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4-8)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无道”时代,一直对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统治者认同而深感痛心。孔子叹息,人生年华稍纵即逝,闻道应该只争朝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
朝,早上。
闻,听到。
道,正确的思想政治主张,治世方略。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听到正确的治世方略,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道”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往往有多种解释。有时指形而下的法则、原则、方法,有时又指形而上的世间万事万物的本体,有时则指道义。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在学术界至今仍存在争论。但结合本章上下文所论述的问题看,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应该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从儒家思想的理论看,更确切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思想政治主张或者说是孔子关于治世的方略。
本章表明了孔子一生志于“仁道”的坚定志向。孔子认为,任何思想政治主张、治世方略都应该围绕达成“仁道”的目标,矢志不渝地推行“仁道”。仁者爱人,与一般人的爱人完全不同。一般人爱人是有条件的,如爱自己的儿女、眷属,爱自己喜欢的人,这种爱只能称为情爱。一旦不是自己的儿女、眷属,他就可能不会去爱;特别是自己不喜欢的人,更不会去爱,这就不能称之为仁。一个人只有真正达到“仁道”,才能成为圣人,才会“泛爱众”,即《弟子规》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只要是人,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会去爱。这种包容一切的爱才是大爱、仁爱,这种道也才是仁道、真道。
纵观儒释道,三家都论“道”。老子《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家认为真正的“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若要真说出来也只能是个大概相似而已。佛家认为“道”为“自性”,儒家认为“道”即是“仁”。其实三者所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道即是常,即是规律。真道即是常道,真道不可言说,而且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尊崇还是不尊崇,真道总会在那里,而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闻道应该怎样做才算是“闻”呢?闻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而是应该从学入手、从听入门,用心聆听、思考、领悟,从中受到启发,然后用于指导人生、治理社会。古圣先贤的教诲深谙其道,要弄懂个中深意,首先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后要如《大学》所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所讲的“觉悟”,就是道家所说的闻道、见道、悟道、得道和儒家追求的仁道,其意一脉相承。
孔子深知闻道之不易,所以特别强调闻道的紧迫感,但远不是字面上的朝闻夕死可矣。如果仅指时间上的朝闻夕死,闻道则毫无意义。因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与道之有无何干?与其如此,不如迟死,还可以活在世间享受人生,或多或少还能为社会做出些许贡献。孔子强调的是,闻道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只要一心志于仁、一生志于道,就不怕死,其仁道就能世世代代传承弘扬。统治者推行思想政治主张、治世方略时应有如此“觉悟”,孔子总是抱着如此这般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