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君子之道”的六条原则。理解这六条原则也是取信于民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君子之道”的六条原则:“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第二十九章

原文1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注释

①王天下有三重焉:统治天下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情。王天下,君临天下,称王。三重,指仪礼、制度、考文。

②上焉者:指周朝以前如夏、商时代的礼制。

③下焉者:居于下位的人。

④虽善不尊:品德虽好但不尊贵。不尊,没有尊贵的地位。

译文

“统治天下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情,做好了就会减少损失。居于上位的人,品德虽好但没有验证,没有验证就不权威,不权威百姓就不会服从;居于下位的人,品德虽好,但不尊贵,不尊贵就不权威,不权威百姓就不服从。

解读

本章主要承接第二十七章“居上下骄”的意思展开论述。本章可分为三节。

第一节指出“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夏商时的礼制虽好,可是没有验证,所以民众难以遵从。孔子虽然善于礼制,可是没有尊位,所以民众也难以遵从。

第二节提出了“君子之道”的六条原则:“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六条原则涉及自身和他人、过去和未来、天地和人神。君子如果能遵循这些,那么语言、行动都会成为天下的法则,他也会成为天下人们瞻仰、尊敬的对象。

第三节引用《诗经》,赞美践行君子之道的人是到处受人尊敬的。强调了众望所归的名望对于君子的重要意义。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礼仪、法度、文字要在国家的国情、性质上体现中庸之道,方可国泰民安。但是往往是过之与不及。

“三重”指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礼节仪式,统一的书写文字。王者重此,就会使“国不异政,家不殊俗”,便会减少过失。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在上位的人,也就是礼仪、法度的制定者,虽然真诚性善,但如果没有经过言行的验证,也就是没有经过礼仪、法度的验证,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国家礼仪、法度的制定者的真诚性善之德,一定会在制定的礼仪、法度上有所表现。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在下位的人,也就是礼仪、法度的执行者,虽然真诚性善,但如果不自尊,有不遵守礼仪、法度的表现,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国家礼仪、法度的执行者的真诚性善之德,一定会在执行礼仪、法度上有所表现。

“上焉者”朱熹认为是指“时王”前的夏商之礼,虽然很好,但不可考评;“下焉者”指在下位的圣人如孔子,虽然有美德,但不居尊位,无法做到议礼、制度、考文。而能王天下的人所持之道,必须要本诸自身道德,身体力行,取信于民,还要经得起历史考验,不悖于自然规律,使造化功垂后世,即使圣人再起,也改变不了,做到既知自然规律,又要知社会人生,这样言动都可成为天下的道理、法度、准则,远近都是众望所归,而获得天下人的普遍赞誉。

此段是说明了:国家的礼、法是制定、执行者真诚性善之德的体现,也就是中庸之道在治国中的实践。要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

  这里当然还蕴含着儒者对伟大与崇高的向往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原文2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注释

①本诸身:根本在自身。

②徵诸庶民:在黎民百姓那里得到验证。徵,验证。

③考诸三王而不缪:考查到三代先王不显现出错误。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圣明的君王。缪,通“谬”。

④建诸天地而不悖:树立在天地之间没有悖理的地方。建,建立。悖,违背。

⑤质诸鬼神而无疑: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质,询问,质询。

⑥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俟,等待。

⑦道:同“导”,先导的意思。

⑧望:威望。

译文

因此,君子的道,根本在自身,在黎民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到三代先王不显现出错误,树立在天地之间没有悖理的地方,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卜问鬼神没有可疑的地方,这是了解了天,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到来不感到困惑,这是了解了人。因此,君子的举动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则,君子的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君子的言谈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离得远使人仰慕,离得近也不让人厌烦。

解读

这一节延续了前一节对“王天下”的讨论,提出了“君子之道”的六条原则:“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六条原则也是取信于民的具体方法。做到了这些,君子就能够得到天下人的赞誉,其言行、举止也能世代为人所传颂,成为天下的法则,他也会成为天下人们瞻仰、尊敬的对象。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所以君子治理天下之道,应该以自身的真诚性善之德为根本,并从老百姓的言行中得到验证。

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

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因此,从老百姓的言行上,来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谬误,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逆,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猜疑,百世后的圣人也没有疑惑。

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也。”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猜疑,这是知道天理;百世后的圣人也没有疑惑,这是知道人意。

说起鬼神其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神是正,鬼是邪。带有主观色彩。自然规律的运行是不管你什么主观想法的。比如说,日月的交替出现,总是如此,不会因为人高兴或不高兴,就发生次序的变化。

圣人制度,也是如此,他所制定的制度,已经把鬼神的一切变化总括在内,所以鬼神面对圣人的制度,也是无话可说,所以社会就会良性发展,越来越好。

百世,是指很长时间,并不能用一百个世纪来解释。其实就是永恒的意思。圣人制定的制度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就是过去了百年,后来的圣人也认可。

圣人制订制度,是充分考虑人性和人民的要求。百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人性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因为圣人透彻理解人性,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性的合理制度。

“质诸鬼神而无疑”,这是告诉我们学问修养的道理。如果要做到对鬼神都没有什么疑问,这就要知天的。如果不能知天,也不能知自性本心的。如果能够做到知自性本心,也就是明心见性了,也就是得道了,就可以对鬼神无疑问了的。

只要你的学问修行达到知天境界,超越了身心以外、进入天道,拿佛家就是直到法界,证到了,证到了超越了这个身心,这就是知天。“制礼作乐”要合乎天道。合乎天道,就要知道天。知道天道是什么?合乎地,要知道地道是什么。还有要“征诸庶民”你要征求民众的意见,你就要知人。“质诸鬼神而无疑”就是“知天也”。能质诸鬼神而没有疑了,那就是合乎天地之道了,这个就是知天。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君子之道流传百世之久,可以待后世的圣人出世,而不会有任何的疑惑。后世圣人和古圣先贤心心相印,互相印证。古人可以知后人的心,后人可以知先人的心,如此可以称之为知人的。

如果不能知己也不能够知人,知己首先要知自性本心。你要把自己学问、文化、修养到达了,流传到千秋万代。知人,就是真正懂得人事。

要达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不惑是没有烦恼、没有疑惑之处。“尽人之性,尽天之性”,形而上的道理都懂得了,所以就是天人合一。

道家说仙,释家说佛,儒家说的是人,即便是圣人,依然是人。上通天,下通地,中间通人,那不是圣人是大神。“质诸鬼神”,与鬼神对质,鬼神都认可,都赞叹,这就了解天道了,也就知天了,或者说通天了。这是一种夸张的语言,也反应了当时知识认知的水平。

“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实际上是要说明“王天下”者,通鬼神而知天,必是天人合一者,方能代天行政。这正是儒家后来为帝王们所推崇的原因。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所以君于的一言一行,能世代为天下人遵守之道的礼仪,所作所为能世代为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法度,语言能世代为天下人行为的准则。因此,君子为人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远感威望近感亲切。

动,可以理解是一种动机,或者是一种价值观;行,行为准则;言,言论。君子,应该指的是王。只有他的动、行、言才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人们才去仿效他。远方的人们才能仰望他,身边的人也不会有厌恶他。

当圣人制定法则制度的时候,应该是依据一定的理论,也就是天道,是理论基础。比如做程序算法,必须先有理论,然后就要把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还要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理论、方法、条文。

“动而世为天下道”,指君子的行为、行动,永远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天下人的原则、规范、标准。

只要是起心动念,圣人、君子起一个念头,动一个心思,要符合大道。不在道中的念头就不要去动,所以说君子动的念头都是在道中的。同学,你的行为、行动,永远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天下人的原则、规范、标准。

“行而世为天下法”,指君子的一生所做的行为、所做的事情,永远留传在历史上给后来人效法。譬如像孔子、孟子,譬如释迦牟尼;他们一生的道德、修养,值得我们始终效法学习。其一生所做的行为、所做的事情,永远留传在历史上给后来人效法。不单只是钦佩、恭维,要效法你。他的行为、所作所为是天下世人效法的榜样,就是他做出事情来就是我们效法的的榜样。

“言而世为天下则”,君子说的话,代表君子的文字留传下来,君子的文字、言语、思想留传到后代,永远给后人遵守的原则;被人们重视、遵守的。这个才是人生完成了一个人,才不愧是一个知识分子受了教育。

言,就是说话,把文字留传下来,把文字、言语、思想留传到后代,永远给后人遵守的原则,重视、遵守的,这个才是人生完成了一个人,才不愧是一个知识分子受了教育。此之谓立德、立言、立功!

“远之则有望”,君子的形象,永远是一个目标,有个希望。譬如孔子,譬如孟子,他们就是人们偶像目标;他们人格的魅力激励着我们。他们济世救人的思想永远融化在人们思想的血液里头,永远建立起来的高尚、奋斗的标准。

“近之则不厌”。越是与君子亲近、接近,就越有兴趣,没有厌烦。

人往往有这样的习惯,在身边的时候就会觉得厌倦了,不在身边就期盼着能够见到的。

但圣人则不同,走进他之后不讨厌他,亲近他之后觉得这个人越好。我们说了好人犹如这个陈年老酒,越喝越有味儿,就是经得起品尝。这就是这个人的人品值得我们去慢慢的寻味。

在现实生活中,很些人在我们第一次见接触的时候,觉得这个人挺不错。可是越接触越觉得这个人不咋地,不怎么样,甚至狐狸尾巴就漏出来了,让别人就厌恶这个人。那么我们肯定都不想当这样的人,人家第一次接触觉得你这个人挺好,越接触觉得你这个人越没有品位;越接触越觉得这人太不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

原文3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

注释

①《诗》:这里指《诗经·周颂·振鹭》篇。

②在彼无恶:在那里无人厌恶。

③在此无射:在这里不遭人厌恨。射(yi),《诗经》本作“斁”,厌弃的意思。

④庶几夙夜:几乎是日夜操劳。庶几,几乎。夙,白天。

⑤以永终誉:这样永远保持大家的称赞。

⑥蚤:通“早”。

译文

《诗经》上说:'在那里无人厌恶,在这里不遭人厌恨。几乎是日夜操劳,这样永远保持大家的称赞。’君子没有不先做到这一点就早已闻名于天下的。”

解读

本节引用了《诗经.周颂·振鹭》,这首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天子设宴招待来镐京助祭的诸侯的乐歌,写客人有着美丽的风姿,在本国没有人怨恨,来到周的京城也无人讨厌,希望其日夜勤勉,保留众口交誉的美名。

全诗一共八句:“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这首诗译成白话文,其大意是:一群白鹭冲天起,西边泽畔任意翔。我有嘉宾来助祭,也穿高洁白衣裳。他在封国没人厌,在此也受人赞扬。谨慎勤勉日复夜,美名荣誉永辉煌。”

这几句诗形容君子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始终如一的保持着自己的本性。君子没有不如此的,而能够早早的有美誉于天下的。如此才可以万古流芳的。君子不管是在上位的时候,还是在下位的时候,始终持守中庸之道。不管邦国有道,还是邦国无道,都能够持守中庸之道的。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正如《诗经》说,“君子在远处没有人憎恶,在近处没有人厌烦;日夜操劳,才能永保君子的名誉。而早早的就誉满天下了。真正的君子是:远望威严,近处亲切。

彼,这里指的是诸侯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地方。此,指的是朝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央。一个领导者,在依法执政的时候,必须兼顾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利益,让两头都满意。

庶几夙夜。工作非常勤奋,这种勤奋是永久的,不是暂时的,一直到死都是如此。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就是“以永终誉。”在今天就是一个官员在其当政期间,从不懈怠。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这里的“蚤”字,与早上的“早”字同义。意思是说:“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本章所阐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主张为政者要有良好的德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从而以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这样,才能得民心,得天下。其中,关于为政者有了好的德行修养,还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的观点,这是从无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宝贵启示。

有鉴于此,当今时代的管理者、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决摒弃那种务虚名、走过场、搞花架子的不良作风,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以实实在在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取信于民,努力使自己成为“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的人民公仆。

对于圣人的思想和学说,其主要价值所在:依据自身的本性,因而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相通;应用于社会,从普通百姓的反应可以看到它们的效验;考诸历史,可以发现同古代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放到宇宙中看,与天地之道相一致;即使同世上最神奇的事物相比较分析,也没有什么问题发生;对于未来而言,它们能够指导后世思想家。

在《中庸》作者的心目中,最高的真理和价值观念应当以人为本,不违背普通百姓的愿望与要求,应当继承古代文化优良传统,反映自然法则,能解释、说明各种神奇的现象,触及到人与文化的根本问题,从而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学习札记】

君临天下不骄傲,取信于民道义昭。

议定礼仪择其善,制订法度兼文考。

古为今用气自豪,实践检验知分晓。

以身作则为表率,明心见性境界高。

中庸研读第16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29章。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指出“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第二节提出了“君子之道”的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涉及自身和他人、过去和未来、天地和人神。君子如果能遵循这些,那么语言、行动都会成为天下的法则,他也会成为天下人们瞻仰、尊敬的对象。第三节引用《诗经》,赞美践行君子之道的人是到处受人尊敬的。强调了众望所归的名望对于君子的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

  • 中庸原文译文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 ...

  • 《中庸》注释(三十四)

    [原文]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 ...

  • 语音版《中庸》赏析(28)王天下有三重

    <中庸>赏析(28)王天下有三重 各位网友,<中庸>第二十九章,是对"居上不骄"的阐释和发挥.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国君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王天下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二)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治理国家执政抚民的九条原则: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懂得中庸之道必"择善固 ...

  •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3--14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道不远人,努力实践中庸之道.理解"素其位"的论述,从"素富贵. ...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6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的功用和意义.至诚是万物天性的自然之成,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是自然演化的内在 ...

  •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