文质彬彬,聊天迅速陷入尴尬。不经意间,我提了下他外套上的国米队徽,他两眼放光,我们聊起足球一见如故,他至今是我的常务基友,也是我婚礼的伴郎。
我就读的五角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院校,2012年办了校级足球赛。我又加入了中文系男足。参赛要求统一着装,许多学院都团购皇马、巴萨等豪门球队的球衣,作为队服。经过讨论,我们一致决定用中国队球衣做队服。在后来的比赛中,我们打出了跟队服相称的水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尽管每一场都被“血洗”,但我仍然热爱足球。早早出局之后,我坐上观众席,以上帝视角欣赏这项运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时的我觉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层面,足球都比篮球更像人生。央视评论员刘建宏有句名言,“足球就是0.01秒”,指的是足球的时机总在瞬息之间。为了成功把握住一个瞬间,可能要尝试十个失败的瞬间。有时你跑了一整场,射门无数次,就是进不了球,却在终场前赢得一个点球,一蹴而就杀死比赛。这就是足球的魅力,它会在更大的格局上回报你的付出,尽管这种回报的剧本里充满了偶然性戏剧性的情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今,我与“皇家流氓”的Webham和“精武门”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维系我们聊天的重要话题,是皇马的比赛。这里面埋着我们密密麻麻的集体记忆,是我们这些中年男人的亚文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在的我养生看球,看早场比赛,偶尔看德比和决赛。但我对这支球队日常消息的关注,却甚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首先是因为中文世界的粉头“焖饭”非常专业,他运营的官微,汇集的消息之全面,分寸之恰当,感情之深厚,堪为垂直类媒体教科书。也是因为,足球只是一种游戏,是现实世界之外的童话世界,球场胜败几乎无关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因此即便在天朝的公共网络空间,对于足球可以畅所欲言,把握其中完整的逻辑。
Webham回忆,他在婚礼上,岳父把新娘托付给他的环节,他脑子里忽然蹦出我们童年时的一个脑筋急转弯:小明收到生日礼物很高兴,却一脚把它踢开了,为什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因为那是个足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今天的封面和正经配图,来自动画片《足球小将》(1983)剧照。
獭祭鱼
公号:dailyfish
微博:daily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