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王维《终南山》今韵
唐 王维《终南山》今韵
一君木子
终南山
唐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评析
《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特别有名的一首五律。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为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文中指帝都长安。
青霭:指山中的岚气。
霭:文中指云雾气。
海隅:指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即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指有人烟处。
韵译
巍峨的太乙山接近长安城都,
山连着山一直蜿蜒伸到海隅。
缭绕的白云回望时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着山但走进却似无。
秦岭主峰把太乙山南北隔开,
山间山谷阴晴却迥异多变殊。
想在山中找一户人家去投宿,
可否方便隔着水询问那樵夫。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名由来於王维名和字。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至公元744年(天宝三年)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首诗大概是诗人隐居终南期间的作品。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