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明清时专门给皇帝画画的宫廷画家都在哪里上班,收入高吗
我们常会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的画面:
一群宫廷画师围着皇帝或者某个妃嫔作画,那下笔犹如神助一般,这点点,那撇撇的,几个时辰后,一幅人物肖像画就跃然纸上了,当呈给肖像主人看时,哇,皇帝妃子那个满意啊,脸上笑的跟花一样。
慈安太后
咱们今天不讨论画,而是重点看看这些画画的人—宫廷画师。
“他们真的叫'宫廷画师’吗?”
其实关于这些宫廷画师,历史记载不太多,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是最容易被大家遗忘的人,似乎只有他们的画最重要,而作者本身只是一件工具而已。
宫廷画师?对不起,大家都叫错了,其实他们的正确称呼应该叫“南匠”,或者“画画人”。
之所以称其为“南匠”,大约是满清入主中原,正式入住紫禁城时初期的叫法,有可能是由于这些画家都来自于江南地区。(江南最出艺术家啊!)
可从乾隆朝的档案来看,至少从乾隆时,“南匠”的称呼已不再用,而改用“画画人”。
可各位注意到没,不论是画画人还是南匠,这种称呼本身传递出一种信号——这些画师没啥地位!
“他们在哪里上班呢?”
关于这些画画人上班的地点,很多影视剧已经告诉了我们——如意馆。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呢,像乾隆朝时的著名外国画家郎世宁就被称作如意馆画师!
如意馆真的有吗?
可问题来了,如意馆真的存在吗?它又在哪里呢?
说起这地方,史料里还真有记载:
《清史稿》载:“清制画史供御者无官秩,设如意馆于启样宫南。”
它在启祥宫南部。启祥宫,即现在西六宫的太极殿,它的南部大约就是现在的武英殿以北的地方。(如下图)
这区域清朝时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地盘,因此也可以推之如意馆属于造办处的一个下级机构。
同时,清朝的如意馆不仅有画画的画师,还有负责装裱、工艺、雕刻的师傅。
不过,这里小君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画师其实并不仅仅服务于如意馆,他们还散落在各个宫里,比如专门在慈宁宫画画的称作“慈宁宫画画人”,在养心殿画画的称作“养心殿画画人”。
“工资高吗?”
现在的画家画画那可是价码非常高的,而且派头也很大,那么,这些在宫里当差的画画人们是不是也工资高呢?
答案是:还真不太高!
而且他们都是根据“职称”来定工资的。比如看看下面这个记录:
乾隆六年(1741年)清内务府“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传旨:
画院处画画人等次,金昆、孙枯、丁观鹏、张雨森、余省、周鳗等六人一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八两,公
费银三两;昊桂、余橱、程志道、张为邦等四人二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六两、公费银三两;戴洪,卢湛、吴械、戴正、徐煮等五人三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四两、公费银三两。钦此”。
画画人们最高的一等一个月才给八两,二等才六两,三等是四两。
好像真不太多!
不过除了这些基本工资外,其实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得到一些额外的赏赐,比如乾隆时,由于在一次画画中,郎世宁和他的弟子表现突出,当时乾隆一高兴,就给了他们每人人参二斤、纱二匹。
同时,像一些贡献突出的画师,还会得到假期的嘉奖,这在给皇帝服务的人群里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待遇了。
宫廷画画人们,整日服务于皇家人身边,按理来说应该是个美差,升官机会也比较大,可据小君看的资料显示,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竞争非常激烈,考核也非常严格,稍不注意就会被降级,很多画师寿命都不太长,估计精神抑郁的也不在少数,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造成了他们这样呢,下一期小君继续给大家讲述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