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很真诚的建议:给孩子订一份报刊吧,它可能影响一生!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270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又到12月,一年报刊征订季,我很真诚地向各位爸爸妈妈提一个建议:
少抽两包烟,少买一个包,给孩子订一份报刊。
这个建议很务实,花费也不多,多则三五百,少则一两百。但是它带给孩子的好处,则是一两万都买不到的。
先说说给孩子订报刊的3个好处、个人的体会。最后,推荐几份我觉得不错的报刊。
1
给孩子订一份报刊,至少有3个好处:培养阅读习惯;改善作文能力;启蒙学习兴趣。
第一个好处,培养阅读习惯。
现在的中小学,一般都会开课外阅读书目。我也经常在书店里见到家长带孩子买书。
但是以我的观察,那些推荐书目,家长买的书,基本都是一些大部头,比如“四大名著”“诺贝尔文学奖”、经典儿童作品选之类。
这些当然都是好书,有些还有青少年版,但总体上说,还是太厚重了,太深了。
对一个刚刚认汉字的小学生,还没有找到多少阅读乐趣的中学生来说,未必合适。
相比之下,报刊的就好些。
它比电视新闻要深,又比名家大作要浅。内容也灵活,长的两三千字,短的三五百字。一两个小时专心读可以,随便翻翻也无不可。
对孩子来说,它就是一个休闲放松的杂志,压力没有那么大,又新鲜。一两年翻下来,慢慢的就有些阅读兴趣了。
2
再说第二个好处,改善作文能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长群里只听说上补习班有数学、英语、物理的,似乎很少听说有补语文的。
不是不想补,而实在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因为语文拼的是日积月累,是水滴石穿。
一个人的词汇积累、逻辑表达、视野见识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速成的。
给孩子订一份靠谱的报刊,找一个本子,看到好句子好素材,剪切、抄录下来。
如此两三年积累之后,作文要写不好,几乎不可能。
作文成绩好的,一般语文、历史、政治这些文科科目成绩都不会差。
现在中高考作文,比较接地气,喜欢从社会热点中发掘论题,考诚信、考“信息茧房”,考“疫情”。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此路数理化也许行,语文走不通。
3
最后第三个好处,启蒙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培养兴趣的第一步是什么?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其实就是创造各种环境,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多长见识。
有一份固定的报刊就是好办法之一,毕竟谁也不知道孩子会对什么感兴趣。
孩子的关注点,有时候和大人想的完全不一样。
你觉得苍蝇蟑螂恶心,他也许就觉得有趣,研究的津津有味。
现在小学一般都会开设一门叫做“科学”的课,中学后会细化为生物、物理、化学等等。
教材追求体系、严谨。限于篇幅,案例也举得少,有些枯燥。合适的杂志刚好可以补充不足。
有几个同学就是因为喜欢阅读《兵器》《军事世界》之类的杂志,对这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也自然而然走上了相关路。(可惜它们现在大多停刊了)
4
订我自己就是多年订阅报刊的受益者。
我对阅读最早的起步,就是在小学时候,四处搜罗的“小人书”、《故事会》。
现在老家房子里还堆着几十本发霉的《故事会》,都是小学时留下来的。那时候认字少,读的慢,一本小人书要看半天。
上了初中以后,难度大一点了,开始看《读者》、《青年文摘》、《辽宁青年》。
我记得,第一次买《读者》之前,我以为它很贵,推测要七八块钱一本,最后才发现只要两三块。
上了高中之后,看的杂志更复杂一些了,比如《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中学自然而然学了文科,大学毕业工作也一直和“语文”打交道。
回想起来,我为什么会后来学了历史?
追究下去,很可能与当年在某本杂志上读过“元谋人头盖骨下落”,萌发了兴趣有关。
5
最后,分享几份我少年时订、阅过的报刊,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我觉得还不必订。
家长多买一些绘本,平时睡觉前带孩子看一看好了。
如果实在家长有兴趣,有朋友推荐《东方娃娃》还不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