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之作,仍为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佛像的历史》

推荐指数:★★★★

我们在旅行时,无论中外,重点文物古迹之中,宗教总是无法避开随处可见的。比如欧洲的教堂、中东的清真寺、亚洲的佛寺。

佛寺中必然有佛像。一般主殿都会供奉着释迦摩尼,胁侍菩萨,天王等我们熟知的佛像。这些材质各异、形态不同的佛像到底有什么特点?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

这本《佛像的历史》告诉我们答案。

作者梁思成不用多说,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也是我国建筑学的开创人。可惜的是,建国后,一大堆高头衔压在他的头上,公务繁冗,自己的虚荣心以及时代背景,他专注于建筑本身时间变少,变得停滞不前。他的智慧和未完成学术成果是中国建筑学的一大损失。

另有关于北京的改造和规划,陈梁保护“历史文物建筑”的方案不被认可,甚为可惜。

这本《佛像的历史》其实也是一本未竟之书,由林渚从零散的笔记中整理而得。虽然没有系统的梳理和校订,但仍不失为这个领域的一本佳作。

网上有人诟病这本书,无非就是因为内容与梁思成的另外一本《中国雕塑史》很多地方相同。对于我来讲,还是真心推荐的。

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明元时期的佛像状况,配着实地考察所拍照片,文字也精彩。

佛教于公元前后,汉明帝时传入,佛像随之而来。佛教原非礼拜偶像之教,虽有塔庙,但无后来所谓佛像。明帝之后,至公元后一世纪,犍陀罗古建筑中始见佛像雕刻,受希腊影响。

典型健陀罗佛像

从东晋十六国开始,特别是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人像雕刻多了起来,佛教造像艺术全面发展。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均开凿于这个时代。其中,第一批重要的纪念性雕像见于大同的云冈石窟,大同是北魏(公元386~534年)第一个首都。

昙曜五窟 第20窟露天大佛 (南派)

云冈于452年开始建造,后因首都南迁洛阳于494年停止。云冈佛像分为两派,印度(南派)与中国(北派)。

所谓南派者,与南朝遗像袈裟相似,而北派富于力量,雕饰甚美,北派衣褶为我国雕塑史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北派

面貌容易辨别,南派平板无精神,浓重的中印度色彩,呆板僵定。

北派虽少筋肉表现,然后以其筒形之面与发冠,细长微弯之眉目,楔形之鼻,小而微笑之口,则足以表示一种庄严慈悲的精神。这也是云冈石窟雕刻之所以能在精神方面占无上位置的原因。

飞仙式样虽多,大约可分两种。一种印度式模仿而来,露脚、肥笨、做跳跃状,另一种长裙飘逸,有些并两脚(不露脚),向一边曳着腰身,裙末翘起,颇似人鱼。

隋代是佛教造像发展的良好时期,唐朝则是中国佛像雕塑的黄金时代。世俗融入佛教,佛教也深入了人们的世俗生活当中。

隋代像首之精品,在中国雕塑史中可位于最高之列,其对人体解剖上之结构,胜于唐,一种极纯粹之调和与幽静之状态。

隋代立像的腹部独特的挺出,头占全身比例变小,鼻子和下颚较以前丰满,眼睛仍细,但上眼皮凸出一些,显出其下的眼珠。嘴变小了,造型精致的双唇使雕刻雕像微带笑意。颈子如截去尖端的圆锥体,从胸部突然伸出,与头部生硬相接。颈部终端横一道深深的皱褶。衣服上衣褶自然,卷边非常精致,如来佛的服饰永远保持朴素,相反菩萨的服饰变得华丽。头巾和项链上嵌着鬟石般的装饰。珠链从肩上垂下,间隔着挂着饰物,抵到膝部以下。

隋代观世音菩萨立像,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龙门的卢舍那大佛已经是中国化的佛像了。龙门石窟地处伊川河旁的山岩上,自北魏孝文帝开始修建,持续到宋,历经400多年。这里的佛像头部更圆润而较少圆柱形,衣褶不那么尖了,仍然对称,但更流畅,富有高雅的装饰性。

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佛像样式:大衣除袒右肩和通肩式外,还流行南朝文人士大夫穿着的褒衣博带式大衣,大衣内着僧祗支和裙,裙带作结,大衣的右衣领往往搭于左手上。大衣的下部衣褶层层重叠,形成三四层。尤其是坐像、衣脚密匝匝,如曲水流波般垂搭于台座前,很有表现的魅力,日本称之为悬裳座。

双膝并垂,是唐代佛像最盛行的姿势,是宋之后少见的。

宋代之后虽然数量和规模逊于唐,但表现手法更多洗练圆熟,此时佛像以美好的姿态,抚慰人们的心灵。此时佛教更加生活化、装饰更加繁缛,但还保存着一些优雅。

元代,喇嘛教从西藏传入中原。明清两代是中国雕塑史上可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雕像,没有汉代的粗犷、六朝的妩媚、唐代的成熟自信和宋代的洛可可式优雅,雕塑者的技艺蜕变为没有灵气的手工劳动。

他们的雕像大都交腿而座,胸宽,腰细如蜂,肩方,头部短胖,前额重现全身的韵律。头顶是平的,上面有浓密的螺髻,是如来佛头顶上特有的疙瘩形发式。

(0)

相关推荐