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高僧系列十——1500年前,有取经僧人到此地,传说中的扶桑国

在18世纪中叶,有一位叫德.吉涅的法国学者却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新观点,他说美洲大陆不是哥伦布发现的,而是一个叫慧深的中国僧人发现的。当德.吉涅的观点提出以后,立即引起了当时及后来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逐渐形成了赞同和反对两派,并且在此后的数百年当中,反对派和赞成派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点。

对中国历史素有研究的法国学者德.吉涅,他看到了中国的一部典籍《梁书》,在《梁书》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自荆州。

《梁书》中说的“齐永元元年”是指南朝齐朝的永元元年,也就是公元499年。“沙门”这是一个佛教用语,泛指那些信奉佛教的信徒和僧人,荆州就是中国湖北的荆州市,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概念是“扶桑国”。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近代一般把日本称为“扶桑之国”。但是在我国古代“扶桑国”有他的另外的含义。

《梁书》当中的这段记载实际上他讲述了在公元499年。有一位僧人名叫慧深,他突然来到了荆州,说自己来自一个叫“扶桑国”的地方。这个国家离我们中国非常遥远,要渡过茫茫的大海。紧接着彗深就讲述了扶桑国的文化,军事,法律,社会等等一些情况。

当法国学者德.吉涅看到这个故事之后,他从慧深所描述的'扶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情况当中得出了一个判断,他认为慧深所说的“扶桑国”就是现在美洲的墨西哥。

他经过了研究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就写成了研究报告并向全世界就公布。由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德.吉涅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慧深发现新大陆要比哥伦布早了整整1000多年,世界历史将为之改写。

那么,扶桑到底是什么地方?

远古时代的中国人缺乏航海工具和航海技术的支持,站在东边沿海线上,只能望洋兴叹,不知大洋彼岸,更是何处。

遥看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人们因此认为,东方的尽头,就是太阳的家,太阳居住的地方。

在中国神话故事里,太阳是必须攀沿着一颗名叫“扶桑木”的树升上天空的,所谓“日出扶桑”是也。

《说文解字》就说:“扶桑神木,日所出。”

《淮南子》中也称日居于扶桑。

即人们把东方尽头、太阳居住的地方,称之为扶桑。

伪托为汉代齐人东方朔著的《十洲记》里面有详细的解说:“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

由此可见,古人所说的扶桑,是一个想象中的、虚拟的地方,不是实指。

南朝齐皇室萧子显就在《南齐书·东南夷传赞》说:“东夷海外,碣石、扶桑。南域憬远,极泛溟沧。”用扶桑和溟沧一并代指距中国遥远的地域。

王维在送别阿倍仲麻吕时赋诗说:“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但是,自日本始一诞生,我国史书就明确称之为倭国,根本用不着另外用扶桑指代它的。

如《汉书.地理志》里有交代:“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乐浪郡为汉武帝在今朝鲜大同江南所设州郡。

《三国志》卷三十中也记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水经注》引《魏略》:“倭人在带方东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度海千里。”

……

中国人是看着日本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对它知根知底。

然而,也许是因为日本人自称其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而扶桑又是太阳居住的地方,于是出现了“日本=扶桑”的怪象,鲁迅在1931年还把日本称为扶桑,他在该年送日本友人东渡的诗中就有“扶桑正是秋光好”的句子。

回到慧深的记载,《梁书》卷五十四有记,他曾泛舟出东海,到达了极东边的地方,当地有树,叶似桐,初生如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可为布为衣为绵,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木”,那么那个地方就是传说中的“扶桑国”。“扶桑国”离中土有多远呢?慧深说:“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大汉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而文身国则是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

根据梁慧皎所著《高僧传》初集卷九和《魏书.释老志》等书记载,慧深是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的弟子。按照慧深的说法,这扶桑国距离中国有三万多里,位置大概就是现在的美洲墨西哥!

慧深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倭国(日本)以东七千余里是文身国,文身国以东五千余里是大汉国,大汉国以东二万余里才是扶桑,即日本与扶桑根本不是一回事。

慧深所说的扶桑树,极可能就是原产于墨西哥、且具备扶桑木的全部特征的棉花树。并且,当海潮有利时,古人乘坐小船从日本北海道经千岛,沿堪察加半岛海岸,穿过阿留申群岛(Aleutian),到达北美洲的西北部,那是完全有可能的。而美洲的文化是先从西海岸发展起来的,分明就是受大洋对岸亚洲大陆的影响。现在,在墨西哥和秘鲁的某些古国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就发现了与中国一样的佛像、石刻等;当地古代建筑和雕刻,也是亚洲的风格。

慧深提到扶桑国有南北二监,南监押轻犯,北监押重犯,重犯子女,男孩8岁为奴,女孩9岁为奴,这正是墨西哥玛雅人的制度。

另一个法国学者艾维宁(Edward P.Vining)兴致勃勃地研读了德.吉涅的作品,于1885年出版了《无名的哥伦布或慧深与阿富汗族之佛教团于五世纪发现美洲之证据》,进一步完善德.吉涅的观点,认为倭国东北七千余里的文身国为阿留申群岛爱斯基摩人(Eskimo)地方,文身国东五千里的大汉国为阿拉斯加(Alaska)地方。从阿拉斯加向东(东南)二万余里、当中国(以荆州为中心的中国中部)之东的扶桑国,就是墨西哥地方。

中国学者章太炎、朱谦之、吕思勉和邓拓等也都支持扶桑是墨西哥说。

朱谦之还专门写了一部《扶桑国考证》,肯定了扶桑就是墨西哥。

根据《梁书》记载,这个扶桑国的特点在于其国家法律、行政制度、畜牧农桑、婚姻嫁娶、丧礼民居等都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扶桑国是一个没有攻击性的和平国家,具有“无兵甲,不攻战”的特点。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有赦则赦南狱,不赦北狱。在北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生女九岁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扶桑国法律规定,贵人有罪,国乃大会,坐罪人于坑,对之宴饮,分诀若死别焉。以灰绕之,其一重则一身屏退,二重则及子孙,三重则及七世。名国王为乙祁;贵人第一者为大对卢,第二者为小对卢,第三者为纳咄沙。墨西哥玛雅人的首领称Dui—Lu。

扶桑国的国王出行有鼓角导从。其衣色随年改易,甲乙年青,丙丁年赤,戊己年黄,庚辛年白,壬癸年黑。在不同年份,国王的服装颜色有所不同。

扶桑国的畜牧农桑领域的特点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有桑梨,经年不坏。多蒲桃。扶桑国的矿产资源的特点非常鲜明,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根据扶桑国无铁有铜的特点,孟席斯判断扶桑国在中南美洲。孟席斯认真研究中南美洲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认为全世界只有该地区没有铁矿资源,不生产铁。除了中南美洲,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发现铁。

扶桑国的婚姻嫁娶制度和丧礼民居的特点在于,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婚礼大抵与中国同。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设灵为神像,朝夕拜奠,不制縗绖。嗣王立,三年不视国事。

扶桑国的习俗起先无佛法。宋大明二年(458年),罽宾国尝有比丘五人游行至其国,流通佛法、经像,教令出家,风俗遂改。”罽宾国是汉代位于印度北部的西域国家。扶桑国的佛教活动最早是印度比丘五人传去的。

根据《梁书》记载,扶桑国的法律和习俗均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于扶桑国,元代周致中编撰的《异域志卷上》记载:“扶桑国在日本之东南,大汉国之正东。无城郭,民作板屋以居。风俗与太古无异。人无机心,麋鹿与之相亲,人食其乳则寿罕疾,得太阳所出生炁之所薰炙故也。然其东极清,阳光能使万物受其气者,草木尚荣而不悴,况其人乎!”从美洲扶桑国的风俗、物产、官制、法律等方面看,扶桑国显然是中国移民形成的国家。

扶桑木的特征有叶似桐、生如笋、实如梨、皮为纸等。根据《梁书》记载,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

关于扶桑树在美洲究竟为何物,有不同的解释。一说为墨西哥的绵树,一说为龙舌兰。孟席斯认为扶桑木是龙舌兰。龙舌兰还可以用以制酒。墨西哥人用各种各样的龙舌兰植物尤其是龙舌兰的汁液发酵制成酒。用龙舌兰制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西班牙时代,那时当地人从一种叫龙舌兰的植物上提取的汁液,经过发酵,制出一种酒叫pulque。有一种黑色的巨型光胸蚁蚂的巢穴安在龙舌兰和龙舌兰属植物的根部。

慧深在介绍扶桑国居住、文字、 法律、物产、婚丧等各个方面时,条理清晰,没有逻辑混乱的地方,完全是亲历者的叙述。不过,其所提到的一些人物事件非常怪诞离奇,致使人们以为他是满嘴胡柴,所说皆不可信。

比如,慧深有说到:“扶桑东千余里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竞入水中妊娠,六七月产子,女人胸前无乳,项后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以乳子,一百日能行,三四年成人矣。”

“胸前无乳,项后生毛”,这还是人吗?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在《蒙田随笔》中有说到墨西哥一个怪现象:墨西哥妇人以前额狭小为美,她们把身体其余部位的毛都拔去,而却在额前留发,并加以修饰。她们还特别看重大乳房,追求把奶子提到肩上给孩子喂奶。

这个怪现象,恰好可以解释慧深所说的“胸前无乳,项后生毛”,试想,慧深身处异域,语言不通,路上遇见把奶子提到肩上给孩子喂奶的妇女,自己作为佛门弟子,又不方便细看,就只能用“毛中有汁”来解释了。至于小孩“一百日能行,三四年成人矣”,估计就是在听不懂本地人语言述说的情况下,妄加猜测而记。

类似的情形还有关于狗头人的记载。

朱谦之先生的解释是:“女国虽因慧深而传,然慧深未到此国,仅得自传闻,所以神话与史实相混,只好算作一种传说。”不过,朱谦之认为女国是存在的,就在墨西哥之东,为小安德烈斯群岛中之马尔蒂尼加岛(Martinique)。

至于是怎么会到扶桑国(墨西哥)的,慧深自己也有讲述,先向东北航行再向正东,最后转向东南。

显然,慧深是受到了季风的影响到达了目的地。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慧深比哥伦布早一千多年发现了美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