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史话 珞珈山街与珞珈山隔江相望
珞珈山街南起兰陵路,北到黎黄陂路,全长约 145 米。
当年这是俄租界里面一条用英文命名的道路,也是整个汉口租界区内唯一一条英文路名,要知道,即便是汉口英租界的道路,也全部使用汉语路名,没有使用英文路名的。
珞珈山街俄租界时期的原文路名为“Lockerbie Road”,中文路名为“洛加碑路”,“洛加碑”三字系“Lockerbie”一词音译而来,“Lockerbie”这个单词来自于古挪威语,意思是“寂静的农场”。洛加碑路两边的房产都属于英国怡和洋行,整块区域实际上是租界中的租界。
《武汉市志·道路》中关于这条路名的来历是这样记载的“俄租界建立时,此处为英国人开辟的球场。民初始建房筑路,路间辟有花园,因园内有石刻“洛加”碑而得街名。传说洛加为俄国人,地产业主。”
《武汉市志》中没有详细说明这一段说法的依据,但是这个说法被各类资料广泛地引用,视乎成c为了定论,但这个说法是极其不正确的。
在英语中,“Lokerbie”这个单词既可以表示地名,同时也是英国的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无论是做姓氏还是做地名,“Lockerbie”一词现代往往都音译为“洛克比”,而不再音译为“洛加碑”。作为地名时,“Lockerbie”是苏格兰地区靠近英格兰边界的一个小镇,只有 4000 人,历史上并无名气。
只是一个靠和英格兰贸易生存的普通苏格兰城镇,但是 1988 年的“洛克比空难”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名扬四海。1988 年 12 月 21 日泛美航空 103 号班机受恐怖攻击在洛克比镇上空坠落。飞机的机翼和油箱坠落爆炸摧毁了地面上的数幢建筑,造成地面上 11 名市民死亡,并形成了一个大坑。附近的许多建筑也被碎片破坏。整个事件导致来自 21 个国家共 270 人罹难,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国人。
“洛克比空难”是 20 世纪最大的由国家操纵的针对民用航空器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事后认定这次空难系利比亚航空公司驻马耳他办事处经理费希迈和利比亚特工阿卜杜勒·迈格拉希所为。
汉口俄租界的“洛加碑路”路名的来历其实与那个传说中的“石碑刻字”毫无关系,仅仅只是“Lockerbie”这个单词的音译,所谓的“石碑刻字”一说,应该是后人看见了音译的“碑”字后望文生义而已。那么俄租界内为什么会有英文的地名呢?其实,武汉的历史档案中也清楚地记载着整个洛加碑路所属街区的产权属于英国怡和洋行,里面的 27 栋建筑系怡和洋行大班杜百里主持兴建的,但里面另外还有一个人所不知的事件。
早在俄租界划定之前的 1863 年,英国人就购买了这块土地的产权,并在汉口内城的北边修建了一个赛马场(不是武汉市志中记载的英国球场)。俄租界划定以后,俄国人起初不承认英国人的土地所有权,认为租界系中国政府划定给俄国的,俄国已经向中国政府支付了土地占用费,租界内所有土地理所当然地都属于俄国。当时的英国国力极为强盛,哪里会吃下这个闷亏。1899 年 8 月 22 日,英国警备舰“WOOD LARK”号载着 82 名英国水兵在俄租界登陆,与俄国士兵在赛马场附近武装对峙,并且沿着他们认定的怡和洋行土地修了一圈篱笆,主张自己对这块土地的权利。当时的俄国驻汉口只有 4 名士兵,明显地寡不敌众,只好在英国人的枪口下就范。
经过协商,英俄双方各出一人,加上中国铁路公司帮办候补道台朱滋泽,成立了一个三人小组来确认英国公司地契的合法性。最终在俄租界内形成了一个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实为租界中的租界。这块地皮最后由怡和洋行开发成为高档居住社区,里面居住的是怡和洋行的高级职员,基本上都是英国人。而“洛加碑路”就是这个高档社区的一条内部道路,并非俄租界整体规划建设的道路,使用的是英文路名。《武汉历史地图集》的第 68 页能够找到这条路的英文原文路名。
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克雷默(Frances Clemmow)撰写的书信体回忆录《Days of Sorrow Times or Joy》一书中也提到了这条路,并且明确指出了该路虽在俄租界内,产权却属于英国怡和洋行所有。
这本回忆录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武汉市志中的记载不正确,“洛加碑路”的路名确实与名字叫做“洛加”的俄国地产商无关。
《Days of Sorrow Times or Joy》这本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但原作者却已经给这本书取好了一个非常有哲学意义的中文书名《苦日难熬 欢时易过》。这本书系用参与武汉协和医院创建的托马斯·吉利森医生和贝茜·哈里斯医生当年与家人的书信结集而成,真实地反映了从 19 世纪 80 年代一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汉口地区外国侨民的生活状况,是一本珍贵的汉口租界生活史原始资料。如果想探索武汉协和医院的院史,也非常有必要仔细研究这本书。托马斯·吉利森医生的中文名字叫纪立生,汉口协和医院的首任院长。贝茜·哈里斯医生的中文名字叫做夏利世,汉口玛格丽特医院首任医生。两人后来在汉口结为良缘,1937 年两人先后在汉口去世,合葬在汉口国际公墓(俗称汉口大花园),这两位医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汉口。
也正是由于“怡和房子”这个英国高档社区和“Lockerbie Road”的存在,造成了俄租界内建筑和街道走向的无序。每当我们看见巴公房子那个古怪的外形时,一定会诧异为什么会修成这个形状?
其实,这就是为了避让开英国占有的土地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1924 年俄租界收回时,由于英租界尚未收回,“怡和房子”社区成为了英租界飞地,“Lockerbie Road”就没有与俄租界其它道路一起更名,依旧使用原名。直到 1927 年英租界收回以后才废弃了外文的路名改为中文路名,并根据武汉大学所处的珞珈山谐音,将“洛加碑路”改名为“珞珈山路”。
1946 年根据汉口地区“横街直路”的统一道路命名原则,调整为“珞珈山街”。
其实,从城市地名学的角度来看,这条道路的更名是非常不成功的。据当地居民反映,邮递员们常常照着“江岸区珞珈山街”的地址将邮件送到长江对岸的珞珈山武汉大学去了,至于外地的亲戚朋友来汉口,却被出租车司机送到武昌去的事情就更多了。“珞珈山街”在汉口江岸区,而“珞珈山”和“珞珈山街道”都在武昌区,仅仅只一个字的差别,就分在了大江南北,这也太容易出错了!
1966 年 8 月 3 日,珞珈山街被更名为“韶山横街”,这是文革期间武汉整体道路更名的开始。1972年元旦该路恢复“珞珈山街”的路名。
洛克比空难发生于1988年12月21日。当日,泛美航空103号班机正在执行法兰克福-伦敦-纽约-底特律航线上的飞行任务。该飞机成为了恐怖袭击的目标,飞机在苏格兰边境小镇洛克比(Lockerbie)上空时发生爆炸,270人罹难。这次炸弹袭击被视为一次对美国的象征性袭击,是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前最严重的恐怖活动之一。1998年8月24日,美国和英国分别宣布,同意在荷兰海牙审讯涉嫌于1988年制造震惊世界的洛克比空难的两名利比亚人。
编辑:田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