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厌我,该怎么回应?三步骤修补关系裂痕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就是做错了,骂他没什么不对啊!就开始跟孩子争论对错,或是觉得父母权威受到挑战。其实,行为的对错不是重点,重点是父母当下的处理方式,让孩子有了心结。例如,孩子可能认为爸妈不爱自己,认为自己是糟糕的等等。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养另一个生命,带领孩子,走向海阔天空的未来。

作者介绍|陈雪如

国立政治大学辅导与咨商硕士毕业,现为Ashley心理科学苑创办人、企业课程讲师、大专院校辅导老师。擅长领域包含协商谈判、人际沟通、亲密关系、亲子教养、情绪调适等。深耕于青少年辅导十余年,深信家庭是一个系统,家人彼此间会互相影响,提倡以正向教养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期待他们能发展出足够的心理素养,以面对未来变动快速的世界。专业证照:咨商心理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家长讲师、NLP专业执行师、国际催眠执行师。


安抚孩子情绪的目的,是去处理心结,让孩子能够以更健康的心理素质迈向成人。到底该怎么去修补亲子之间已经造成的裂痕呢?以下是疗愈伤痛的三个关键步骤:

一、勒住舌头,少说多听

首先,一定要勒住舌头。好好听孩子说就好了,不管孩子说的对或错,都不要反驳,倾听就好。

如果在听的过程中,家长自己也觉得委屈、有情绪,那么,照顾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

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很想听孩子说,但现在需要一点空间静一静,请孩子用传讯息或写信的方式,将想法表达出来,等状态调整好会去看讯息,再找时间约孩子聊聊。

二、好奇的探问

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能够跟孩子聊聊的时候,假装自己对事件全然无知,当个采访者,用纯然好奇的态度,探问更多当下互动的细节,例如询问孩子:

“你那时候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你是我,会怎么做?”

“你觉得最受伤或在意的点是什么?”

透过好奇的探问,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其实是很尊重、在意孩子的,这会鼓励孩子愿意继续说。

叙说本身就是一种治疗的方法。

在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方式叫做“叙事治疗”,同一个故事,透过一次次的讲述,每次都会产生新的版本,旧有的创伤故事在叙说的过程中,不断被改写、被重新建构,一样的故事,却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例如,孩子在事件的第一种版本中,觉得妈妈不问缘由,就跟老师一起骂他,表示妈妈不挺自己,只挺老师。受伤、不信任、被背叛的感觉,从那时起深埋在心中发酵。

但透过妈妈好奇的探问之后,让青少年重新看待这件事,发现如果是自己,也会站在老师那边骂孩子,因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觉得老师是权威,说的一定都对。

心中顿时明白,妈妈当下的背叛,是一种文化制约后的反应,孩子可以与妈妈约法三章,希望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妈妈可以先听孩子说,避免孩子担心再次被妈妈背叛、误会。

三、看见孩子的受伤

许多父母第一次听到孩子表达恨意时,会感到非常羞愧、否认孩子的指控,或是开始指责自己不是一个好父母。

其实,恨的反面是爱。孩子不是真的觉得父母很差劲,只是希望大人能够有雅量,能承接他们的负面情绪。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我们在社交中,很容易喜欢一个人,但某些时刻,又感觉这个人很讨厌。孩子透过父母的反应,其实在学习:

“我可不可以对别人表达负面情绪?”

“该怎么表达比较恰当?”

“我该如何守护自己又不伤害他人?”

“别人让我受伤了,我该如何修复这段关系?”

假如你的孩子从没对你表现过负面情绪,很可能孩子已经决定将这一切深埋在心中,或许孩子觉得爸妈还没准备好承接这些,也或许孩子觉得自己心里还没准备好。

身为成人的你,如果觉得有足够的勇气跟能量,能够承接孩子的负面情绪,鼓励你在聊天的过程中,主动询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爸妈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受伤?”这或许能让假性亲密的亲子关系,进入到更深层、更有安全感,也更真实的爱与信任。

但前提是,成人的自己真的准备好要跟孩子谈这些了。没准备好也没关系,只是时机未到,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不急于一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