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 耐性 悟性——古代名医成才启示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古今医籍,汗牛充栋,虽读到头白,亦难尽阅。故初学者,有望洋之叹;饱学者,“百岁仍多未了缘”。笔者在 《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及 《历代名医医案选讲》的教学中深切认识到,历代医家从初学到饱学,从无名到成名,皆由心性、耐性与悟性而获得成功。兹就愚见所及,浅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心性——治学基础

心性,指医家的处世态度与治学主张。表现在性格、性情、情操、修养、医德诸方面。如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谦虚谨慎、仁爱悲悯、宽容豁达、诚信朴实、沉潜宁静、严肃缜密、立说全善、博施济众等,是名医治学成功的基础。

古人习医,有幼承家学、博通诸科者,如薛立斋、叶天士;有师承授受、名师高徒者,如朱丹溪、戴思恭;有科场失意、弃儒习医者,如张元素、杨栗山;有幼年失怙、发奋图强者,如皇甫谧、钱仲阳;有庸医误病、奋攻岐黄者,如方有执、黄元御;有亦儒亦医、良相良医者,如王肯堂、王节斋等。他们习医的原因虽异,从医的目的则同,都是为了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所谓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或 “良医良相,盖兼体之矣”。

古人多以字号和书斋,表达其心性与志向。如明末温疫学家吴又可,自幼喜医,淡泊名利,不入仕途,以 “淡斋”为号。当温疫流行,危害甚众,古无明训,诸医乏术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实地考察,“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撰著《温疫论》,详尽阐发了温疫的病因、途径、部位、传变、鉴别、治则、方法、调理等独到见解,使温疫辨治有规矩可循,真乃性淡心志远,宏论益万世,“询堪方驾长沙矣”。

耐性——识验积累

耐性,指能忍耐寂寞,执着追求,不急不躁,数十年如一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必须具备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耐性。

唐代药王孙思邈,从 “青衿之岁,高尚兹典”到 “白首之年,未尝释卷”,积八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撰成 《备急千金要方》,是因病治医、勤奋成家的典范。北宋儿科学家钱乙,“专一为业,垂四十年”,撰著我国现存首部儿科专著,倡五脏辨证与滋阴治法,被后世尊为 “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宋金伤寒学家成无己,是注解 《伤寒论》的第一人,他博极研精,深造自得,以经释论,以论证经,坚持不懈,老而弥坚。注书历时四十余年,在八十高龄时,其著作 《注解伤寒论》才脱稿。金代医家刘完素,研读 《素问》三十五年,“朝勤夕思,手不释卷”,撰著 《素问玄机原病式》,精辟阐发火热病机,首倡辛凉解表与泻热养阴之法,创立河间学派,成为金元六大家之首 (刘完素 “火热论”、张元素 “脏腑辨证论”、张从正 “攻邪论”、李东垣 “脾胃论”、王好古 “阴证论”、朱丹溪 “相火论”)。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实地考察,纠误补缺,历时二十七年,撰著我国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被达尔文赞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清代温热学家王孟英,以 “潜斋”为号,抱着“必期有用于世”的治学态度,“足不出户庭者十年,手不释卷者永夜”,潜心研医,乐此不疲。他不为名,不为利,浮江泛海,救死扶伤,三十余年,以 《内经》《伤寒》之旨为经,叶(天士)、陈 (平伯)、薛 (生白)、余 (师愚)诸说为纬,加之个人识验,撰著 《温热经纬》。王氏是温热四大家中,温病学说的集大成者。

悟性——继承创新

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历代名医的学术贡献看,多指医家的感悟、意会与灵感。隋唐名医许胤宗 “医者,意也”一语,是对名医“悟性”的高度概括。

古代医家认为,岐黄之道的奥妙,“未可以知识、言语、形象求也”,而必得之 “于会悟之中而得其解”。如金代常仲明 《伤寒心鉴》、元代朱震亨 《丹溪心法》、明代缪仲淳 《医学传心》、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医学名著,他们的书名都表达了其经验结晶,皆是用 “心”去感悟、去意会而获得。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东汉医圣张仲景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悟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创立六经辨证治“伤寒”,脏腑辨证治 “杂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 “带经而农”,边耕边读,“修身笃学”,精研针灸,悟出“依线检穴”的简便取穴法。唐代医家王太仆 “弱龄慕道,夙好养生”“精勤博访”,次注 《素问》,悟出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大法。宋代伤寒学家郭白云,博采补亡,深入析理,悟出 “冬不感寒而春自感风温之气而病者,亦谓之温”的新见。金代医家张子和远绍 《内经》、仲景,近宗河间之学,悟出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养生食补,治病药攻,独创 “攻邪论”。元代医家王安道精研医理,评析古法,悟出四气发病“以证测因”之说,更切合临床实际。明代医家张景岳精究医易,工于辨治,悟出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说可与王冰之言遥相辉映。清代医家叶天士,广访名师,融贯各家,悟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创立胃阴学说,既羽翼仲景之不足,又弥补东垣之未逮。

纵观历代名医治学,皆具善良的心性、持久的耐性和独特的悟性。他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殚心思忖,心领神悟,辨其是非,判其偏正,阐奥发微,致远钩深,洞彻病情,独抒己见,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学习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对于后来者尤为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