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里的喜感

最近恢复看戏活动了,虽然还是隔位落座、检测健康二维码入场。趁机看了第二次《奇双会》。散场往外走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姐姐问我小伙伴的观赏感受。小伙伴儿说:出乎其意料的“萌”,每个角色似乎都有喜剧元素或者出乎意料的点。

可不是嘛,赵宠拿妻子的闺名桂枝取笑了个不亦乐乎,桂枝也在请丈夫“教导告状”的时候反调戏了回去;李泰听明白堂下告状的是姐姐,二话不说,拉起姐姐就去了后堂;听说赵宠是姐夫,更要摆官威吓唬他一番;李奇也会以女婿的官职做话头;就连贪腐导致冤案的胡老爷,生死攸关的大事,他的全部努力就是悄悄口头威胁李奇几句,一旦东窗事发,他是说死就死,观众都没反应过来就跳了井。

其实这也是第一部让我意外的戏,看到这部戏,我才想明白,不光丑角的戏是喜剧,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出喜剧效果。这部戏的主要故事是,贩马商人李奇回家发现不见了一双儿女,丫鬟在继妻的淫威下不敢说出实情,又遭逼问,就悬梁自尽了。继妻与奸夫用李奇的家财贿赂县衙,借着“主逼仆死”的由头,使得李奇受不住拷打招认、被判了个秋后处决。李奇家破人亡、含冤入狱,又遭狱卒勒索,没钱给就挨打,不由深夜痛哭。恰逢新任县令下乡劝农,夫人在衙听到,命人招来问询。这一问发现老犯人竟是她含冤的父亲。于是待县令回来,分说清楚,二人定下救助计策:待巡按大人来县里,夫人告状伸冤。巡按大人恰是李泰,于是认亲,李奇也就沉冤昭雪,一家人大团圆。

只看故事梗概,看不大出来喜剧元素,可具体到细节,每个角色演绎的语气,就明明白白是诙谐幽默了。比如桂枝向赵宠说明真相时,几次啼哭、几番话语,拿捏的恰到好处;若不是最终告状之前的“怯场”,我简直要怀疑她深藏不露、城府不见底了。比如赵宠的“恼与不恼”,取决于夫人哭是不哭;他被李泰装腔作势吓唬之后,一直不停抖动的身躯;比如他得知大人其实是大舅子之后,差一点喊出口“大舅”,却临门一脚跪地喊“大人”的窝囊相;比如李奇见到二位大人之后,与赵宠如出一辙的害怕与抖动。

后来又看过丑角作为主演的《双官谱》,虽然直指官吏之间的互相推诿,但更多的是嘲弄他们的油滑、愚蠢、没担当。想想《白蛇传》里的艄公,虽说唱白都有韵味,我却总觉得表演起来动作带着喜感。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