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文状元数年后对出经典下联

2019-05-22 22:25

杨慎,字用修,明代的文学家,与解缙,徐渭通称为明代三才子。杨慎自幼聪慧且勤奋好学,又因为出身于书香门第,所以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杨慎二十一岁时,参加会试,当时他的文章已经被列为卷首,可是祸福旦夕间,因为烛花滴落到杨慎的试卷上,试卷被毁,以至于杨慎最后名落孙山,数年的努力和希望都落空了。若是平常之人,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可是杨慎并没有被挫折打败,反而越挫越勇。又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杨慎终于在他二十四岁时状元及第。

杨慎考中状元后,乘船返乡,状元及第,荣归故里,一路自然是风光无限。但是在途中,却与另一艘船迎面相遇,因为这条水路狭窄,只能允许一条船单行通过,所以两船迎面相对,必有一人要做出退让。若是平常之人,见到新科状元,肯定也就主动退让了,但有意思的是,对面船上的人是与杨慎同届的武状元。文武状元相遇,两相争执,这场面注定不会无趣。

双方还在为谁先谁后争执不下时,武状元突然对杨慎说,他虽是一介武夫,却也喜欢对对子,而且早就听闻杨慎非常擅长对对子,两人不妨以对联来决定先后。此事,对杨慎来说,百利无一害,所以他同意了。武状元给出了自己的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武状元的上联可是包含深意,这是一副谐音联,联中的“橹速”实则是指“鲁肃”,三国时期东吴的战略家和外交家,是文臣。“帆快”实则是指“樊哙”,早年以贩卖狗肉为生,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是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是武将。“橹速不如帆快”实则说的是“鲁肃”不如“樊哙”,暗指“文不及武”。

杨慎一时无对,只得让行,这件事也成了他的遗憾之一。直到杨慎的儿子结婚,家中鼓乐齐鸣,杨慎才顿悟,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笛清”是指“狄青”,北宋名将,出身贫门,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箫和”是指“萧何”,西汉初年丞相,也是刘邦统一天下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臣,刘邦曾言“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狄青是武将,萧何是文臣,“笛清难比箫和”实则是指“文在武上”。

杨慎的这个下联与武状元的上联可谓是绝配,唯一不足之处,想来就是对出下联却已是数年之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