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历史有两个曾国和随国

​自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后,“曾”字开始与随州历史相关联,这使得历史学学家突然意识到一个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说“随”国不提曾国;而迄今为止出土的文物无不刻着一个“曾”字不着一个随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载该地竟有两个曾国和随国。

除我们所熟知的姬姓随国和曾国外,有意思的是,该地历史上还曾有一个姜姓随国和曾国。《元和姓纂》“随”下引《风俗通》云:“炎帝裔随侯之后。”《路史.国名纪甲》亦谓“随侯,炎裔”,是为“姜姓”。尽管文献未明言这个炎帝之后的姜姓随国的地望,但立国时间大约与汉东的另一姜姓国家厉(今随县厉山)相当,可能早至商代。无独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国,地域也在汉东。据说该曾国为夏禹之后,禹伐三苗时定居随枣走廊一带,沦为土著。商中期后成为商部落方国,与噩(鄂)国为邻。曾国最早的出现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卜辞《掇续》载: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举),左比曾。”“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举),左比〔曾〕。十二月。”这两条卜辞是说商王武丁曾亲率右、中、左三军,在我、举、曾三个方国的配合下征伐荆楚。此卜辞之曾国就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同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又一个姜姓“曾随合一”。更有人据此推断出周代汉东姬姓之曾国应当是在兼并商代汉东姜姓曾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姜姓曾国随国史料奇缺,难究其详。我们姑且撇开不论,仅说说姬姓曾国和随国。
 姬姓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4批,其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据此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存续长达700余年。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1979年,文峰塔旁的义地岗墓地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尹季怡之用。”两件铭文中出现了同一个名字,二者无疑指同一个人。“周王孙季怡”表明主人是周王后代,姓姬;“曾大攻尹(注:掌百工之官)季怡”,载明他是曾国穆侯之子,这说明曾侯也是姬姓。

而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虽然文献无明载,但从《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国的时间或许更早一些。而灭亡的时间,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随国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经历287年。而考虑到此时随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迟至战国初。如果按随国、曾国为一国二名之说,随国历史长达450余年。
 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昭王的这次军事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反证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但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随人被迫同楚人订立盟约。及至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楚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于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惠王以楚人最为珍重的礼乐器编钟相赠。公元前407年左右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郊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约相当于国君一级。此墓下葬时间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晚于擂鼓墩二号墓下葬年代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宣王当不会灭其祖母故国。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发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号墓和六号墓为楚墓,时代为国中期,十三号墓的下限到战国中期与晚期相交之际。1984年随州安居又发现一座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现于随国城郊甚至国君陵区之内,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这无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楚人已占有随都,随国已不复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28年前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