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入门资料

  

各位诗友:格律诗词的写作要求应该是 写诗参考《平水韵表》 填词参考《词林正韵》填曲参考《中原音韵》以下是我在网上查找的一些资料,包括格律诗谱,平水韵表;常用词谱,词林正韵;常用曲谱;中原音韵;用新韵的诗友可参考中华新韵。希望这些资料对我们学习格律诗词写作有所帮助。许多人可能认为格律诗难写,因为有太多的规矩约束,其实这就如同我们做数学题一样,你没有1+1=2这样的常识,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都做不了,更不用说乘除和其他的四则混合运算了,而格律诗的很多规矩,其实就相当于1+1=2这一类的常识,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写格律诗也就不会很难了。当然,我只是说入门不难,要想真正写出好的文章,单是了解格律是不行的,但这也不仅限于格律诗体,任何一种文体,要写好恐怕都不容易。好了,下面我就从最基本的句式开始说一下格律诗写作的入门方法。1、基本句式及基本格式 以五绝为例,基本句式只有四种: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其他所有句式变化都是基于这四种基本句式而来,五绝和五律都是这四种基本句式的有机组合而已。其组合后的五绝基本格式同样也是只有四种:一是仄声起仄声收式(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是平起仄收式(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三是仄起平收式(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四是平起平收式(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现在再仔细看看,这几种基本格式不是很难的吧?为了更方便于记忆,我暂且把基本句式中的平声用数字1代替,仄声用2代替,再看下这四种基本格式的情况:仄起仄收式:22112,11221。11122,22211。仄起平收式:22211,11221。11122,22211。看明白了吗?除了首句入韵和不入韵有所区别外,其他几句的格式是不是完全相同?那么平起的格式也是一样的,除首句有所区别,其他三句的格式是完全相同的。明白了五绝的基本格式,七绝就很好办了,就是在五绝的每个句子前面加上两个字,如果五绝是平起的,就在前面加两个仄声字,如果五绝是仄起的,七绝就在前面加两个平声字。因此,七绝的基本句式和基本格式同样只有四种。

2、押韵写格律诗必须押韵,下面讲一下押韵的基本规律,同样以五绝为例(七言的押韵规则与五言相同)  (1)一般是偶数句(也就是2、4两句)才押韵,但如果诗的第一句最后的那个字是平声,那么这一句也应当押韵(那就是1、2、4句押韵,其中第一句可以只押邻韵)。比如韦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因为第一句是以仄声夜字结束,所以只有2、4两句押韵。  (2)押韵必须押平水韵部的平声韵(包括上平声和下平声),并且所押的韵字必须在同一个韵中。比如上面那首诗,“天”字和“眠”字押韵,并且这两个字都在下平声“先”字韵中。这个要特别记住了,虽然简单,但容易忽略。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现在的普通话发音与古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原则上不反对以现代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新韵部来押韵,但是写作时最好注明,网上诗词论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没有说明押的是新韵的,通常以古韵通行的平水韵部来判断,这一点初学者一定要注意,如果你不用平水韵部,而用的是普通话的读音来押,最好在诗题后面注明一下“新韵”。  (3)当诗的第一句是以平声字结束的时候,也要求最后这个平声字押韵,但这个字可以不与2、4句的押韵的字在一个韵里,只要与2、4句押韵的字算相邻的韵就可以了,也就是读起来是平声,韵又相近就可。这种例子五绝中的我不记得,因为比较少。我举个七绝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卢梅坡的“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中,2句与4句的章字与香字是押的平水韵中下平声“阳”字韵(翻翻字典就知道:P),而“降”字也算押韵,但它可以不用与章字、香字在同一个韵中,因为它所在的是诗的第一句,所以有些特殊的待遇,这个“降”(降伏的意思)字所在的是上平声“江”字韵。上平声“江”字韵虽然与下平声“阳”字韵在平水韵中不算一个韵,但比较相近,算邻韵,所以也可。3、平仄变通规则  在格律诗中,基本格式中的平仄有的不能随意改变,如果要变,变就叫“拗”,如果“拗”了,一般得有弥补的,否则不能乱变,这个弥补的字叫做“救”,当然有的拗是不用救的,下面详细说明。  1、在甲句(仄仄平平仄)中,第一个仄声字可以自由地变为平声字,也就是说这个字不一定非要用仄声字;倒数第三个平声字可以用仄声字代替,这叫半拗,可救可不救。如果要救,把这一句的下一句的倒数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就行了;倒数第二个平声字也可以用仄声代替,这个拗必须救,也就是说,这个位置一旦用了仄声字,那么,就必须将这一句的下一句的倒数第三字改为平声字来救。否则,不合格律。  比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字这个位置本应仄声,结果用了平声挥,它是允许的。自字这个位置本应平声,结果用了仄声自,所以用了“班”这个平声字来救,班字这个位置按基本格式是应该用仄声的。也就是说,这两句诗的句式是“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它是从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化来的。  2、在乙句(平平仄仄平)中,第一个平声字,可以用仄声字代替,但本句的倒数第三个字必须由本来的仄声变为平声。比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的平仄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它是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基本格式变化来的,其中“北”字拗,“江”字救。我们可以看到,“雁”字这个位置本应平声,也用了仄声,正如上面说的,这个字算半拗,可救可不救,但这里用了“江”字这个平声,等于把这个半拗的“雁”字一起救了。  3、在丙句(平平平仄仄)中,第一个平声字可以随意变换平仄,没有约束。倒数第一个平声字可以变为仄声字,但倒数第二个仄声字必须同时变为平声字。反过来说,就是倒数第二个仄声字如果变为平声字,那么倒数第一个平声字就必须同时变为仄声字,道理一样。比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第一句基本格式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但倒数第一个应该用平声字的位置,它用的是仄声字“在”,所以,必须同时将倒数第二个仄声位置改为用平声字“歧”。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如果此句 平平平仄仄 中顺手第一个字由平声改为仄声后,一般倒数第二和第三个字的平仄就不能再变了,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此句中倒数第二和第三个字的平仄改变了,那此句中顺手第一个字一般就只能是平声字,而不可改为仄声字。  4、在丁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一个仄声字可以随意变换平仄,没有约束。比如李白的“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它是从“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基本格式变化来的,其中“明”字这个位置应该用仄声,结果用了明这个平声字,也合乎格律,我们也可以看到“白”字这个位置应该用平声字,结果用了“白”这个入声字(仄声),我在上一段已经说过,也是允许的,合乎格律。  总的来看,五绝就是那么简单。首先,掌握四种基本格式,然后就可以按格式填了;其次,在写的时候,有些平仄可以变通,它所有的变通都包括在以上四种情况(1、2、3、4)当中,说过的都能变,没有说过的,都不能变;第三,注意要按《平水韵》来判断平仄(非要按今韵来写当然也行,但切忌一会用平水韵,一会用今韵。);第四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要注意押韵。

一、写作格律诗词需要过三关 网上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不少,也常见一些高手和好的作品,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没有入门的爱好者。本人学习写古典诗词多年,有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对初学者是应该有所帮助的。现在分为几个部分,整理出来,希望能对月光的想要入门的朋友有些帮助。首先需要告诉大家,学习古典诗词,需要过三关,这就是语言关,章法关,技巧关。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诗词的语言不仅是优美的,含蓄的,还应该是凝练的,是诗歌所独有的美,与一般的文学语言和口语有着很大的不同。诗歌的含蓄美、凝练美,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所谓含蓄,就是不能直说,要绕个弯子。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你写的内容,让作者感受出来的。所谓简约,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一首绝句二十几个字,一首律诗几十个字,就是一首长调的词也不过一两百字,要表达作者常年积累的情感,没有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不能完成的。还有一点,是诗歌所特有的,那就是语言的音乐感。含蓄的特点,散文可以具有,凝练的特点,其他文体,比如谚语、对联、超短散文等等也可以具有,因此,都不是诗歌所固有的特点。惟独语言的音乐性,是诗歌所具有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即便如卿卿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音乐已经和诗词离婚了,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没有音乐性,也就是不符合格律的作品,无论好坏,都不叫诗。挂羊头卖狗肉也好,挂狗头卖凤凰肉也罢,总之不是诗歌。我相信真正理解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是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的。因此,要过语言关,必须懂格律。这个话题太长,我不想与任何人争论。不同意的人,我劝你认真地读点古典诗词,待你学会欣赏之后,你会同意这一点。而那些不学习,又对格律持有偏见的人,你可以不看我的文章。诗歌写作要过的第二关,就是章法的把握。有人说叫谋篇布局的能力,其实是一回事。说白了,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什么的时候,还要注意照顾到其他的什么。我们知道,写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布局的方法,比如正叙、倒叙、插叙等等。诗歌与一般的文体不同,它是跳动的叙事方式。如果按部就班,就显得呆板。但如果跳跃的厉害,就容易混乱。因此,如何既艺术地又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把原因结果等等交代清楚,还要受格律、对仗、文字数量等等的制约,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我提请大家注意,掌握章法,是初学者必须过的一关。最后一关,也是最难把握的一关,就是写作的技巧关。关于技巧的内容有很多,没有必要一一道来,比如我们常说的赋比兴,比如那些常用的修辞技巧,还比如象征、暗示、影射等等方法,都是属于技巧的范围。大体技巧使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文章做的更好。三关中,第一关实际包含三个方面。格律知识其实很简单,如果认真地学,有三个月就可以了。如果是面对面地跟我学,半个小时,我就可以教会大家基本的格律知识。懂了格律之后,有个渐渐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从强迫自己使用格律,到自觉地运用格律,再到驾轻就熟,大概需要一年到三年之间,与个人的资质和努力程度有关。我在入门之前是不懂格律 的,也没人教,自己买了一本书看,然后从古人作品中慢慢地去对照。再加上自己天生愚笨,因此这个过程走的长些,也不过一年多而已。语言的含蓄、凝炼是要比格律难的多的问题,这样的努力,首先与作者自身的古文功底和读书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有人的语感好,可以进步很快。有人的悟性高,语言天生出彩。但总之,语言关是个基础。只有过了这一关,才有可能写出不错的诗歌来。章法和技巧,是使诗歌写的更好的进一步的要求,在今后漫长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可以慢慢体会。二、浅谈律诗的章法 先声明两点。第一是浅谈,说浅就是浅,绝对深不了。第二,我没学过什么象样的理论文章,基本属于自说自话,能说明白、听明白就好。所谓章法,就是成章的方法,也就是谋篇布局之法。律诗共八句,两句称为一联。联的说法,估计和中间对仗,象对联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要对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起承转合四个任务,一般由四联分而担之。所以,有时首联又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下面分别是转折联和收尾联。收就是合的意思。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保证思路清晰,自己写的明白,读者也读的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后顺序不能乱。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漫无目的是不行的。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找个话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所谓承,就是继续开头的话题,自然地往下说。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不能没有内在的联系。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我们以写景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写春游,起可以写春游的目的或者是游览的地点或者是时间、原因等等。承接呢,可以放开眼去看,尽情地去玩,笔下自然就是眼中看到的,耳边听到的等等。由开始玩,到玩的具体内容或场景,这样的承接就自然且脉络清晰。转折联或者跳一下写游览中的某些感受,似乎离开了眼前的画面,但却和眼前的画面有很紧密的联系。结尾呢,把这些感受通过某种办法强调一下,直接传递给读者,就合到了开篇游览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颔联写现在,颈联写过去。颔联写虚的,颈联写实的。颔联写辽阔的、粗犷的,颈联写具体的细致的。颔联如果是面,颈联则可以精确到点,等等。总之,必须要有明显的区别才可以。下面我们以杜甫的诗为例,来具体说一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就是很好的起。它告诉我们,作者要去瞻仰诸葛亮的祠堂,这个祠堂就在锦官城外。那里松柏茂盛,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接着,他在颔联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来具体写祠堂周围的景色,渐渐地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这里出句是草,对句是鸟,不重复,而且有声有色。接下来,便开始转。当读者对这个地方稍微熟悉些的时候,作者开始带领我们回忆丞相的生平。他选取了三顾茅庐的历史以及托孤治世的历史,还是个流水对,里边有一定的因果成分,来表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结尾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丞相的无奈早逝,倾情一叹,来悼念这位先贤,多少有些惺惺相惜的成分在。综观全诗,我们虽然是到结尾才知道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但我们读前边的时候,也是很清晰的明白作者的思想脉络的,这就是章法的完整和清晰。律诗的章法,不是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刚才的这首作品,是标准的正叙。章法除了正叙外,还可以倒叙和插叙等等。而根据不同的内容,安排不同的章法,是更为深邃的道理,因篇幅原因,先谈这些。格律诗词入门讲座(2) 诗词入门过三关 诗比起任何文学样式,形式艺术更为见重,而旧体诗与新诗之别,形式艺术是最为显著的因素。撇开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素养、性格、志趣、情感种种根本性问题不说,旧体诗作者必须首先着重地掌握形式艺术,这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归纳为过三关。一、语音关 语音关。也就是格律关,包括平仄律、韵律及体式牌谱,这是旧体诗词形式艺术的基本,以此形成诗词外部结构---即语音流的节奏感、声律感、平衡与参差感等等。这是创作旧体诗词的“天下第一关”,不过此关根本就写不出典型的旧体诗词。这已是共识。可以说至今绝大多数写旧体诗的人都在此关下徘徊,费尽心机。但也因此造成认识上的错位,把它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以为过了这一关,诗就完成了;反之又认为不合格律就根本不是诗了,须知,诗词也是从无格律演变为有格律的,一些非格律诗流传下来优秀篇章也比比皆是。不错,格律诗词是自唐代以后逐渐成为一种“正统”文人诗词。因这种认识造成的心态,促使许多诗人在格律面前束手束脚,皓首穷径,浪费了不少精力,有的人到底也写不出一首真正的好诗来。如果你偶然领悟一个绝好的句子,因为格律上的原因而放弃他,或换一个、几个字来调整它的平仄而破坏了原意,也实在可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挣脱格律的约束(但应把握在律诗规则中最忌讳的毛病不能迁就),也不要因为遵循格律而害了诗意。因为格律是最外在的,最易被人察觉、辨别的,因此必须首先纠正上述错位,解除学诗者的紧张、偏执心态。第一关必须过,但“第一”不是“唯一”。过了山海关,长城还有万里长呢。二、语义关 语义关。也就是文字关,咬文嚼字关。现有几种偏向:1)好古、仿古,专挑古奥僻涩的古文言来用,还有人专爱堆砌僻典,一是认为这才是“主雅”,二是以此炫博。2)无视文法,为了凑五言七言,或迁就平仄的韵律,造句时完全不顾文法,出现我们常看到的“群远足”、“鉴前头”、“兴戍技”、“威却敌”等等句不通、意不明的词句。写旧体诗,因为格律限制,也有的是为了强化弱化表现的需要,错列、省略、变性、假借之类的文学调整,古今难免,有时是必要的,但必须:一注意文法,二符合习惯,不可胡乱堆垛。例如,古人有“风雪夜归人”句,原意是“风雪人夜归”,为了押韵,才将语句倒置,但意思没有变,大家一看就明白,也符合文法。如果为了顾忌韵脚把“杨柳”倒置为“柳杨”、黄鹂”不能颠倒为“鹂黄、把“山水”倒置为“水山”就未免有些牵强,甚至读起来有些滑稽。3)陈词滥调太多。有几种原因,一是传统积累丰厚,许多词藻已达极致,许多意象已达定格,古诗读多了的人,提起笔来,不假思索便函顺笔而下了。二是约定俗成的社会浒语言的互感互侵。三是政治概念语言及其相沿成习的定格象征语言。这三种语言汇成了当代诗词取之不尽的水库,实在是一种灾难。这也是当代诗词精品较少、许多诗令人感到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究其根源,还是缺乏独创、首创精神;其次是素养低,掌握词汇少,却又不惯于低头从群众中寻觅;还有就是政治上的余悸,用现成的保险、方便以及炫博等等心理障碍。这是诗人的又一大关,此关不过,哪能写出好诗来呢?三、语气关 语气关。有位学员,诗词写得不错,格律固然严谨,并且言从意顺,字字到位。据他说,每写一首诗,都要摊牌修改,甚至废寝忘食,还要请教别人,一字一句地推敲、锤炼。在肯定他的上口之余,总觉得有某些不足,味之再三,最后才司察到,是因为太“实”,诗中每个字,都似乎是咬着牙嘣出来的。读去,有金石感,总体效果上却缺乏贯通之气势。譬如农田,泥土太板实,庄稼长出来又瘦又硬,不神气。他前两关是过了,过得挺实在,却没有过好这第三关——语气关!那么,此关怎么过呢?固然要首先注意诗的总体效果,立意新、深,结构顺、达,不要停留在讲究格律和咬文嚼字上;同时,更要注意语言的气势通。怎么能贯通?大而言之,要注意语言的个性化、生活化、大众化,提倡戛戛乎独造,自然便有了神彩。小而言之,就是要注意实字虚字的合理化安排。板实的泥土要掺水掺沙才透气;景物密集的画面,要留出虚白以相补相生,太实太密的诗句,也要加上些虚字来传神,来气势化。在这方面,口语是诗人锻造语气的重要借鑑与源泉。这样,才算走完了长城。每位诗人,都起码要具有“过三关”的决心、勇气和本领。写每一首诗,都要拿出“过三关”的魄力和耐力。如果诗人们都能以“过三关”的姿态投入创作,以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我们诗坛的态势必然会改观,我们必然会看到像长城那样的龙虎之姿、蜿蜒之势的妙篇佳作,风起云蔚于我们的诗苑。格律诗词入门讲座(3)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格律诗词入门讲座(4)古代诗词的对仗 除押韵和调平厌外,对仗是诗词格律的第三个内容。所谓“对仗”,就是对倡 ——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它的种类很多,从内容看,可分为正对和反对,其中又有工对、借对、邻对、宽对之分;从形式看,有流水对、扇面对、错综对、半对半不对等。所谓“正对”,指的是出句和对句描述相同或相近事物的对仗,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所谓“反对”,指的是出句和对句描述相反事物的对仗,如“山重水复疑元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工对”,指的是对偶工整的对仗,如属于同一小类事物的名词构成的对仗,经常并列使用的名词的对仗,否定词或反义词构成的对仗、双声词或叠韵词构成的对仗等;所谓“借对”,指的是借用某个字的字音或字义,来跟它相对的字构成的对仗,如“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王安石:《江亭晚眺》中的“清” 是借“青”的音与下旬的“白”相对;所谓 “邻对”,指的是相邻商类不同事物的字词构成的对仗,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绿树”和 “青山”都是花木对山水的邻对;所谓“宽对”,是指词性相同的字词构成的对仗,这是最自由、应用也最广泛的一个对仗;所谓“流水对”,是指意思前后连贯、位置不能颠倒的对仗,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谓“扇面对”是指隔句为对的对仗,如“缥缈巫山女,归业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白居易:《夜闻筝》)两句中,上旬的“缥缈巫山女”对下句的“殷勤湘水曲”,上句的“归来七八年”对下旬旷留在十三弦”;所谓“错综对”,指的是相对仗的字词相互交错、不是在相应位置上的对仗,如“上方鸣夕磐,林下一僧还” (刘禹锡:《宿北山禅寺兰若》)中的'“上”与 “下”就是错开对仗的;所谓“半对半不对”,是指全联中只有一部分相对,而另一部分则对仗不工或根本不对的对仗,如 “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李蛰:《过聊城》)中,“渤海”和“中原”对仗工稳,“新开府”和“尽点兵”却并不对仗。古代诗词的对仗有两条基本要求:其一,在两句相对时,相对字词的词性要相同或相近。这里所说的“词性”,与现代汉语的词性有所不同。它大致可分为十三类:名词类,如日、月、花、草等;专有名词类,如黄河、太行等;方位词类,如上、下、前、后等;数词类,如单、双、千、万等;代名词类,如吾、汝、谁、君等;形容词类,如轻、重、明、暗等;颜色词类,如红。白、苍、翠等;动词类,如耕、织、爱、恨等;副词类,如忽、渐、屡、只等;虚词类,如与。同、而、于等;连用字类,如骨肉、浮沉等;联绵字类,如芙蓉、磅磅等;重叠字类,如悠悠、滚滚等。此外,还有双声字类如,寥落、流离;叠韵字类,如谴绪、膝肋等。其中,名词类包括的字词最多最杂,因此又可分成许多小类,如天文类、时令类、千支类、地理类、器物类、衣饰类、形体类、乌兽类、花草类、人事类等等。古代诗词的对仗,就是要求相对的字词词性相同或相近。相同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工对”;相近的,就是前面所说的“邻对”或“宽对”。其二,在两句相对时,还要求句子的组成情况相同或相近。比如,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对 “不尽”,是定语对定语;“落木”对“长江”,是主语对主语;“萧萧”对“滚滚”,是状语对状语;“下”对“来”,是谓语对谓语。这样的对仗是比较工整的,此外还有不太工整的,也就是句子组成情况相近的。下面分别对古体诗、近体诗和词的对仗作一些简要的介绍:(1)古体诗的对仗。古体诗的对仗不受格律的限制,仅仅是一种修辞上的需要。唐代以前,古体诗中常用对仗。尤其是六朝时,因受骄文的影响,诗中的对仗更加多见。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总共二十句就有十八句对仗。唐代以后,诗人在写古体诗时着意追求古拙,尽量不用或少用对仗,如杜甫的《新婚别入总共三十二句竟没有一处对仗。古体诗即使用了对仗,也是十分自由的:①位置不定。可以在诗首,如李白一首《古风》的开头:“黄河走东俱,白日落西海”;可以在诗中,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第四、五句“高者挂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拗”;不过,最后两句一般不用对仗。②句数不限。可以只有两句,也可以用于多数句子。如陆游的《夜出》共十二句,前八句都用了对仗。③不求工整。有的对仗只是意思相对,字词并不相对。④不讲平厌。⑤不避重字。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李白:《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近体诗的对仗。近体诗的对仗,主要是律诗的对仗,绝句的对仗是比较自由的。①律诗必须对仗并遵循格律,虽有不用对仗和不按格律的特殊例子,但实属罕见。②律诗对仗的位置固定,句数固定,一般是第三。四句(人称“颔联”)和第五、六句(人称颈联如白居易的《钱塘潮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鸯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外,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全诗只有一联对仗,又多在颈联;虽也是两联对仗,但位置不定;三联对仗,四联全对仗或全不对仗。③律诗除对仗位置和句数外,还有其他一些格律规定:对仗的句子要合乎平厌格式;力求用工对;避免重字;避免合掌,所谓“合掌”,是指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情况没有区别,就像人的两只手掌相同一样,以徐矾的《春日游园池》为例:“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依曲诸,古渡人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荫。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其中的第三、四和第五。六句对仗格式完全相同,这就叫“合掌”,一般是应尽量避免的。④绝句的对仗可用可不用,位置也不固定。但只要用对仗,就应和律诗一样讲究平厌,避免重字,力求工对。(3)词的对仗 词是很讲究格律的。哪些词牌用对仗,哪些词牌不用对仗,用对仗的又用于何处,词谱上一般都有规定。从中,可以找出这样一些规律:①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常常用对仗。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 、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其中,字数相同的相连两句,都用了对仗。②相连两句的字数虽不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相同,也存在对仗的可能性。如:辛弃疾的《声声慢》中:“有东南佳气, 西北神州”;文天祥的《齐大乐》的:“看半砚蔷蔽,满鞍杨柳。” ③对仗时,相对的字词不一定平厌相 对。如苏拭《江城子》中的“左牵黄”与“右擎苍”,“左”对“右”是厌对厌,“牵”对“擎” 和“黄”对“苍”是平对平。这就是不计平 厌的一例。词用对仗时平厌是否相对,取决于词谱中对词中各句的平厌规定。④对仗时,允许重字。如苏拭《永遇 乐》中的“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如”是重字。⑤相连两句对仗时,即使不在开头,也有韵脚相对的情况。如苏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虽是下阀的六、七句,但“合”和“缺”同为韵脚。以上规律并非十分严格。一般他说,词的对仗并不固定。即使词谱上有规定,也可以不照此办理的。格律诗词入门讲座(5) 吟诗作对话沧桑(一) 一、花鸟月雨声声叹 人之感情,分喜怒哀乐。哀,自古就是诗词咏叹中一个恒久的基调,但同是一个“愁”字,不同的人却借不同的事物抒发出来。柳永有“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孤灯冷衾,写出长夜漫漫的凄清寂寞;而欧阳修却有“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青青河边草,道尽滚滚红尘的哀伤叹息。不同的景物在悲伤的舞台上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也演绎着不一样的意蕴。1、花亦悲 “感时花溅泪”,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元曲有“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这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物全非,连聊以追思的桃花都不复存在,悲夫?哀夫?深深哀叹,旧爱不返,只能自蓄辛酸。无怪乎《十二月过尧民歌》中唱到: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飞絮杨柳,却留不住郎君;桃花拂面,带来忧雨愁云。独守空闺的愁闷恰恰寄寓于春天的桃红绿柳中,乐景与哀情相交映,更显其哀。同样地,另一边厢,芙蓉已尽,却依旧不见君归来。“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夏日亭亭而立的芙蓉俨然成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象征,诠释着兰芳枉待的悲凄。“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张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现伤春之心态,而晏殊亦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岂止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院门深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之心,心在门内,即闷,闷极无聊,才临老伤春。五彩缤纷的背后,原来都有着不同的泪水与寂寞。2、鸟同愁 花既婉约,鸟更多情,泣血的杜鹃,缠绵的鸳鸯,纷纷传递着阴郁时候的心语。“杜鹃啼血猿哀鸣。”乐天以一杜鹃鸟,写出被贬的悲哀与无奈。刘长卿写道“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此栖迟”就是指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那般惶恐不安的生活,暗喻了贾谊的侘傺失意,作者迁谪的痛苦也因此展现。如果说被谪是一种悲哀,那么寄人篱下则更多是无奈。“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鹦鹉学舌于金笼,显然是寄人篱下,其辛酸自不待言。“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还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鹧鸪在古诗词中一直充当着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前朝旧事纵然风光,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只能透过鹧鸪声声抒发那份感伤与凄凉。燕语莺歌,不尽是欢愉,或许还隐藏着深深的失落与叹息。3、月共哀 《红楼梦》里有一经典的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诗魂冷月,可见月亮在国人,尤其在诗人心目中的比重,月与人事,有着无以开解的情结。《琵琶行》中几次以月亮显忧愁。“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皎洁的秋月与瑟瑟西风,恰恰透出一种难言的凄凉。愈是明朗的月亮, 愈会勾起无法团圆的哀思。对月长叹的又岂止乐天居士一人?柳永的两首词——堪称别离词之双璧——《雨霖铃》和《采莲令》均以月亮为景。“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月华收,云淡霜天曙。”月影临江,照尽离人泪。惨淡的月色,使心情更为黯然。夜空的明月宛然是凄清的代表,徒使野客添愁。星有万千相辉映,月却无伴自飘零。孤单的月亮往往会引起寂寞人的愁绪。“月沉时一般孤零。”轻轻一句,就写出那一份孤单与顾影自怜的怨恨。“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月也孤单,人也孤单,几句吟唱,一番对比,女主人公的辛酸便跃然纸上。真是梓泽余哀,默默诉凭冷月。4、雨俱怨 纷纷点点的雨水也许很像女子面上的眼泪。《长恨歌》就用“一枝梨花春带雨”来描述杨玉环的面带泪痕。或许正因为如此,敲窗的细雨,才凝结着无数人怨绪愁肠。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句。细雨梧桐的凄凉,夹杂着身世飘零的伤感催断人肠。“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风”“雨”渲染了愁闷,寒冷的不仅是身,还有寂寞的灵魂。辗转难眠之际,也许愁思一如百年夜雨,无休无止,绵绵不绝。才有《春喜来》“独自寝,夜雨百年心”之句。“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之愁。”柳永把忧愁写成像云雨一样翻江倒海,足以见怨之深,恨之切。临风洒泪,点滴细雨共泪水齐飞。风雨夹杂的叹息或许还会继续下去…… 花鸟鱼虫,风雨雪月,自然之景何止千千万万,也许还有更多的东西寄托着人们的声声叹息…… 生命有了不能言说的痛,光靠叹息有岂能尽抒心意?只能重重诉说,让飘零的命运铸就那些刻骨铭心的文字。二、人生命运重重诉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向来蕴涵着多姿多彩的主题,有的是缠绵悱恻的艳情之作,有的是壮烈激怀的爱国之作,有的是郁郁寡欢的叹世之作,有的是看破世情的感伤之作,还有,还有……我感于文人墨客中的咏叹人生、命运无常的作品,只因它们具有隽永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1、人生苦短 自古以来,人生的短暂为无数人所叹息,对此的吟咏当然也就不同凡响了。诗经中有云:“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曹风蜉蝣》,早在先秦,咱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来象征时间的短暂。“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晏殊《木兰花》,到了唐宋,古人又用“燕鸿”“莺归”等景象来比喻岁月蹉跎,时光易逝,进而感叹人生的易逝和短暂。另外的还有“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中的“春梦”秋云“,《琵琶行》中“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秋月”“春风”,指的都是人生的苦短和大好年华的飞逝。这类作品还有很多很多,我不再详举,它们都告诫着后人,人生虽短,但只要学会珍惜利用,再有限的人生也会得到无限的延伸。2、命运的兴衰 文人墨客们多为不得志者,或怀才不遇,或仕途坎坷,或退隐山林,或恣情名山大川。他们所留下的作品有血有泪,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之瑰宝。其中,屈原大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楚辞涉江》,作者用“接舆”“桑臝”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朝廷、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感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以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自己虽胸怀壮志,但不被重用,请缨无路的愤懑之情。虽然有人为怀才不遇而叹,但仍有人对将来充满豪情。王维的《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太白”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跃跃欲试的壮志。“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多少古人为得功名大业,如飞蛾扑火般投进黑暗的官场,奉献他们的青春,但命运的兴衰又有谁能预料呢?3、缘起缘灭 人生、命运的无常是难以避免的,在人们的心中,家人朋友的团圆则是这无常的一点赠礼。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缘起缘灭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古人对团圆的向往、赞颂总不缺少。“真珠帘卷丕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在词中用“明月”象征团圆,秋月皎洁,美景当前,亲人却在千里之外,年年如是,渴盼团圆之心愿满溢心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美好的、与家人团圆的心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愁绪。人总是在思念与向往间流浪,而皓月则是他们寄托乡愁的明镜。“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人生的变换无穷造就了人生的丰富绚烂;“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命运的兴衰变化突显了命运的神秘丰盈。认识古人的思想精华,更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脉搏,让我们懂得珍惜身边的景色,珍惜身边的小事,珍惜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果说人生苦短让人倍感伤怀,那么爱情将会是人生的一方港湾,在风雨以后让人有一点依靠,有一点温暖。花前月下,常常谱写出比翼连理的欢愉。三、 比翼连枝痴痴情 从古到今,为人传诵的爱情故事多不胜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随便也能举出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凄美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对白等等,都莫不成为一时传诵的佳话。那么,我们就总结了几种类别来表达的爱情。1、双鸟寓爱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见到最多的是用鸟来表现的爱情,因为鸟所表现的爱大都是体现了坚贞、牢固、恩爱、相思的。其中用的鸟是鸳鸯、燕子,而喜鹊、雎鸠也有出现。刚才提及的《孔雀东南飞》中出现的诗句“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而《一丛花》中的“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中鸳鸯都是象征夫妻的恩爱及矢志不渝。而大家所熟悉的《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中“雎鸠”则是一种贞鸟,表示坚贞的爱。而燕子出现的诗句,则大都是用做对比反衬,写出了相思的痛苦与寂寞,而作者晏殊则是一个代表人物,在《蝶恋花》与《清平乐》中都出现了这类型的诗句。不单是鸟才能表现爱情,其他动物也是可以的:如《诗经卫风有狐》的诗句“有狐绥绥,在彼其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就写到狐狸独行求偶,象征丈夫在外流离,也写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2、花木传情 有用鸟表达爱情,当然也有用花草表达爱情,可谓多姿多彩。而他们所表达的也各不相同:在《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就用“松柏”与“梧桐”所象征的东西比喻爱情的常青和永久。说到草,可能诗人认为草的地位比较低一些,表示的都带有一些怨恨:在《孔雀东南飞》中“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蒲苇”比喻爱情的忠贞没能长久保持。而《诗经邶风谷风》中“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就用采撷葑菲取叶不取根比喻丈夫只取姿容,不取品德。而花的比喻大多是相思之情与感慨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3、明月喻贞 除了以上两大类表达方式的爱情,其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如有月亮表达的爱情,欧阳修的《生查子》中提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中月亮就象征了爱情的幸福和永久。而《赋得自君之出矣》中的月又别有一番景象“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中皎皎的明月又象征了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与忠贞专一。另外,出自典故的爱情的典故也不少,如李商隐的《锦瑟》,《马崽》和晏殊的《木兰花》都用典故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憧憬和对昔日爱情的怀念。既然有了相遇相识相知的甜蜜,就不能不夹带离别的痛苦。因为每一次相逢,恰恰就是下一次离别的开端………… 格律诗词入门讲座(6) 吟诗作对话沧桑(二) 四、远山依柳悠悠恨 俗语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说,又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理。因而,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许多离别之事发生在我们身边。从古到今,毫无例外。那么,古人是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内心的那股离愁别绪呢?1、杨柳送别 柳,是古人抒发离愁别绪的常用之物。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送别的名曲中,诗人运用柳色来象征离别。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杨柳”;晏殊《蝶恋花》中“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的“杨柳”都象征着离别。2、花月寄情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柳永《采莲令》以月亮的华辉为背景,渲染出别离的痛苦。“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送严士元》既写出日落去帆的景色;又暗带出了两个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注和忧虑。“河桥风雨夜推篷”——《赠周歧风》。“风雨”和“夜”的场景,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依依惜别的凄切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乱烟笼碧砌”。——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烟”形容夜烟弥漫,表达了诗人离别心情的迷乱。3、山水留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迢迢不断向前去的“春水”比喻作者的离愁,离家渐远,思念渐深。“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韩缜《凤萧吟芳草》,以“芳草”、“露珠”比喻泪水,哭泣相送远去的征轮。欧阳修的《诉衷情画眉》“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中长”的“山水”;《诗经邶风雄雉》的“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中的“雉”;《一剪梅》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都象征着离别的人事或离别的感受。还有杜牧的《赠别》中有两句是这样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借蜡烛的垂泪,来表现自己内心沉痛的离愁别绪。只因为情深无边,临别不禁依依难舍。这里是以蜡烛象征离别之情。…… 到这里,我想你们应该对诗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一些了解了吧!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到那时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当分别之时,到痛苦之时,在流泪之时,不妨学学古人那样,作首诗,写首曲,来表达你的感情吧!正因为有了那催断人肠的离别,才会有一份恒久的思念。临风洒泪,吟出心底相思。五、秋风江水绵绵思 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在人头脑中总是有所反应的,而其中就属思念的“魅力”最大。它的产生与爆发带给人力量:回味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平凡的人都深深地体味到思念的甜酸苦辣。而这种感觉,在我们小组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更是身同感受,诗中的意象更是突出了这一感情的精髓所在。1、江风飞鸟思乡情 思念的“魅力”使漂泊在外的旅人不畏艰辛,奋发前进。《长江万里图》中的“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诗人由江水东流而联想起自身的飘零,江水奔流万里,人亦飘泊万里,故乡的梦从反面衬出游子的悲哀,东去的江水,又从正面映出游子的无奈,充分把诗人对于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王勃《山中》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映衬旅思乡愁,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鹧鸪图》中的“烟雨萧萧苦竹秋,感人常自叫钩辀”,借“鹧鸪”与“苦竹”表现游子乡思之愁和羁旅之苦,着意渲染出一种凄清寂寥的色调氛围与哀怨凄切的情韵。而《小桃红》中的“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通过描写秋江烟波如画的秀美景色,引出浓郁的思乡情愁。在《秋望》、《上太行》……中也体现了思乡的哀怨、无奈与痛苦之情。2、青山涌泉思国情 思念的“魅力”使离国多年的友人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人月圆》中的“怅然孤啸,青山故园,乔木苍苔”,一系列的景物勾起了作者对故国的沉痛的思念之情,这缕缕思国之情的哀令人心酸不已。而《诗经邶风泉水》中的“毖彼泉水,亦流于湛。有怀于卫,靡日不思”中以“泉水”的涌流不止表达诗人对于自己祖国的怀念。3、遥山远水思爱情 思念的“魅力”使在家等待的女子无怨无悔地持家生活。《十二月过尧民歌》中的“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写了女子对离别的心上人的深沉的思念,这其中女子的思念也表达了她心中的爱意,让人既同情又同时替她感到无奈。这一切的一切,正因为有了思念,有了牵挂,在冥冥之中给人以力量。遥山远水、江风黄叶、飞鸟圆月……这些意象在思念的范畴中,诗人的妙笔,诗人的寄怀,更让我们体会到古诗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韵味。格律诗词入门讲座(7) 一、格律诗词用“字”---辨别古音平仄一些规律 要搞清楚一个字古音的平仄,朋友们一般都会查阅《平水韵》。但是如果问“桌子”的“桌”字,古音平还是仄,可能好多人都会傻眼,因为《平水韵》里查不到。其实,区分古音的平仄,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我们知道:1.凡古音的平声字,至今仍然全部读平声;2.古代大部分仄声字(上、入、去),到现在基本上仍读仄声;3.只有部分古入声字(古仄音)到现代读为平声。也就是说:只要搞清楚那些古入声字的基本特征,区分古音的平仄就容易了。按现代普通话语音衡量,古入声字有以下特点:一、普通话阳平声(二声)的字里,凡声母为b、d、g(不送气塞音)者,除“甭”、“雹”之外,一般是古入声字(仄音)。如白、达、得、狄、蹀、铎、夺、隔、格、国等。二、普通话阳平声(二声)的字里,凡声母为j、z、zh(塞擦音)者,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绩、击、凿、集、激、极、质、直、值、植、哲、杂、辙、泽、札、浊、卒、择等。三、普通话读音为fa、fo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发、佛、罚、法、伐等。四、普通话声母为b、p、d、t、n与韵母“ie”相拼的字除“爹”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别、瞥、撇、灭、跌、牒、铁、帖、蹑、涅、臬等。五、普通话里凡声母为k、zh、ch、sh、r与韵母“uo”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阔、廓、卓、浊、茁、灼、酌、濯、说、烁、硕、弱等等。六、普通话里,凡韵母“ue”的字,除“瘸”、“嗟”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雪、学、血、月、约、决、觉等等。七、普通话里,凡声母d、t、n、l、z、c、s与韵“e”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策、得、恻、德、勒、讷、责、则、泽、忒、瑟、色等。小知识:入派三声古汉语分四个音调,即平声、上声、入声、去声。由于语音的变化,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变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没有入声。现代的阴平、阳平字,大致相当古代的平声字;现代的上声和去声字,大致相当古代的仄声字。为什么说大致相当呢?因为古代的入声字,已分别转为现代普通话的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里去了,这就叫“入派三声”。古入声字转为今上声和去声的(三、四声),古今音都为仄——今音为仄的字,基本上古音也仄;比较麻烦的是那部分转入今平声(一、二声)的古入声字,今音为平,古音为仄。二、格律诗词中的句法句法十分简单, 1、记住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平仄而言的。意思即:格律诗词中每一句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计较的,而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清清楚楚。如果第二个字为“平”,那么第四个字必定为“仄”、第六个字必定为“平”,于是二四六的分布为:“平仄平”,另外一种为:“仄平仄”,近此两种!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句中二四六的字为“风度门”,其平仄分别为:“平仄平”。又如“不仅长江滚滚来”句中二四六的字为“仅江滚”,其平仄分别为:“仄平仄”。这是格律诗词的句法规律。当然,由于词的复杂性,词中的句法在每一个词牌中均有规定,可也基本上遵循这一规律的。2、犯孤平所谓孤平,就是句中某一个字是平声,而它左右两个字都是仄声,这在格律上来说是“犯孤平”。如白居易一首律诗“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中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句,“明”字就犯了孤平。对于句首字和句末字,是没有“犯孤平”的。对于仄声字,也没有“犯孤仄”一说。3、犯三平、犯三仄一般,这种情况是针对句末三个字而言的,也就是句末三个字全是平声或者全是仄声,在格律上是不允许的。如“迢迢隔阻江湖天”,最后三字“江湖天”是全平,犯了三平。如“回首韶华几十度”,最后三字“几十度”是全仄,犯了三仄。综上所述,格律诗词的句法是有讲究的,主要有以上三个要求,完全按此成句,便符合格律。这三个要求中,第一个要求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是格律诗词成句的依据。三平、三仄也应避免。而孤平的要求相对来得宽松些(古代诗歌中犯孤平的情况比比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孤平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三、格律诗词中的成篇(1)--格律诗格律诗词中的成篇有两个要求:平仄和押韵。1、相对与相粘原则--平仄先举例说明: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鹊楼》家喻户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我们先分析它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完全符合句法。那么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又如何?我们看每一句的第二、四字,平仄如下: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我们发现:第一、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第三、第四句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叫做“相对”。而第二、第三句的平仄完全一样,这种情况叫做“相粘”。格律诗中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关系就这么两种。我们可以把每两句作为一个单元(其实相对于“对联”),单元里的平仄“相对”,而单元之间又“相粘” 2、押韵的要求格律诗中押韵有严格规定的:一是偶句之间必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二是押同一韵部里的韵。这一点不很绝对,因为随着发音的变化,古代同韵字到了现在可能就不同了。所以现在有人写格律诗歌专门注明押今韵的。三是一般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如柳宗元的五绝《江雪》,就是押的仄声韵。根据平仄和押韵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格律诗的28种形式:格律诗词入门讲座(8) [ 二十八式格律表 ] (平韵诗十六式,仄韵诗十二式表)【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入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入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平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入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入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一)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二)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四)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七绝二式表]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一)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二)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四)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七律仄韵二式表]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怎样填词一、倚声填词与词律  词是唐代新兴的一种韵文学,称“曲子词”、“长短句”、“歌曲”、“乐章”等。它是配合隋唐以来浒的新的俗乐——燕乐的歌词。公元六世纪后期,即北朝北周时,中原地区已有许多来回自西域的东工和歌妓,他们带来了印度系的西域龟兹音乐。这种音乐是以琵琶定律的,使用七音阶,旋律热烈活泼,曲调优美动听,甚为中原的上层社会成员和普通民众所欣赏。中国音乐理论家郑译听龟兹乐师苏祗婆弹奏琵琶,发现所用的音阶比中国古乐多两个半音阶。他于是将古乐的宫、商、角、徵、羽五音,加上变宫、变徵而为七音,又与古代十二律吕的理论附会,于是七音与十二律吕旋转相交而构成八十四调。这是一种论的推演,但自此以琵琶定律、七音阶、实用二十八调便形成新的流行音乐——隋唐新燕乐。“燕”即“宴”。燕乐及施用于宴会的音乐。中国古代宫廷和贵族之家的宴会所用之乐也燕乐,但隋唐燕却是当时新兴的流行音乐,或称“胡乐”,它与中国古乐在音阶、调式、乐器、演奏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现在敦煌文献中尚保存了唐代燕乐曲谱《西江月》、《倾杯乐》、《南歌子》、《浣溪沙》等十四谱,经音乐考古家的破释,我们仍能听见繁声促节、激动似的乐音。  公元1900年中国西北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近两百首写本曲子词,它们是中国最早的燕乐歌词,其中有初唐的作品。它们是有格律的、长短句形式的新体音乐文学。中唐以后文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尝试作词,至宋代词体便繁荣兴盛而成为时代文学了。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学是先有歌词——诗,然后由音乐家根据作品内容配上相应的乐曲。这就是以“以乐从词”,它是以歌词为准度的。唐代新体音乐文学——词,则是音乐家创作了乐曲,然后由文人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制作歌词。这就是“以词从乐”,它是以音乐为准度的,故称“倚声填词”。中唐词人刘禹锡根据当时流行的乐曲《忆江南》作了一首词: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氵邑)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作者注明,此是“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于是形成了这样的长短句。依曲拍为句即是倚声填词。只有精通音乐的词人如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等才能做到倚声填词。他们之中的一些词人还可对流行的乐曲加以改制,或自己作曲——自度曲,而所配的歌词力求声韵与音乐的和谐,所以歌妓演唱起来特别谐婉。自从词体在宋代盛行之后,一些不谙音乐的文人也喜好歌词创作。他们不能倚声填词,于是便以著名词人的作品为范本,模拟其声韵格律。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是范本,后来文人填词,便可不再根据此调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去审音配词,只须根据范本每字的平声或仄声和用韵规则去填写即可。自南宋以来,尤其是词乐失传之后,文人作词只能依名作的声韵为谱而填写了。  明代后期的词学家们对唐宋词调的声韵规则进行整理,制订词谱,便于人们学习填写。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词学家万树的《词律》二十卷刊行,它实为词谱,考证精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康熙五十四年(1715)王奕清等奉朝廷之命修纂的《词谱》四十卷是含有大成之著,成为我们现在按谱填词的标准。二、词律的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到唐代形成了格律。唐人将这种具有格律规范的诗体称为“近体诗”,以便与古体诗区别开来。词体是讲究格律的,它诞生在中国古典格律诗体形成之后,成功地吸收了近体诗声韵格律的经验而加以发展,因而从文学的观点来看,词律、七律和排律,其格律都是由字声、韵、体式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词律的构成是较为复杂的。清代学者宋荦说:“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这尚不能完全概括词律要素。词律构成的要素有:(一) 调词体是以调为单位的,每调有自己关于格律的特殊规范,因而我们讲词体格律绝不能脱离调。各个词调的格律是不相同的。(二) 字数词体的字数依调而定,短者是《十六字令》,仅十六字,最长者为《莺啼序》二百四十字。当然也有字数相同的词,例如《浣溪沙》《归国遥》等都是四十二字,但它们的句数、用韵、平仄、句式则是积压异的,作词必须严遵每调所规定的字数,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三) 句句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字各式。句数最少的四句,多的有数十句。这些,每调都有具体规定。(四) 片词体由一段完成的称为“单调”,如《忆王孙》。词体由两段组成的称为“双调”如《菩萨蛮》等。其中前段称为上片,后段称为下片。双调是调体中最普遍的。词体由三段组成的如《兰陵王》《夜半乐》等,称为“三叠”。词体由四段组成的如《莺啼序》,这极为罕见。在书写排印时,每片之间必须空格,以表示分片。古人歌曲演奏完一曲,曲终称为阕。词是付诸歌喉的,故一词也称一阕,双调的上片称上阕,下片称为下阕。(五) 字声词的每调字声平仄各有定格,每调内也有某些字声是可平可仄的,凡此皆应按词谱的规定。我们作词时切忌随意更改字声平仄的规定,而且应注意词体是没有什么通行的平仄定格的句式,因为句中平仄是随词调而定的,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数个仄声字或平声字组成的拗句。(六) 韵词体用韵分三类,即平声韵、仄声韵和入声韵,每词调缘有规定。  的确词比格律诗的格律复杂得多,显然给作者的束缚和限制也愈多,但词体格律的复杂和严密,表明其形式的精巧,艺术色彩尤为丰富,所以它是中国古典格律诗体中形式最完美的,具有春它诗体所难及的优长,“能言诗之所不能言”。三、词的用韵 唐宋词的用韵,虽然是参照诗韵,但实际比诗韵宽,诗的韵部绝不容许与他部或邻韵相混。而在词中则可。诗不使用方音协韵,而在词中则可。格律诗用平声韵,而词以调为单位,每调关于用韵皆有特殊规定。词体用韵情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一首一韵,或平声、或仄声韵。2、一词多韵。3、同部平仄互协 4、限用入声韵。除此之外,还有叠韵、数部韵交协和长尾韵等。关于入声韵。诗韵中入声虽然单独为一类,但在具体使用时归进仄声。词韵则分为平声韵、仄声韵、入声韵三类。某些词调按规定只能用入声韵的,不能任意改变。如《满江红》、《贺新郎》、《忆秦娥》等调。词的用韵应明确四点:词韵大致参照诗韵,但有区别;入声韵在词韵中是单独的一类;词韵分为十六部;词的用韵规则依各个词调而定。四、词调的选用 词调是唐宋燕乐乐曲,它们来源于印度、西域、河西走郎的流行曲子,来源于中原乐工歌妓的改制,来源于朝廷教坊和大晟府文人的创作,来源于词人的自度曲,保存了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兹举数调简析于下:《蝶恋花》原名《鹊踏枝》,为唐代教坊曲,兴起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用此调创作十余首词,成为此调的典范,其词意与声情极吻合。此调偶有作者用入声韵或平仄协韵者,但仍以仄声韵为恰当。上下阕共十句,其中八句皆用韵,是韵很密的词调。句式以七言为主,共六句,另有四言与五言各两句。这样形成流畅而又柔婉、激越而又低回的声情。词中表现惜春悲秋、离情别绪者多凄怆怨慕,表现艳情相思者多旖旎妩媚,咏物述志者多健捷激越。《临江仙》是唐代教坊曲,所配的为中国传统的清商乐。此调最早见于敦煌曲子词,所录二首,一写登临思乡之情,一写闺怨。宋以前此调之词之咏神仙事,与江水有关,宋以来表现的内容可说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凡男女之情、朋友之谊、忧时之感、羁旅之愁、山林之乐、风俗民情,均有所反映。此调最宜歌咏恋情,展示士人心态和抒写伤世之感。《念奴娇》曲名来源于唐代天宝时期宫妓念奴,她娇媚而善歌。今存最早的词是北宋前期沈唐的作品。此调之词或绮艳,或清腴,或娇媚,或幽微,将其浓丽艳逸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此调之声韵而言,更适于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因其定格为上片十句,句脚字九个仄声,一个平声,下片十句,句脚字八仄声,二平声,构成拗怒的情调,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激越凄壮,即使作者选择艳情为题,写出来也别是一番声情。《沁园春》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此后沁园用来泛指公主园林,为进入韵领域创造了形象条件。现在最早之词是北宋前期张先的作品。从句式上看全调二十五句,其中四言十五句,构成以四言为主干的体例。四言句虽然音节较为简单,但在写景、叙事、抒情时具有自身的优势,比五言和七言显得更凝练庄重,在对仗上更容易工整,在音律上更爽朗铿锵,具有流畅之美。基于上述因素,此调很少用来写缠绵的绮情,很少出现婉约的笔调,而一般是呈现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水调歌头》来源于隋炀帝所制《水调》,其声韵甚悲切,此调是截取大曲《水调》的首章另倚新声而成,今存最早作品是北宋前期苏舜钦的词。唐人《水调》曲凄凉怨慕,声韵悲切。宋人的《水调歌头》昂扬酣畅,韵味豪放潇洒,适于表现豪放之情,故豪放词人多用此调。此调所咏有怀古、登览、赠别、庆贺、感时伤世等。《满江红》是北宋新兴的词调。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浪花鲜红似火的奇丽景象。《满江红》当是江南这种美丽奇特景象的概括,具有诗情画意。此调为北宋早期词人柳永创制。他共作了四首词,其中一首俗词是以代言体模拟市井女子语气,表现离情别绪引起的内心矛盾,当是创调之作。此调双叠,属换头曲,后段起五句与前段相异,自第六句始与前段相同,富于变化而归于和谐。从句式看,此调有三个四字句,四个较灵活的八字句,一个五字句,四个可以对偶的七字句,六个三字句。其基本句式是奇句,适于表现奔放的情感;又由于十八句中只有三个平声句脚,而此调习用入声韵或仄声韵,因而形成拗怒的声情,宜于表现愤怒的情感。由于四字句、八字句及对偶的穿插,又使此调自饶和婉。因此,此调表情丰富,最适于主观抒情,宜于表达缠绵怨抑的情感,具有清新绵邈的美感效应。南宋初年岳飞的壮怀激烈、慷慨悲凉的杰作流传之后,又赋予此调新的特色。唐宋词人倚声填词,不同的作者,或同一作者,在以词配乐时,往往出现同一词调之作品在字数上略有差异,多一字、少一字或多数字、少数字的情形;某字或数字的平仄相异;原是单调后来发展为双调。这些差异被词学家区分为若干体。五、按谱填词 从文学的角度来谈作词方法,简略介绍一般的程序:1、立意主体的感受,适合词体表达者,将它化为情绪。最好选取生活中的特定场景,仅表现一点最优美的情绪,最深刻的印象,最真实的感觉。2、选调考虑所达之意与某词调之声情的吻合,而且要考虑内容的分量,看适合小令、中调或长调。3、择韵各韵缘有特殊的表情作用。这须作者参考名篇,细心玩味,总结经验,首先考虑用平声韵或仄声韵,然后再考虑用哪个韵部。初学者最好选择宽韵,即该部所收韵字较多的,避免选择窄韵,即该韵所收韵字较少的。当然最好选择你所熟悉的韵部。4、谋篇布局小令单调,因篇幅短小,不须考虑布局,填写双调应大致确定上片与下片主要表现什么,如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忆旧,下描述现实等。5、句法词的句法比诗富于变化,表现力亦增强,如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观点来看,它是一个很完整的句子,有定语、主语和谓语,其表达的思想是很丰富的。一般说来词的句意是以韵为单位的,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词时一般当以一韵或两韵来考虑表达一个意思,而它是相对完整的。在这一韵里,它由一个或数个意象组成,由数个意象合成一个意群。一首词就是由若干意群组成的。6、虚字将意象或意群粘连起来的是虚字,如任、看、正、等、乍、怕、总、爱、奈、以、但、料、更、算、见、怅……它们或作领字或表示词意转折。词中善用虚字,可使意脉贯串,词意空灵,摇多姿。柳永的《八声甘州》一词中使用了对、渐、汉、想等虚字,体现了谨严的章法,成为典范之作。7、对偶词中用对偶之处,词谱未作说明。作者须参考词谱所录范作,注意辨识对偶之处。凡宜用对偶之句,遵照一般对仗规则即可。《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作法〕:本調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為通常之五言句。此兩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餘無可勉強。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詞則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詞律】於第六字亦注可平,殊不盡然。蓋惟作上四下七句法,第六字間或可平,而上六下五之句法,則萬無作平之理也。第四句六字不用韻。第五句亦六字,有時可與上句對偶;而第五字平仄均不拘。第六句五字,與第二句同。第七八句亦均五字,與首、次兩句相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