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搞砸的5个信念
我们的信念,并不完全正确
探索人生哲学 | 追求自我成长
『自言稚语』
在云南呆了有一段时间,一切都是新鲜的。
有一次逛官渡古镇,我看到一个黑黑胖胖的和尚站在路旁,地上摆了一块旧布,写着“摸骨算命”四个大字。
也许身处新环境,也许最近不确定感有所增加,我竟然有了去算命的冲动。
和那个老和尚攀谈了一会,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坐下来听听自己未来的运势,赶紧落荒而逃。
毕竟我一直都知道,命运真正的舵手,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人事物,而是潜藏在你内心根深蒂固的信念。
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指导着我们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式,进而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我们一生中,会抱持着许多信念,并且深以为然。
但是,如果你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在某些方面为我们服务的信念,可能在其他方面却并不靠谱。
实际上,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几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最终都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是错误的。
我们的信念从来都不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作为我们的起点,那下一个问题变成了——
“我们哪些信念是不正确的?又该如何纠正它们呢?”
在我的书《心智突围》中,我有花专门的篇章来阐释如何打破限制性的信念,而这篇文章,我将列出很多人倾向于坚持的最常见的错误信念,并开始质疑它们。
信念一:
“我完全知道该怎么做”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念。
理由是——
如果你相信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就会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如果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你就会做得更好。
但这只是经典自助鸡汤“相信自己”的另一个版本——表面上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
想想你生活中认识的那些狂妄自大者,他们似乎都非常确信自己在做什么。
研究表明,如果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抱有过于强烈的信念,你就会为自己的语言行动进行辩解,你会不太愿意接受建设性的反馈,更可能会忽略很多好的想法和其他更好的选择。
换句话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自大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这种自我膨胀的解药就是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专家和业余爱好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专家能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正因为这种清醒的意识,所以专家会主动去学习那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正因为专家有能力有意识地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可能学到更多。
所以,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盲目自信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你必须承认自己并不知道所有真相,这样才会对错误抱持开放态度,从而更好地适应人生中的变化。
信念二:
“这不公平!”
当你小的时候,你想做其他小孩做的事时,你的父母会说你不可以,这时候你会说“这不公平!”,而他们会回答,“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等你长大了,你开始发现父母是对的,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问题并不是出在生活本身不公平,而是我们如何去定义“公平”。
显然,每一个正派、有思想的人都相信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没有人的生命比其他人的生命更有价值或更重要。
所以,我们很多人从这一个公平的定义上,推论出这样的假设——我们都应该因此体验相同的快乐并遭受相同的痛苦。
这样的推论毫无意义。
毕竟,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人受了多少苦,是比我们多还是少呢?
我们怎么知道今天发生的让人痛苦绝望的事情,可能就是十年后生活最好的礼物?
我们怎么知道今天所追求的东西会在未来彻底搞砸自己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公平”这个词是虚幻脆弱的。
也许你去年刚毕业,就赶上了全球大疫情;
也许你刚进入公司,就遇到了组织大换血;
也许你刚准备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料却发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
…...
如果你开始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社会的不公,那你就会进入一个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里。
其实,不管外界公平不公平,总是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控制可以努力去做的。
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剩下的,就随缘好了,而这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会做的选择。
信念三:
“越多越好”
大多数人都明白唯物主义和炫耀性消费最终是空洞的追求,然而,我们仍然不自觉地陷入“越多越好”的陷阱。
我们总是想要更多,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朋友,更多的选择…...
无论我们是追求物质财富还是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们几乎总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填补我们内心深处的空虚。
然而,拥有更多选择往往会让我们更痛苦而不是更快乐,追求更多的体验往往会让我们分散和徘徊,而不是专注和投入。
正如塞内卡所说,“不是拥有太少的人,而是渴望更多的人,才是穷人。”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新的经历、新的人和新的感受都是生活中伟大的指引者。
只是,在某个时刻,过度了就会变成累赘。
我认为,为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意义和目的,我们几乎总是不得不做相反的事情。
我们要专注于简化,我们要剔除不必要的东西,因为更多并不会带来更好,反而容易造成更多消费和更多体验的成瘾循环。
你要谨慎有节制地去选择一些人事物,并热情地投入其中。
如此,你才会发现生活真正的意义。
信念四:
“如果我拥有X,那我就会很快乐”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人生目标,没有它们,你将会漫无目的。
但这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能会过于强烈地认同它们。
目标应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但有时,当我们如此致力于实现它们的时候,目标本身就成了目的。
如果我们在情感上如此沉迷于一个目标,以至于我们将自尊建立在这个目标之上,这将会带来了两个风险:
当你达不到目标时,你会很痛苦;
当你实现目标时,如果它没有给你带来应有的期待,你也会很痛苦。
有时我们会沉迷于我们的目标,甚至牺牲一些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比如家人。
同样,即使我们实现了目标,如果我们过于投入,事后也会感到空虚。
有一种短暂的高潮,一种狂喜,“是的,我做到了!”
紧接着是一个困惑,“哦,那接下来呢?我现在该怎么办?”
所以,我更推荐你“大胆定目标,但轻松地坚持”。
目标的重点并不一定是完成它,它的大部分价值在于目标为你提供了方向。
它给了你一个为之奔赴的方向,让你在时间的沉淀下去提升自己,而这个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
信念五:
“我要抓紧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曾经是一个沉迷于自我提升的人。
为了达成目标,为了取得成就,我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表,最大限度地提高日常工作,去努力发掘新的高效技巧,致力于让自己有更多的产出,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种对自我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但它也会同时破坏你生活的另一面——
你变得自我中心化,难以与任何与你的目标或追求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产生共鸣;(很多时候,为了写作,我会拒绝与朋友的聚餐......)
你开始客观化你的生活,直到你不再享受任何东西,甚至是成就;
你开始感到被自己的目标困住了——感觉好像在目标之外做任何事情都是浪费和失败;
你在聚会上会感到焦虑,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
要对某些事情作出改进,你就必须将其客观化。
一旦你客观化了某样东西,你就会带走很多随之而来的内在愉悦、亲密感或信任。
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时刻不会出现在你的待办事项列表中,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情往往是有价值的。
培养自我提升的兴趣和能力很重要,但培养对非改进的兴趣和能力也很重要。
梁文道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每隔一段时间,你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就是没用。
花点时间坐下来玩玩游戏,喝喝啤酒,和朋友一起闲聊,和孩子一起玩耍,看书,放屁和大笑…...
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停下里,静一静,想一想,没有急切,没有压力。
而那些难得的留白时光,其实就是在为我们创造提升自我的机会。
(PS:我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更文了,因为最近停留在不同的城市,我想要停下里歇一歇,然后重新出发......)
最后的话
我们的信念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混乱又自洽的世界,它们帮助我们根据不完整的信息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没有信念,我们只不过是一副行尸走肉,只是对生活时时刻刻向我们抛出的人事物做出反应的机器人。
如果你的生活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那你知道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是什么吗?
如果你认为人们只对满足自己的需求感兴趣,那么你有想过自己为什么总是遇到自私的人吗?
如果你经常超支,无法存钱,并且总是拖欠账单,那么你对金钱的哪些信念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财务状况呢?
你必须怀疑自己的信念,怀疑自己内心的一些胡说八道。
借由观察、质疑,然后更新你的信念,这是一项我们必须发展并让其变得擅长的技能。
最终,每个信念都不可避免地有缺陷。
那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抱有100% 的正确,事情总是有改进的余地,总是有修正的余地。
因此,与其说是要抱持正确的信念,不如说是要坚持那个能够更新我们信念的过程。
信念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世界上运作的心理导航,如果你在生活中一遍又一遍地遇到相同的问题,可能是时候更新你的导航系统了。
关于我
Windy Liu | 雨令,探索人生哲学,追求自我成长的理性思考者,著有《心智突围》,重构心智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