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会宁文学巨匠---毓新老师
我的初中是八十年代中期在这个陇东会宁县城东南乡的杨集中学就读的。在这里我遇到过一位好老师(笔名毓新)的老师,中学时候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兼校团委书记,30年来我们一直有信息来往,从没有断线,知道他在文学道路上已经奋斗到国家级的作家,确实令我敬佩和崇拜。
最近突然想起写写我的老师毓新先辈是因为刚看到他的散文随笔《陇中 那两座坟茔》发表在《北京日报2016年10月25日》上,整版是他的佳作。
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黄土高原巨浪般攒集的峰峦丘壑,凝固为千年如一的静穆,群星捧月一般,簇拥着陇中名山华家岭及北段余脉大墩梁。在大墩梁高昂的脊顶之上,穹隆而起两座坟茔:一座,埋葬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位年轻军长的遗骸,另一座,安息着该军长麾下八百多名壮士的英灵。
八十年前,这里上演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世事轮转,大浪淘沙,人类的生理记忆无法抗拒时间的冲洗,早已淡化.......”
猛然间又一次想起老师毓新先生来。
其实,在甘肃会宁文学上的“二张”(毓新和张德旺)都是我很一直崇拜的文学老师。张德旺先生已经驾鹤仙去两年了。我有空还是喜欢读读他的作品的。
毓新老师年轻正值文学创作黄金时期,他现就职于县教育局。一年前春节回家期间我专门去拜访了我的这位老师
笔名毓新老师,祖籍甘肃会宁县杨集,大学学历,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走上工作岗位后先在家乡杨集中学任教多年,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后从杨集中学调到会宁二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008年前后调入会宁县教育局从事教研室工作至今。他爱好文学业余一直坚持创作,已公开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四十多万字,先后刊载于《小说月报》(选刊版)、《朔方》、《飞天》、《小说月刊》、《芒种》、《短篇小说》、《中国校园文学》等省内外杂志。出版小说集《女儿谣》和长篇小说《绿如蓝》。现任会宁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会宁文学的一面靓丽旗帜。
老师是2013年6月,他荣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会员。这份量是举足轻重的,在甘肃白银市只有两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们都是会宁人,其中一人就是张明先生,作为文联下属的第一个协会,能成“国家”级人物,太了不起了。张明先生经常用笔名毓新发表文章,已公开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40多万字,出版小说集《女儿谣》和长篇小说《绿如蓝》。小说集《女儿谣》获第四届“甘肃黄河文学奖”优秀奖,长篇小说《绿如蓝》获甘肃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助,是甘肃白银市多年来唯一一部获省级立项资助的长篇小说,入选2012年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通过新华书店配发到全省14个市州的所有行政村的农家书屋,是甘肃白银市唯一入选该年度甘肃省农家书屋的文艺作品。
在我心目中,一名国家级别的作家,供职在教育局,估计办公条件也不简单可是当我找到老师在教育局院中靠东边那间办公室时,看到他们3个人在一间办公室集体办公。
虽然快30年没有见过面但因为我一直是他文学的粉丝,网上时常有沟通,老师对我也不陌生。
和老师握手问好后,我自我介绍自己是他的中学时候的学生,老师很热情的泡茶让我坐下喝,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起来,从杨集一别30年了,发现老师变化不大,人显得很年轻和精神。老师现在已经是会宁文艺界的“国家”级能量的名人,但和他聊天还是那样和蔼可亲,我当初忐忑不安的心此刻也放下来了。他多年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已经桃李满天下,名扬天下。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面对面从老家杨集农村聊到会宁县城,从昔日杨集中学生活聊到现在的生活,从学生聊到老师……特别让我惊喜的是老师在百忙中还很关心我参与的爱心。他赞扬我参与的爱心志愿者活动,爱心接力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家乡贫困孩子和农村孤寡,残疾老人,他很高兴也很支持鼓励我坚持做下去。当我聊到现在去农村小学献爱心有的学校老师不太支持,教育局管的太严,一线愿意付出的当地志愿者太少等实际问题的做点爱心很难的时候,老师点头表示理解。
当然和我崇拜的偶像老师毓新先生聊天,最多的还是文学,当然我是个门外汉,从八十年代有“豆腐块”见报到今天还是一无所有,虽然爱好文学,业余喜欢写写,但谈起文学只知道皮毛,对老师所讲洗耳恭听。
老师很有感触的说,搞文学创作是一条很苦的差事,有时你再勤奋但思路会枯竭,无法写出好作品来。在谈到他是如果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时,老师很感慨地说:他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了好老师的引导,小学及中学,曾发表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王汉英老师,让他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在上师范的时候,又遇上了著名作家张存学老师,后来在甘肃教育学院,又遇上了现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的程金城老师,现任《读者》主编的富康年老师。这些良师益友让他的小说创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老师说最让他此生难忘的是1993年12期《朔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夏日的辣子》,他高兴地捧着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暗下决心创作发表更多的小说作品来。
而让老师一举成名的是他的小说《羊腥》,这是他发表的第三篇小说习作。也可以说是他最纯净的小说,小说从一个探望者的角度写一对夫妻在远离家乡的放牧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艰辛,这种艰辛与大地,与羊群,与劳作融在一起,他就成了踏实感,成了恬静感。在谈到《羊腥》创作经过时。老师说,他本来酝酿写中篇的,题目也初步拟为《苍凉牧歌》。1997年4月,收到《飞天》“西北小说新人专号”的约稿函,且距截稿日期不到两周时间,由于手头没有成形的稿子,又不想放过机会,只好仓促动笔了。然而《羊腥》的创作竟出奇顺利,五天完成初稿,三天修改,三天抄誊,然后通过邮局匆匆寄了,且因字数太多(约稿限定万字以内)而惴惴不安。但很快收到回信,说小说已被编入《飞天》1997年第8期。主编李云鹏先生在“卷首漫语”这样评论:“甘肃人毓新的《羊腥》不好读作牧歌,却又是牧歌。有人在这支沉郁的牧歌里接受着洗礼,动情于羊腥的纯美,读者的我们也被感动了。”
老师的《羊腥》这篇小说我几年前已经读过了,我知道老师是从最原始,最落后的黄土高原会宁一个小山沟走出来的,他很熟悉当地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把那里淳朴善良最底层农民艰辛的生活用文字表达出来,他的羊腥小说可贵的地方在于,他让牧羊生活的细微之处散发出这种踏实和恬静的美感,上升到颇具诗性的意境。
《女儿谣》是老师的第一本小说集,在2009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共精选了刊载于《小说月报》(选刊版)《飞天》《短篇小说》《芒种》等杂志的小说15篇,其中中篇小说2篇,共二十万字,全面展示了他的创作能力和实力
老师的小说《绿如蓝》获甘肃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助,是白银市市多年来唯一一部获省级立项资助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的基本生活素材,来源于作者工作其间近三十年的会宁教育。小说颠覆了更多校园题材小说“青春加言情”的内容和套路,将笔墨重心落在黄土高原中部某教育名县的一所高级中学,同时又通过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和经历,联想和想象,不断突破时空限制,转换描写视角,向下深入到贫穷封闭的农村小学和质朴可敬的农家,向上则触及现代都市的高等学府,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再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男女艰难曲折的成长历程,全方位地描绘中小学师生在生活和爱情、学习和工作上的酸甜苦辣与不懈努力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及人格魅力。是一部好读又耐读的作品。《绿如蓝》是老师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会宁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
看到办公室的老师的很忙,我提出要告辞的时候,老师给我赠送了他的《绿如蓝》和《女儿谣》,我如获至宝,告别老师后,我便匆匆忙忙去赶火车踏向南下的列车去打工。
久别家乡,打工南下,闲暇之际,每当捧读老师赠给我的小说集《绿如蓝》和《女儿谣》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先生来,我走到那里,老师给我的书我带到那里,有空就读,越读越喜欢他的作品。
我知道,老师在家乡贫瘠的祖厉河畔写小说,搞创作,很不容易,他写得很坚韧。在创作的路上,他永远心存自信,开心快乐。默默祝愿我的老师-----这位具有国家级能量的会宁人能继续在家乡闪闪发光,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2016年11月于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