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原本是王,胡亥真的是篡权夺位吗?其实秦始皇早就暗示了结果 2024-04-24 07:14:49 历史拾遗 以史为鉴,为现实拾遗补缺。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等内容;述古道今!让您了解有趣的历史获得放松;且从历史精华的吸收掌控人生;无往而不利。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在东巡的时候突然病危去世,他弥留之际的遗嘱是立公子扶苏为皇帝,但是因为这个遗嘱是临时的,没有任何凭证的遗嘱。这就给了丞相李斯和权臣赵高可乘之机。最后,在这两人的操作下,拥立胡亥为王。 《史记》被赶下史学界的神坛? 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关于秦始皇继承人的认可答案,这个定论是从《史记》中得来的。但是随着考古的发掘,人们在《赵正书》的竹简中发现了与《史记》记载截然相反的结论。《赵正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道远而诏期宭(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中的金科玉律《史记》也不是,完全不容质疑的,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完全否认《史记》。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记载呢?秦始皇没有早立太子:一个违反常规的现象其实在秦始皇之前对于储君的确立都是比较早的,但是教训也很重。秦献公时期就因为储君的变更导致朝政混乱,君臣离析。秦始皇的爷爷,也就是秦昭王也是早早的就立储君,可惜后来太子身亡。而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也就是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才回到秦国,立为储君。所以在秦始皇之前,历代秦王都早早立储。可是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到了嬴政这里就变了。这才导致秦始皇在弥留之际才口头留下遗嘱。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其实一定有它的合理性。 秦始皇面临一个比立太子更重要的问题 这个合理性就是,天下归一之后,有一个比立储君更加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封赏功臣?这就衍生了出来两派之争,一派是以淳于越为代表希望延续周礼,实行分封;还有一派就是以李斯为代表的,希望废分封,立郡县。结局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选择了后者,又因为儒生的强烈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 大公子扶苏公然反对秦始皇这两件事 这个时候,群臣纷纷站队。秦始皇做这两件事情,从短期看不合理,但是长远来说是福泽后世。可作为嫡长子的公子扶苏却屡次谏言反对这两件事情。扶苏是一个重“儒”的人,不少学者甚至认为如果公子扶苏继位,会颠覆郡县制和法制,继承周礼。扶苏认为他只是在为功臣讨功,在为儒生鸣冤。但在秦始皇看来表象背后的本质是对国家制度的反对,这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来反对自己。谁又会让一个不听你话,反对你的人继承自己的位置呢?秦始皇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将扶苏发配监军。这是需要严厉惩罚的。其实,不管扶苏还是秦始皇,不管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秦朝的统治。只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从长远的角度,后者的方法更符合历史发展而已。 秦始皇对扶苏到底是什么意思? 扶苏被秦始皇发配监军,也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是为了让扶苏历练,掌控兵权。有人认为就是单纯惩罚而已。事实证明,只是想惩罚扶苏而已。秦始皇在后来对此提及对于推行郡县制的决心,并且明确表示绝不向任何人,任何势力妥协。所以,这基本确定扶苏是不可能被秦始皇定位继承人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历史需要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需要自己的功绩流传万世,那就非郡县制不可。方法只有一个,可是继承人不止一个,儿子不止一个。扶苏发配上郡,只能说明他已经远离权力的中心,已经出局了。 那为什么一开始又有立扶苏的意向呢? 不得不承认,《史记》记载的没错,一开始秦始皇中意的继承人确实是扶苏。因为扶苏是长子,而且表现优秀。前期,扶苏帮助秦始皇处理被灭六国的政务,紧跟父亲的脚步。可当郡县制推行后,扶苏逐渐背离了父亲的脚步,站到了与父亲对立的一面。这就让秦始皇不得不重新审视扶苏,可在之后的七八年里,扶苏的态度没有转变转变。 胡亥为王早就被秦始皇昭告天下了 其实秦始皇的流放,扶苏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他被赐死的时候,他很坦然地接受了。从秦始皇赐死扶苏,以及秦始皇让胡亥陪同自己一起东巡就已经说明,胡亥成为继承人的合理性。再说东巡这件事,绝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这是一种政治传达,一个信号。秦始皇就是要让天下知道郡县制是不可更改的,也十分明显地在昭告天下,胡亥是继承人的信号。 赞 (0) 相关推荐 秦始皇为何不立储君?和秦始皇一追求有极大关系,史书中早有答案 最近<大秦赋>热播,小佛也在追剧,不过有点让小佛是越看越无语,但是因为是小说改编的,不能当作历史正剧来看,姑且消磨一下时光,毕竟电视剧中战争的浩大场面在近几年的影视剧中比较少见. 小佛看历 ... 胡亥杀兄弟姐妹,为何子婴能活,子婴到底是扶苏之子还是始皇之弟 胡亥能当上皇帝,史书上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记>的说法,是说中车府令赵高联合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以及左丞相李斯一起进行了密谋,并且篡改了秦始皇的临终遗诏,立胡亥为帝,同时逼死了秦始皇长子 ... 《赵正书》的出现,揭开了秦始皇传位之谜! 2009年,北京大学收购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西汉竹简,这批竹简的名字叫:<赵正书>. 赵正书 赵正,就是秦始皇(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秦国王室之先祖和赵国王室同祖,故都称赵氏:在<史记 ... 李世民通过兵变篡权夺位,为何历史名声却很好,还被誉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是千古一帝,他终结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创造了盛世大唐.隋朝从立国开始人口粮食土地数据原地起飞,因为隋朝的这些东西是直接拿来北周的当自己的,而隋炀帝13年败光家业,高句丽大运河埋下层层白骨,人口蒸 ... 他篡权夺位统治国家30年,让曾经贫弱国家,变成富得流油的强国! 在历史中经常会发生谋权篡位的事情,一般就是国家的其他势力和统治者的政见不合,所以会采用武力或者是政变的方式,将原有统治者赶下台,自己当上国家领导人,这样的事情一般发生在政敌之间,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 ... 篡权夺位,就要掩耳遮目,这样才能架空领导,从而巩固集权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七(公元247年) [事由]魏帝喜好亲近 ... 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都知道,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还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等政策,使社会出现了一片安定:并且,他大力平定外 ... 【阅读悦读丨故事】李蓬《篡权夺位》 [时光渡·小说]李蓬<农夫三拳>(下) 文/李蓬 [作者简介]李蓬,财政学学士,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小说故事写手.影视编剧.共在近60家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余万字,2013年 ... 社会翻译学研究 || 海外华裔学者发起中国文学译介项目社会学分析——以王际真的《鲁迅小说选集》为例 本文原刊<外语与翻译>2020年第4期,第45-50页. 摘 要: 本文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及笔者提出的"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以王际真翻译的<鲁迅小说 ... 王子文真的太会穿了,衬衫把袖子剪开当披肩,配白色靴子高级洋气 个性化的穿搭方式能够将一款非常普通的单品穿出时尚又洋气的效果,比如常见的衬衫,很多人在日常穿搭中都会用到,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非常规矩的穿衣方式,不过时髦精王子文却解锁了衬衫的另类穿搭方式,将袖子剪开 ... 问鼎中原的魏王武帝 真的只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本事吗? 月半叔带你品历史,玩游戏,你们的月半叔又来了. 三国时期,作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曹操无疑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身官宦世家,最终问鼎中原的故事放到现在,其励志程度也是妥妥的热血番剧主角.被 ... 《创造101》里的王菊真的很不简单 如果你是异类 那我们就是同类 ♥ 你好,老朋友 Best wishes for you 初次登场<创造101>,王菊的画风明显跟别人不一样.我们对"偶像"的第一印象大都 ...
《史记》被赶下史学界的神坛? 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关于秦始皇继承人的认可答案,这个定论是从《史记》中得来的。但是随着考古的发掘,人们在《赵正书》的竹简中发现了与《史记》记载截然相反的结论。《赵正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道远而诏期宭(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中的金科玉律《史记》也不是,完全不容质疑的,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完全否认《史记》。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记载呢?秦始皇没有早立太子:一个违反常规的现象其实在秦始皇之前对于储君的确立都是比较早的,但是教训也很重。秦献公时期就因为储君的变更导致朝政混乱,君臣离析。秦始皇的爷爷,也就是秦昭王也是早早的就立储君,可惜后来太子身亡。而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也就是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才回到秦国,立为储君。所以在秦始皇之前,历代秦王都早早立储。可是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到了嬴政这里就变了。这才导致秦始皇在弥留之际才口头留下遗嘱。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其实一定有它的合理性。 秦始皇面临一个比立太子更重要的问题 这个合理性就是,天下归一之后,有一个比立储君更加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封赏功臣?这就衍生了出来两派之争,一派是以淳于越为代表希望延续周礼,实行分封;还有一派就是以李斯为代表的,希望废分封,立郡县。结局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选择了后者,又因为儒生的强烈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 大公子扶苏公然反对秦始皇这两件事 这个时候,群臣纷纷站队。秦始皇做这两件事情,从短期看不合理,但是长远来说是福泽后世。可作为嫡长子的公子扶苏却屡次谏言反对这两件事情。扶苏是一个重“儒”的人,不少学者甚至认为如果公子扶苏继位,会颠覆郡县制和法制,继承周礼。扶苏认为他只是在为功臣讨功,在为儒生鸣冤。但在秦始皇看来表象背后的本质是对国家制度的反对,这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来反对自己。谁又会让一个不听你话,反对你的人继承自己的位置呢?秦始皇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将扶苏发配监军。这是需要严厉惩罚的。其实,不管扶苏还是秦始皇,不管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秦朝的统治。只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从长远的角度,后者的方法更符合历史发展而已。 秦始皇对扶苏到底是什么意思? 扶苏被秦始皇发配监军,也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是为了让扶苏历练,掌控兵权。有人认为就是单纯惩罚而已。事实证明,只是想惩罚扶苏而已。秦始皇在后来对此提及对于推行郡县制的决心,并且明确表示绝不向任何人,任何势力妥协。所以,这基本确定扶苏是不可能被秦始皇定位继承人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历史需要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需要自己的功绩流传万世,那就非郡县制不可。方法只有一个,可是继承人不止一个,儿子不止一个。扶苏发配上郡,只能说明他已经远离权力的中心,已经出局了。 那为什么一开始又有立扶苏的意向呢? 不得不承认,《史记》记载的没错,一开始秦始皇中意的继承人确实是扶苏。因为扶苏是长子,而且表现优秀。前期,扶苏帮助秦始皇处理被灭六国的政务,紧跟父亲的脚步。可当郡县制推行后,扶苏逐渐背离了父亲的脚步,站到了与父亲对立的一面。这就让秦始皇不得不重新审视扶苏,可在之后的七八年里,扶苏的态度没有转变转变。 胡亥为王早就被秦始皇昭告天下了 其实秦始皇的流放,扶苏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他被赐死的时候,他很坦然地接受了。从秦始皇赐死扶苏,以及秦始皇让胡亥陪同自己一起东巡就已经说明,胡亥成为继承人的合理性。再说东巡这件事,绝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这是一种政治传达,一个信号。秦始皇就是要让天下知道郡县制是不可更改的,也十分明显地在昭告天下,胡亥是继承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