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越南军队用木质帽子,而不是钢盔,也是结合自身的需求来的。

越南一直有戴木质帽子的传统,最早是因为人们在稻田里干活,要有兼顾遮阳和避雨功能的实用工具,所以木质的帽子应运而生。实际上直到现在,很多越南人也戴着木制的帽子,尤其是越南的女人喜欢戴那种圆锥形的木质斗笠,可见越南人很喜欢木质帽子。

尽管有着悠久的木质斗笠帽历史,但目前越南军人常戴的绿色木质军帽,却是一个“舶来品”,它并不起源于越南。那是在19世纪末,法国人逐渐殖民了越南,当时越南湿热的气候让驻越南的法国人很难受,而同样的情况,法国人在南美地区也遇到过。

在19世纪初期,法国一直活跃在美洲地区,在海地和圭亚那这些热带雨林国家,都有法国人的身影,习惯了欧洲气候的他们经常成片被热倒。后来法国殖民者就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就地取材制作了木质的帽子,并取名“木髓帽”,法语意思是来自殖民地帽子。

不光法国人,英国人也逐渐开始在热带地区的殖民地使用“木髓帽”,并装备到殖民地驻军,这种帽子逐步变成了欧洲殖民者的象征。作为法国的殖民地,越南也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于是这种“木髓帽”很自然地被带到了越南,并配备给殖民者。

本来就很喜欢木质帽子的越南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舶来品”,并加以改装,将泛黄的木质帽子染成了绿色,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增强帽子的伪装性。在法国人殖民结束后,北越军队废除了很多法国人的政策条令,但是却继承了木髓帽,并普遍列装到军队。

越战爆发后,北越军队因为要常年跟美军进行游击作战,这时候伪装变得十分必要,戴上一顶绿色的木髓帽,可以有效隐藏自己的身份。美军在越战中有大量的随军记者和士兵,他们在战争中拍下了大量的越军照片,越军士兵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绿色木髓帽。

经过美国人这么一宣传,越南军队头戴绿色木髓帽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了,而取得了抗美战争的胜利后,越南人对自身的军事实力更加有信心。到70年代后,越南军队并没有放弃绿色木髓帽,而是仍然大量配备部队,并且一直使用至今。

木髓帽除了被装备到越军士兵外,在普通越南男性中也开始流行这种帽子,而越南的街头,也经常可以看到售卖绿色木髓帽的店铺。这款最初用来给士兵戴的帽子,也已经成了越南人的标配,似乎不戴绿色木髓帽,就无法表达越南的独特之处一样。

其实木髓帽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轻便、实用,越南地处热带地区,气候十分湿热,如果在这里作战的军队头顶着重重的钢盔,会增加作战负担。而且钢盔虽然防护性不错,但是透气性太差了,带上后人容易出汗,甚至头皮也会不舒服,进而导致皮肤溃烂。

越军因为地形和自身实力限制等原因,长期以来都是跟对手打游击战,或者是小规模战争,这种情况下对作战帽的隐蔽性要求甚至强于防护性。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尽管越军缴获了一些美军的钢盔,但是很多士兵并不愿意戴,而是更倾向于自己的木髓帽。

近年来越军已经装备了一些钢盔,但是之前使用的木髓帽还保留着,这也是越军的一大特色。当然无法大规模装备钢盔,除了上面实用性不够的原因外,成本过高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毕竟制造一顶钢盔的价格是木髓帽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越军自成立开始,就一直打仗,前后几十年的战争,早已经将越南掏空,军队最后不得不经商来养活自己。在那个缺少军费的年代,越南军队不装备钢盔,也是从经济效益考虑的,毕竟那时候越南人多,钢盔减少的伤亡也有限,性价比并不高。

实际上普通的钢盔并不能防弹,只是能够减少弹片和流弹对士兵的伤害,即使是在二战期间,使用钢盔能减少的死亡数,相对总阵亡人数来说,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况且越南这种国家并不缺人,在这种情况下,用钢盔来减少死亡,显得就不那么划算了。

当然钢盔这种东西,看起来简单,但科技含量却不低,尤其是新型钢盔,早就不是二战期间普通钢板打造的铁帽子而已。现在的钢盔往往分为盔壳及悬挂两部分,盔壳是最重要的层,现在很多高科技的头盔,使用的都是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复合材料钢盔对工业的要求很高,需要制造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包括材料工艺,以及锻压技术,越南这样的小国明显不具备这种实力。而且新型的钢盔还有减震帽芯、悬挂系统、护目镜及通话装置,这样才能起到全面的防护作用,这样要求更高了。

即便是一战时德军使用的M16钢盔,其制造工艺也不简单,例如M16头盔的金属外壳至少经过9道复杂的冲压工序,反复锻炼才能够制成。越南从来就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武器都靠进口,自然无法有效生产高质量的钢盔。

鞋子好不好,只有试过才知道,钢盔和木髓帽到底哪个好,也是越南人自己的选择。随着越南经济的好转,如果以后这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也跟了上来,那也许哪天就普及钢盔了,不过那时候越南军队肯定没有现在这么有特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