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之宝顶山石刻(上)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例证。被誉为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石窟艺术陈列馆。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其宝顶山石刻造像开创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为南宋密宗一代大阿闍黎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我国唯一的一处大型佛教密宗曼荼罗。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在长约500米、高约15-30米的崖壁上,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题材广泛,龛窟衔接,布局雅谨,整体感强,气象壮观。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整个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犹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另有记载宝顶山造像由来和佛教密宗史实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题记17则,舍利宝塔2座。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又称柳本尊十炼图。唐光启二年(886), 柳本尊在天池坝老家设道场,于佛前发愿盟誓,束香于指,以火烧灼,号称“炼指”,开始了他的第一炼,以示救世的誓愿。后经“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 舍臂、炼阴、炼膝”,完成“十炼”之业,已是天复六年(906年)。柳本尊以其残肢解体、自我摧残的苦行修炼,惊世骇俗,弘扬密教,四川密教因之大盛。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龛分三层,自下而上,逐级外挑,上层:五佛四菩萨,均结跏趺坐于小圆龛内。中层:正中莲台上坐主像柳本尊,肩部两侧,各有五组造像,此即“十炼图”。下层:为柳本尊的文武仆从侍卫图及十大明王像。
柳本尊像,戴帽着交领襟衫作居士打扮,右眼已眇、缺左下耳、左袖软搭于膝上作断臂状,右手举胸前食指、中指伸起,拇指与四、五指弯曲。主尊两侧各有一半身胁侍菩萨,下层两侧各有一顶化佛的侍者,右侍者手捧耳朵,左侍者手捧断臂。
柳本尊文武仆从侍卫图,共有十七位人物。其中,有著朝服,戴展脚幞头,双手执笏的文臣;有着铠甲,戴盔,手持宝剑的武将;有厌恶尘世,欲举刀削发为尼的女弟子;有穿对襟长衫,双手捧盘的优婆夷(女弟子);有首戴方巾,着斜襟长衫,双手捧经书的优婆塞(男居士)。
明王是菩萨的降魔化身,受密宗至尊大曰如来之命,现身维护佛法。其雕塑造像大多数遏怒无比,威猛凶恶。宝顶山“明王”被雕刻在大佛湾末尾岩壁上,想来当年主持僧人赵智凤的原意是借这三头四臂的护法神王的狰狞强悍,保护密宗道场的万余尊雕塑不受侵犯。然而元兵入川却使这组造像仓促停工,从此再没有继续完成。然而,七百余年前的遗憾却留下了宋代制作摩崖石刻完整步骤及技法,这在摩崖石刻中尚属少见。
【地狱变相】
地狱变相,龛高12.68米,宽19.95米,深2.44米,刻像133尊。在地狱的上方刻有十斋日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对应下来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
在十大冥王的中间端坐着地藏王。他手托摩尼宝珠,宝珠放出六道佛光,其中两道上天,两道入地,以示其智慧之心上至天堂,怜悯之心下及地狱,他在关注着地狱里的一切受苦众生。据佛经说:地藏曾在佛前许下宏愿——地狱不空不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表达了地藏王要度尽六道众生的坚定信念。因此,在佛门之中,他以“大愿”而著称。
地狱为众苦集聚之所,在地狱之门的右上方有一杆巨秤,秤钩上钩着一个“业”字,表示灵魂入地狱时要把生前所作的“业”钩在秤上称一称,看善业和恶业各做了多少。在地狱的左上方还刻有一面“业镜”,以示明镜高悬,量刑公平无私。下面是刑罚酷虐、阴森可怕的十八种地狱。
中国的地狱观念形成于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是在古印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鬼神灵魂思想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地狱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善恶有报、惩恶劝善。地狱变相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中,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吴道子、张孝师、陈静眼等都曾画有地狱变相,但可惜作品已不存。石窟中保存下来的地狱造像,除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制作于5世纪中叶的壁画以及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的第17窟内的壁画外,在四川五代、宋代石刻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石雕作品,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应该是这里的地狱变相。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高8.1米,宽21.6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刻像169尊。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宝顶这龛西方净土变,在上层刻西方三圣和极乐盛况,下层刻三品九生,两侧刻十六观,以饱满的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
在七重栏楯的上方,端坐着“西方三圣”主像,中间为阿弥陀佛,左右是他的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专门接引众生往升西方极乐净土,亦称之“接引佛”。其头布螺髻,面目慈祥,表情宁静。
观音是“大悲”的象征,凡受苦众生,只要念其名号,皆能寻声前往拯救解脱。其头戴化佛宝冠,胸饰璎珞,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气度。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塗,得无上力而得名。其头戴宝瓶冠,身著天衣,气度不凡。二菩萨头顶上方各有十方诸佛并列,背后有祥云缭绕,飞天起舞,青鸟翱翔;左右侧刻有珠楼和大宝楼阁;在七重栏楯的七根莲花柱上,各立有一天国乐童,他们或横笛吹奏,或手持拍板,或吹箫击鼓,共演法音。其形象乖巧,神态专注,似沉醉在优美的天乐意境之中。
在栏楯之下,刻着图文并茂的“三品九生图”。“三品九生”是佛教把往升极乐净土的众生根据其生前行善积德的多少而划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为上、中、下三生,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并铭文言:上品皆菩萨,中品阿罗汉,下品全凶恶。上品之人,由西方三圣亲自迎入天国;中品之人由菩萨迎入天国;下品之人只要日念弥陀,临终前皈依佛法,经过若干劫后,于莲花之中脱胎换骨而出,方可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亦可往升天国。在三品九生图下面的栏杆上,刻有许多荷花童子,他们或在荷叶中露脸窥视,或在莲花上参禅打坐,或在栏杆上嬉戏玩耍,显得天真烂漫,为阿弥陀佛主持的佛国世界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盎然生趣。
在“三品九生图”的左右两边,错落有致地刻着十六观法的图像和偈语,所谓“十六观法”即是把心思集于一处,排除诸般杂念,真心想于西方修行方法。其内容有: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佛像观等,《观无量寿佛经》对每一观都有详细的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刻的“十六观”主体不再是经书上的韦提希一人,而是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这充分表现出了当时的主建者对经轨的超越,以及在表现主题思想,在内容、题材取舍方面的创造性。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龛高7.3米,宽15.6米,深18.2米,刻像68尊。龛正中刻释迦牟尼佛半身像,左右壁图文并茂,刻释迦牟尼佛前世今生因地修行、行孝12组雕像,宣扬佛主释迦牟尼佛种种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自我牺牲精神。
佛教《心地观经》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千百劫,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子即是慈母……佛教本不提倡孝,但在中国这块历来受儒家学说熏陶的土地上,不提倡孝就可能站不住脚,所以,佛家后来逐步把儒家的观念纳入佛教之中,到唐以后,佛家就杜撰了一些佛的行孝故事来宣扬孝道了,这龛造像就表现了释迦牟尼前世和今生行孝的故事。
在整龛造像的中部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三圣御制佛牙赞》。此碑旧刻于庐山乾明寺,碑中由三个“王”字重叠组成的字即今天圣贤的“圣”字,指的是宋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佛教密宗不仅有秘密的仪式,秘密的咒语,还造有一些秘密的文字。
【父母恩重经变相】
父母恩重经变相,龛高7米,宽14.5米,深2.5米,刻像44尊。“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核心,这龛《父母恩重经变相》,是以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师以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
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贤劫七佛,即过去七佛,是指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又作拘那含牟尼)、迦叶佛,加上释迦牟尼佛,他们是过去在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佛。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情节连贯,形象生动,感人肺腑,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
艺术大师们在这里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辛劳过程以写意的雕刻手法,跃然传神于石壁之上,将世间养育儿女的繁琐生活细节提炼为父母对子女的十大恩德,并且每一幅画都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节,使人们在观赏艺术的过程中,回忆生活,在回忆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品味和认识生活,同时也使人们的情感和意志在观赏中得到理性的升华。
由于这龛造像的世俗性远远超过其宗教属性,从而使得它不仅成为了反映宋代民间家庭生活的精湛艺术品,也成为了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冲撞、依附,发展到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
【毗卢洞】
此窟为毗卢遮那佛为众弟子讲经说法的组雕。窟高6.9米、宽8米、深5米。窟门成长方形甬道,长1.53米、宽2.84米、高3.4米。窟口外门楣上横刻“毗卢道场”四个大字,末署款“朝散郎知重庆军府事姚□□书”。所谓“毗卢道场”,即是佛教密宗尊神毗卢舍那佛设坛讲经说法之处。故窟内造像表现的是毗卢舍那佛给众菩萨、僧众讲经说法的场面。
窟壁正中以高浮雕的形式刻着一转轮经藏,中间端坐着毗卢遮那佛,他手结最上菩提印,口吐文理之光,密传真言,直入诸佛菩萨之耳。毗卢佛在此所讲之法为《华严万行万德》即:行为和道德规范。由此演绎出后面四部阐发德行义理的经变图像。声音本属音响艺术的表现范畴,直觉的造型艺术不好表现,但匠师们却在这里巧妙地用雕刻艺术手段把它表现了出来。在转轮经藏的基座上,匠师们以浅浮雕的形式雕刻出一组弥勒经变故事,两旁刻有“正觉院”和“翅头城”,中列十个人物或坐而讲法,或虔诚跪听,或顶礼膜拜,以精简之笔,描绘出丰富的内容。
以上内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